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耳機方面 只要低音不要太差(例如DBA-02就不太行了) 我都可以接受
如果聽音樂的話 就算我開著筆電上網 我也是用IPT在聽
其實IPT PHONE OUT的聲音我已經可以接受嚕
到時候去試聽 我會試試看IPT的LINE OUT+AMP
看看音質有沒改善很多 其實我很在乎音場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聽音樂70% 打電動30%的耳機
可是前面又有大大提到 萬元以下的擴 大約都只有調音功能
所以我目前打算新入手一個簡單的擴 還有比較低阻抗好推一點的耳機
這個擴 是暫時給LINE OUT用 還有推PSP
所以搭配方面 到時候也會問老闆建議的
一些高阻抗的耳機 例如拜耳的 看來要到時候一次大坑連管擴來跳了
至於小公主方面 我要好好考慮一下
訊源如果都要換 好像就真的太傷了
sdsdkim105 wrote:
剛剛查了一下DT990
阻抗250
這隻 我會列入試聽名單的
Beyerdynamic的耳機平常都沒啥接觸
不知道這個廠牌的特色在哪
可以麻煩大大概略介紹一下嗎
適合電子音 不過玩電動的低頻 還有水樹的高頻聲
呈現起來不知道效果如何
還有關於音場方面呢?
大概分享一下經驗,我並不是專業玩家
最早接觸是森海的 PC350, 封閉式, 阻抗150, 這支的舒適度是我很難割捨的
聲音部分比起我原本爛的電競耳罩顯然聽到更多細節, 也較立體(這時還不懂音場)
後來脫手,因為在350上面找不到我常聽的那類音樂的感動
之後去音悅試聽依序如下:
K701、K702、HD600、D5000,還有一些我忘了型號(不太重要的...)
只有HD600我很喜歡,但暴預算之外,仍然找不到電子節奏的重擊感
最後偶然看到DT990.. 看起來很舒服的耳罩(忘了那到底是什麼毛...)
一聽之下就決定了,現在回頭思考,影響我關鍵的兩個重點,用版上大大們的專業術語應該是
弧形音場與低音的暫態(當下我是不知道、只是感覺被衝擊到)
帶去試聽的是原聲帶CD, 曲目是:
Melody Of life (太空戰士9)
Radical Dreamers (Chrono Cross)
Dream of Winds (DJMAX Technika2)
若要用 IIXD的曲目來形容的話,幾首比較強烈感的是
era (nostal mix)
sync
卑弥呼
冥
嘆きの樹
Raison d'etre ~交差する宿命~
----------------------------------------
當初在買之前,完全沒有做過這隻耳機的功課,也就是完全的耳朵收貨
買回來爬過文才知道,這隻耳機出名的難搞
然而,開聲我並不覺得糟糕,當時是用ASUS ST的耳擴輸出(可增益)
使用至今約6個月了,其中耳擴用過TW-J9、谷津HA-1至目前的ANUE usb mini dac classic
我甚至是把ASUS ST售出了(昨日售出XD)交給 usb mini dac 全包
我覺得聽起來很爽很OK,這隻近萬元的旗艦我買的很甘願
爬了N篇文章,HA-1有人說適合990也有人說不適合
我不是想反駁前人們的經驗,但我真的沒覺得DT990難推或者難出好聲..
或許是因為我有個幸福的木耳吧

----------------------------------------
補充一下DT990的特色,都是我爬文認識來的
高低頻突出、中頻凹陷,弧形音場
常聽到的說法是,人聲會偏後面,有人覺得是缺點,但我聽起來覺得剛剛好..
就像我朋友喜歡室內樂團live的那種氣氛愛上UM2
但我們對彼此的耳機都是沒什麼感動
另外,據說beyer的強項是暫態,一位大大說:beyer的暫態若沒出來就不能稱它已經run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