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

Chord Hugo聽感搭配暨技術資訊分享(更新TT初步聽感)


Gadgetman wrote:
這一點我在購買之前就有想過了,到手之後除了與原來的器材做比較,當然也要試試我一開始的想法是否正確的,結果請容我稍待再說,先說明我為何會如此衝動,在只看了網站評語之後就立刻下手。

當初的考慮點如下:

1. Hugo本身已是參考等級的產品,其內部的運作超過80%是由一顆FPGA在處理,這當中包括了與音樂息息相關的正確的時脈。我們也看過一些高級的DDC或DAC或music server如lieberstanley兄所使用的Aurender S10,其內部也都用了一顆FPGA來降低時基的誤差。

2. 透過USB傳輸可以很容易的達到bit perfect,這都要拜非同步傳輸USB通訊協定之賜,只要是Async mode,所有由電腦傳至USB DAC的訊號都可以經由優化電腦程式來達成bit perfect。

3. Hugo之所以會USB不夠好聲原因之一是因為電腦的各種雜訊經由USB線對Hugo產生了許多干擾,以致聲音變得乾,硬,毛躁,背景噪音高過許多細節,音場寬度深度降低,甚至樂器糊成一團等等。經過DDC可以大幅降低來自電腦USB的雜訊干擾,這也是為什麼Hugo設計者Mr. Robert Watts喜歡由光纎輸入來聽音樂,就是因為光纎可以完全排除來自訊源的干擾。

4. 這一點就因人而異了。經由DDC到Hugo不管是同軸或是光纎其工作時脈是由DDC所主控的(這是SPDIF/Toslink/AES的規範),因此DDC的時脈就變得非常非常重要。我是使用Yellowtec PUC2來當作DDC,雖然具有上述第3點的優勢但卻缺少了更重要的第一點的功能。PUC2的運作是由二顆高品質的石英振蕩器當作44.1K/48K與其倍數的時脈,內部並沒有FPGA,雖然也不錯但我想應該會略差於Hugo自己的;如果是Weiss Int204那就難說了。但除非DDC內部用上了如Aurender S10所使用的OCXO,時基誤差是以femtosecond計的(10的-15次方),不然的話是不容易比Hugo好到哪裡去的。

基於以上的考量,唯一要賭一把的就是Galileo LE USB的降地RFI/EMI干擾的能力了。結果是不負所望的極為優異,此USB線可以完全取代我的DDC。事實上將Galileo LE USB接到Yellowtec PUC2再到Hugo與由WWPS到PUC2到Hugo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唯一要擔心的是必須使用USB B轉USB micro B的轉接頭,粗重的USB線很容易將Hugo脆弱的micro USB接頭給扯下來的。


感謝Gadgetman兄.打那麼多字做如此詳細的說明.讓人好想入手Galileo LE USB線

不過還是會幻想 Weiss INT204 + Galileo LE USB線(因為討厭micro USB接頭)

是否能夠更上一層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PS:拿5萬多的線賭一把.也要有相當大的勇氣

lieberstanley wrote:
lovelyleica兄轉知FB上BE Audio社團有一台INT204在賣,42K,公司貨

嗯!有看到

也是入手不久.大概與系統不合吧!
j49409 wrote:
請問上機了嗎?可以分...(恕刪)

聲音差異方面真的不知道如何具體說明,畢竟小弟還是第一次接觸到所謂『鬼斧神工』的線材,大概是有點兒像一些普通茶包與茶莊的散裝茶葉跟之間的分別。

目前還沒有得到天然山泉水和像樣的茶具,某程度上尚未品嚐到碧螺春或碧潭飄雪的美妙。暫時還沒有找到心儀的 fanless 電腦,皆因 14nm 製程 Broadwell 架構 Intel Core M 的 MacBook Air 延遲了,再等一等才作出信源方面的抉擇。

具體一點就敬請參考 Gadgetman 大大的聽感,而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優點則是整體的解析度/解像度有所提升。



假若大家對音樂格式的要求只有 96/24 或以下,還有這種更瘋狂的玩意。醬子就能享受雙頭 USB 線的好處:

http://shopafroaudio.com/2013/09/15/11686







http://www.gakki.me/pc_audio/no05.html



再配合一張港元 $780 的 Femto Clock 卡便『如虎添翼』了:

http://www.review33.com/2ndhand/forum_message.php?topic=20130928233749&sortby=4





另外那些閒置的 USB 插座亦可以靠這 15,000 円的東西減少雜訊干擾:




http://www.sara-mac.com/audio/acoustic-revive-rut-1-review1.html



當然亦可以考慮『更上一層樓』的音樂農夫 Ertha USB 地線和 Tellus/Minimus 地盒:







經 Spartan-6 FPGA 處理的同軸輸出也很棒,但是地上最強的 MADI FX 只能夠經 BNC 輸出 MADI 的訊號,要靠這種線材方可輸出適合 Hugo 的 S/PDIF 訊號:



http://www.head-fi.org/t/702787/chord-hugo/1425#post_10419701

但它的類比輸出也許超越了 Hugo 的表現,當然那獨特的電腦訊源的確是功不可沒:
以MSB的身價與FX類比相較
真的有些可笑
但是FX的柔軟真的好厲害

如果您要追求極致
當然要買頂級DAC來搭配FX
畢竟他的頻寬及解析動態還是比較好

但是
普通等級的DAC恐怕要讓人失望了

所以FX恐怕是
數位時代以來最超值的東西

MADI和FX類比輸出搭配NexGen都相當優秀。

不過RME音效卡一分錢一分貨從來沒被打破過,畢竟MADI FX卡是目前內置音效卡之王,類比輸出搭配專用NexGen 06之下,就算接上wadia或DCS等級的DAC和FX純類比相比,也很難全身而退。FX的類比原設計不過是拿來作line out,作簡單的同步鑑聽,錄音師很少用它,這個port從來就不是什麼高檔的東西,更別提拿來當hiend。但我們看上它的架構,寫專用OS,把時基誤差關在FX裡,在NexGen05以後的版本,FX只要不接DAC,全系統幾乎可以說是零jitter了。

http://www.hkepc.com/forum/viewthread.php?tid=2037092&extra=&page=2
要同MSB平起平坐係建基於玩家對PC各樣軟硬件一絲不糾既研究同優化
各種硬件底板既選配,與之度身訂做的操作系統
缺一不可

lieberstanley wrote:
lovelyleic...(恕刪)


Lieberstanley兄,請收私訊。
seeteeyou wrote:
聲音差異方面真的不知道如何具體說明,畢竟小弟還是第一次接觸到所謂『鬼斧神工』的線材,大概是有點兒像一些普通茶包與茶莊的散裝茶葉跟之間的分別。

目前還沒有得到天然山泉水和像樣的茶具,某程度上尚未品嚐到碧螺春或碧潭飄雪的美妙。暫時還沒有找到心儀的 fanless 電腦,皆因 14nm 製程 Broadwell 架構 Intel Core M 的 MacBook Air 延遲了,再等一等才作出信源方面的抉擇。

具體一點就敬請參考 Gadgetman 大大的聽感,而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優點則是整體的解析度/解像度有所提升。

感謝您的說明.您介紹的各式搭配器材.令人驚奇(都是毒物)

一條線的效果.可以相當(或許超過)換一部等價機器.完全顛覆以前觀念

電腦的USB污染是個大問題.只好靠DDC或主動(加電壓)線材或串一個過濾器解決

不過便宜的過濾器也買過.會吃動態.只好閒置

Hugo的效果好像沒到底.餵越好表現越好.小朋友也越花越多
j49409 wrote:
感謝您的說明.您介紹...(恕刪)

不用客氣。其實我真的對這些旗艦 USB 線充滿好奇,尤其是音樂農夫加上地線和地盒的威力:

1m ₩280,000 Entreq Discover USB
1m HK$3,480 Entreq Konstantin USB
1m HK$8,800 Entreq Challenger USB
1m HK$20,700 Entreq Apollo USB
1m ₩3,850,000 Entreq Atlantis USB

1m $900 Purist Audio Design Ultimate USB
1m $900 Siltech Classic Anniversary USB
1m $900 Crystal Cable Crystal USB Diamond
1m $995 PranaWire Photon USB
0.8m $999 Light Harmonic LightSpeed USB
1m $1,200 Chord Company Sarum Tuned Aray USB
1m $1,800 Harmonic Technology INEX Photon Digital USB
1m $1,995 Synergistic Research Galileo LE USB
RMB12,600 JPS Labs Aluminata USB
1m $2,395 Siltech Golden Universal II USB
3ft $3,549 Locus Design Cynosure v2 USB
1m $4,000 Crystal Cable Dreamline Plus USB
1m €3,650 Kharma Enigma Extreme Signature USB
1m $6,750 Siltech Golden Universal Crown USB
1m $9,000 Crystal Cable Absolute Dream USB

可是這一條由天價原廠 Nordost 線剪出來 DIY 的線跟 CCAD 同樣令人垂涎三尺:

http://www.hiendy.com/hifi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581

後來察覺到二手價是五千港元,讓我有點兒去找某某大師的衝動:

http://review2735.rssing.com/chan-6992034/all_p398.html#item7951

http://review1240.rssing.com/chan-6992069/all_p427.html#item8526

seeteeyou wrote:
假若大家對音樂格式的要求只有 96/24 或以下,還有這種更瘋狂的玩意。醬子就能享受雙頭 USB 線的好處:

...(恕刪)


這些高價的調音道具

之前日幣貶值時我有瘋了一陣代購

說實在的, 能聽得出效果的寥寥無幾

這家公司的東西原理大概都有寫, 還不錯

我覺得提升的效果跟搭配環境有關, 跟"能不能聽得出來"也有關

我個人是滿佩服每換一樣東西都聽得出差異的人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我之前見到entreq 新出左條USB地線, 於是一次過入手entreq 的 USB銀地線+小銀地盒 FOR MBP 用, 我同時有問APOLLO USB地線幾錢, 一報要5字頭, 加要訂貨, 聽完後, 都係要USB銀地線就算了

過了幾日後, 終於有得拎, 返屋企安放好地盒1-2小時後, 就開始試聽, 一開始已聽到分別, 背景靜左, 人聲滑, 順耳左, , 之後試唔用地盒, 即時粗聲左, 背景嘈, 雜信較多, 我MBP一向只用電池聽歌, 以為不插電聽歌, 地盒作用唔會有大分別, 但試完後, 原來分別都幾大

之前有計劃chord hugo 用地線, RCA孔太細, 用唔到RCA地線, 只剩耳機輸出口插3.5地線, 但又未知有沒有效果, 所以暫時沒行動
ar3a wrote:
這些高價的調音道具之...(恕刪)


看來我還是把小朋友留給跟 Galileo LE USB 線同價的 SR Tranquility Base 比較實際,昨晚看到AudioStream 和 ComputerAudiophile 也是一致好評:

http://www.audiostream.com/content/synergistic-research-tranquility-base

http://www.computeraudiophile.com/f8-general-forum/synergistic-research-tranquility-base-11059/

基本上任何器材也受惠,例如把 Hugo/MacBook/外置硬碟一併放在 Tranquility Base 上面就很全面了。

若把它藏在枕頭下面就能夠躺下來欣賞無綫耳機了,哈哈。(純粹惡搞)



其他 Galileo LE USB 線用家的聽感也不遑多讓:

http://www.computeraudiophile.com/f6-dac-digital-analog-conversion/light-harmonic-lightspeed-universal-serial-bus-industry-standard-cables-connectors-and-communications-protocols-between-computers-and-electronic-devices-cable-18001/index5.html

SR 的『最終兵器』該是那個供電給予 Tranquility Base 的 EnigmA:

K大請問你siltech golden universal mkII usb購入價錢是?
  • 16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