• 7

耳擴!? 耳擴在你心中的定位和功用是什麼?

righteousball2 wrote:
大部分耳機根本不需要多少輸出就可以出聲

但是隨身聽通常電壓,電流偏低,有時候聲音會連爛筆電都不如
(底噪等其他質的問題是另外一回事,先不論)
這裡講的不如是:聲音感覺比較乾憋,比較瘦比較尖薄,比較虛,音場比較差

你會發現上述的每一個形容詞都是"比較"
換句話說,如果你單聽隨身聽,不做比較,不見得會覺得哪裡不好
這就是爭議的源頭了 --
有聽過好耳擴的人 VS 沒聽過,木耳,堅持攜帶性,或盲目只知道問什麼最強的人
吵著非要對方接受自己的看法不可
...(恕刪)


大大說的真好
尤其是...
"如果你單聽隨身聽,不做比較,不見得會覺得哪裡不好"
"覺得不會的人,可能音量開比較大聲,彌補了推力上的一些感受"

話說來01因為大家的分享也敗了不少耳機及幾款擴
但總感覺...真的有那麼誇張嗎?
似乎因為耳機 讓音樂有了出神入化的演繹
來到01似乎變成軍備競賽
比c/p值 比訊源 比線材 無止盡的追逐
回頭想想 似乎失去了音樂陶冶心情的初衷
讓聽音樂變成了一門功課一門評鑑大會~努力的套用極其奢華的辭彙來表達自己聽感..

我想我是木耳... 只是為了驗證各家耳機的奧妙 網友的分享
也擁有了不少隻耳機(礙於財力大部份在10k以內)

cherry0988 wrote:
大大說的真好尤其是....(恕刪)


真的!! 01的確是個互相交流心得提供意見的好地方,不過在這裡感受到

往往都是就像大大所說的"軍備競賽"不斷的往上追求更高層次的設備,

這樣不是不好,聽音樂本來就應該是放鬆心情的一種紓壓方式,除非有人聽歌是為了生氣或難過...

只是希望大家都能找回當初好耳機所帶給你(妳)聽音樂時的感動~

題外話:現在都找不到ATH-M50的五十周年限量版了...那隻好好看喔!!!

cherry0988 wrote:
大大說的真好尤其是....(恕刪)


我這樣說好了,為什麼拿中、高階耳機聽數位音源時,聲音會怪怪的。

因為廠商幾乎都是拿黑膠、錄音帶在測試的,所以,他們在音源方面是沒問題的,有問題的是我們消費者。各位有中高階耳機的可以試著用耳機去聽黑膠、錄音帶,你們就會發現,聲音是這麼的舒服、自然,甚至於不用花大錢就能達到自己的要求。

現在要來說缺點,缺點就是現在要找傳統類比的東西很難找

Loompster wrote:
我這樣說好了,為什麼拿中、高階耳機聽數位音源時,聲音會怪怪的。

因為廠商幾乎都是拿黑膠、錄音帶在測試的,所以,他們在音源方面是沒問題的,有問題的是我們消費者。各位有中高階耳機的可以試著用耳機去聽黑膠、錄音帶,你們就會發現,聲音是這麼的舒服、自然,甚至於不用花大錢就能達到自己的要求。

現在要來說缺點,缺點就是現在要找傳統類比的東西很難找


你說的這些有什麼根據嗎?
用黑膠跟錄音帶那種有噪音的東西做出有底噪的機器?

如果沒有根據就說這些
我可以說是鬼扯嗎?
你真的有聽過黑膠嗎?
連錄音帶這種糊不啦嘰的東西都出來了

F.SPB wrote:
你說的這些有什麼根據...(恕刪)


看你自己發文還被人家砲,不太想回你的文...

最簡單的測試方法,去搞個二手能正常播放的錄音機就能試了,連試都不試就來罵人....


Loompster wrote:
看你自己發文還被人家砲,不太想回你的文...

最簡單的測試方法,去搞個二手能正常播放的錄音機就能試了,連試都不試就來罵人....


請自己看我說的
如果"沒根據"就說這些
這不是鬼扯是什麼?

你就繼續吧
我就是要讓這種誤導別人的出醜

沒用過沒玩過還想說大話的人

黑膠+錄音帶
真好笑


理論上來說
黑膠唱片與盤式錄音帶的聲音
與CD相比
是少了類比轉數位+數位轉類比的過程
聲音會比較好

但是
也不是沒有缺點
而且缺點非常不容易克服
知道什麼是RIAA曲線嗎?
(不知道去估一下吧)

如果實際用儀器去測試
真空管音響的失真會比晶體管大很多

傳統類比會慢慢消失並不是沒有原因
連攜帶式CD都被MP3代替了
現在MP3的市場又慢慢被手機取代

就算你到現場聽演唱會或是演奏會
你聽到的聲音多多少少也是經過現場擴大機放出來的

真正失真很低的器材
很多人會認為不好聽
而且價錢也不是一般人負擔得起

我相信很多人都在公園看過有些年紀比較長的人
拿著幾百元的收音機
他們也聽的很高興啊
(有些電台音樂品質的相當不錯)

何不放鬆心情享受音樂呢?
skchen wrote:
噗理論上來說黑膠唱片...(恕刪)


我就是這樣聽的啊

一台老CD廣播隨身聽+AKG K240 Studio,剛剛好。


我的意思不是要大家去買那貴的要死的Studer,而是花很便宜的錢,去買個二手的日牌廣播CD隨身聽、便宜的黑膠轉盤、錄音機,或是只有廣播的隨身聽(非Walkman),花不了多少錢啦。

玩耳機就是花少少的錢,得到自己想要的感覺。耳機非音響,花那麼多錢,到頭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感覺,還成為人家的二手貨,這樣有比較好嗎?

skchen wrote:
噗理論上來說黑膠唱片...(恕刪)

數位化的結果讓許多音樂的細節消失,除了當初CD規格的訂定有問題之外,
那就是把取樣頻率設在44.1khz,這實在是個錯誤,因為如此一來高頻經過高通濾波器時會把22.05khz以上的頻率給濾掉了,這麼一來高頻就會變得比較刺耳的原因,雖然很多的器材它所標示的高音也許也沒那麼高,頂多到18khz,但是人耳可聽到的高頻可能也會超過22khz。後來數位化不斷的進步,也把以前的取樣頻率在DVD時代改變過來,這也是DVD聽音源比較好聽的原因。至於有人說日本的有些錄音比較好,那是因為壓片過程的因素,一片母帶首先會製造壓片的母片,這個母片有多少看需要,我看過只發行1500片的CD片它是直接由母片壓制,而不是由母片再制的子片去壓制,所以音質就會有差別,當然這也跟CD表面的塗層是有關的,反射越好讀取就會越順利,音質就會提昇。
,,說得很多,若有說錯的地方請指教。
其實套句大S最近的一句廣告辭

耳擴,不要只是在網路看,請狠狠去試

其實自己的訊源和耳機真的很重要,但預算更重要。

如果在自己預算內的產品版大都聽不出上不上擴太多差別,那恭喜了,您可以將這比預算省下來。因為在您現有裝備和預算內,耳擴真的只是用來調整音量而已。

用自己的訊源和耳機去試出屬於自己的耳擴那才是王道。

~~最近入坑新手的一點想法~~
不求完美、但求無悔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