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

Awgm wrote:
1. Ie800對播放器要求極高,推力及分析力由重要。基本要求有大推力,沒有amp的情況不能把音塲推開。...(恕刪)



確實是如此 你的看法很正確 不過我會建議各位不要受這邊許多商家代表 到處灌輸「以價論聲」錯誤觀念的影響 畢竟說穿了 什麼"推不開" "推不好"的又怎麼樣 不過聽的都是一些尋常流行歌而已 講那麼多還不是要鼓勵消費者購買自家產品 畢竟高單價商品利潤相對較高 但商機卻又可遇不可求 一有對象當然要把握加緊推販 當然你聽古典音樂的意見我比較放心 但這邊很多高階耳機用家並沒有你這麼深度的認知 就是很單純的以為 買了高價耳機就理所當然選擇高階播放器 而商家的主要操作話術也著重在此 例如什麼跟什麼等級的「搭配」比較容易有"好聲" 比較不會出"惡聲"等等... 所以只要在板上看到類似言論的基本上十之八九都是業務用語 正常一般用家通常不會這麼講

要不然就是少數高階用家想展現器材和消費實力 可能就逢人詢問就推薦DAVE 農夫 ECBA SR-009... 之類的高階組合...問題是: 第一 很多人其實聽感並沒有自身想像的那麼好 第二 大部分人平時所欣賞的音樂類型是無法表現高階系統特色 並發揮其價值的 一些高階玩家也常自相矛盾 明明什麼都不懂 就幾十萬的系統聽著製作粗糙廉價的專輯音樂 然後再來到處嫌這不好那不行 什麼"50分" "60分" 什麼這個有"底噪" 那個有"齒音"的...挑三揀四的 故意表現出一副很挑剔的嘴臉 企圖營造要求高 很專業的形象 事實上這行為在明白的人看來無疑是在搞笑 知名音響店家也引用名唱片製作人的話: 「不論是哪種格式都無法決定一個製作品質的好壞。唱片製作的品質最終還是取決於演奏家、表演者、錄音技術與具有藝術敏銳度的製作技術。如果一切都到位,在一般的CD上面也會好聽。反之,一個差勁的製作用高解析格式還是會得到難聽到不行的結果。」

也就是說 選擇的音樂類型及錄音好壞 加上個人的鑑賞能力才是器材鑑定的基礎 耳機板多的是只會聽流行歌的 連動態壓縮都搞不清楚 沒聽過現場音樂會的 就在跟人大談音場 定位細節的 甚至還有人連電子合成樂器那種電腦軟體模擬出的音效都能當成真實樂器來做音質音色鑑定的更是離奇 然而就我們聽古典音樂經驗豐富的人來說 「音場」這東西早在後製的時候錄音師就可以決定了 包括一般流行音樂 同一張專輯歌曲音場大小調整都有差 而就我個人看法 流行樂裡音場比較像是做好玩 做效果用的 主要是可能某些段落需要營造一種環繞音效會用到 不然大部分時候 所謂的音場 對這些廣大的流行音樂欣賞者來說根本沒必要 畢竟是上90%的人對於音響系統是不講究音質的 也搞不清楚 很多都是超商賣場廉價破爛便宜喇叭耳機就在聽的 唱片製作人自然明白這點

但對古典音樂欣賞者而言 音場的問題牽扯就很廣 因為音場會影響到音樂在空間中的表現 包含各種聲部細節 平衡 動態 分離度 音質音色等...音場較窄的錄音 通常就是動態壓縮會較大 相對犧牲細節的錄音 包括單聲道錄音都是 所以古典樂裡的發燒唱片 音場大小是重要的判定標準 但並非絕對 跟錄音年份也未必有關 因為真正要鑑定古典樂唱片錄音還有許多細項要考慮 音場只是其中之一 而我個人是比較重平衡度一些的 但關於這點我會建議以個案分別再討論 避免以偏概全 畢竟古典樂錄音比起流行樂複雜的多 很多時候沒辦法太簡易的就能論斷 也確實到了高階音樂欣賞領域 判定基準各有差異 因為我本身在這方面 畢竟古典音樂唱片聽的多 音樂會經驗也很豐富 相對的評論的參考價值也較大 有興趣也歡迎隨時提出再進一步探討

可現在耳機版問題就出在 那10%的人聽卻還是那90%的人在聽音樂 也就是「對音質很講究,對錄音卻不講究」 「對音響很講究,對音樂卻不講究」的矛盾現象 當然有些其實是廠商代表刻意操縱引導 例如一些賣線材的 可能一對耳機線5-6千元 主要設定銷售對象大概在2-3萬元的耳機用家 所以在話術設計上 就會以關鍵字 「提升」「改善」等...做訴求 例如什麼 音場大一圈 細節多一層等等的... 因為在音響界 音場 細節越大越多就代表越高檔 所以這些項目的提升就意味著升級 也就是錢花的有價值 物有所值...但另一方面 廠商也是想透過這種機制 讓一些本身聽感就不是很好的玩家 買了這些高價升級套件後 自己說服自己聽得出改善差異 以達到自我感覺良好的 自認為聽感很好的目的 畢竟很多人買東西真的就是買自我安慰的 就是說他本人可能很喜歡聽音樂 但是受限於個人欣賞能力 就是只能聽一般尋常大眾熱門類型曲目 要往上提升音樂類型不是不想 只是做不到 在心有不甘的情況下 為了能達到自我安慰的目的只好如此 透過高階音響產品的消費行為來彌補 並且運用兩面手法 遇到高階音樂欣賞者就說 "啊 我高興就好 舒服就好..." 或是情緒性發言 "老子什麼都聽就是不聽古典..." 然後逢低階系統用家就po照炫耀 推高單價精品音響耳機系統組合的...這種心態都是非常可議的


pariah.T wrote:
確實是如此 你的...(恕刪)


對於ie800是否需要好推力及分析力player相信各版/800用家很清楚,小弟無需再多講.

至於版主在文裡其它的觀點就請各版友自行走論吧。突然想起阿吉仔的問天.

從申,小弟只是看到標題而發文分享ie800聽感.

希望各版友多分享ie800在不同播放器材於不同音樂類型的表現以豐富小弟及版主認知.感恩.
Awgm wrote:
2. Ak播放器分析力好但推力不足.ak120+mojo推得吃力免強,ak320+ak amp好多了,volume 開到77已經差不多.
用akg k3003 ab test 比較,ie800在音塲,bass,樂器分離感,優於k3

用JH ROSIE, 3.5mm ,小弟覺得ie800勝. 2.5 Rosie小勝。但係Rosie比ie800 易很推多!聽交響曲或大扁制音樂,ie800/Rosie難分高下。多類型音樂會見義Rosie,k3會適合室樂/vocal
所以看版友手上有那些器材,聽甚麼類型音樂才能考慮那個合適。...(恕刪)


1. IE800與K3K3當初在選擇時也做過比較 以馬勒《第八號交響曲》做測試 開頭的管風琴強奏 很明顯IE800就更勝一籌 在大編制合唱人聲的解析上感覺就差異不大 再加上售價上的考量 確實還是IE800比較適合

但這是基於「耳道共振」的特殊聽感體驗考量 且這部分還需要唱片製作時加料才能辦到 而就個人現有的14個版本做比較 在低頻加料比較多的是布列茲 鄧許泰德(1986年)和蕭提版 可是就客觀標準來看 雖然加料有加料的好 但要以「正確錄音」的標準來看就未必了 原則上我對古典樂的錄音鑑定會比較偏向從整體多面向去衡量 不會像耳機板大部分玩家對古典樂的態度就只是做個樣子 簡單聽個感覺意思意思而已 畢竟真正要討論還一堆細節要講 有時一套專輯好幾張CD 也未必從頭至尾每張製作的都很好 不過這部分屬於高階古典樂唱片錄音鑑賞家的領域 有興趣再依個案下去討論

至於分離度的話 主要跟解析度有關 耳機解析力不好 播放器等級又不夠 要聽古典樂首先推力就是問題 也就是說要聽古典樂確實在器材上必須更講究一些 流行歌曲比較沒差是因為 流行樂在製作上動態壓縮大 預設音量大 採用電子樂器合成音效 原因是它本身預設對象就是一般低階耳機音響使用者 可能耳機來源就是買手機附贈 或大賣場超商等級 喇叭就是床頭手提音響PC藍芽等...對音質音色在器材上的表現不在考量範圍 所以我才會一直強調說 買高階器材拿來聽流行歌無法體驗出其價值原因就在於此 不然像耳機板這些玩家 整天講一堆什麼"女毒"的 其需求其實就是在人聲的表現而已 特別是針對可愛日系女聲 主要比較還是在調音方面的差異 什麼音場 分離度等...並不在考量範圍 所以說在耳機板看到有心得文章 明明聽的是流行歌曲 卻又特別強調什麼音場細節的 大概十之八就又是來推銷產品的


2. 對AK這家公司產品印象一向不是很好 主要原因還是在對其在行銷手法上 大量的動漫人物貼圖複製 枉顧企業專業形象的作法不以為然




因為在台灣耳機論壇發展分成兩個區塊 其中90%是由ACG及其相關J-pop組成 剩下的10%才算是正統的由音響體系下附屬分離出來的項目 所以大部分耳機板的成員想法 早已與原本的音響專業理念背道而馳 原因是在於 耳機板是由動漫音樂愛好者因為彼此使用耳機的習慣 又基於共同的喜好組成一起討論交流 分享彼此聽感 所以話題總離不開ACG J-pop "女毒"... 而這情況在對岸耳機論壇雖然也有 卻似乎會好一些 但保守估計60%以上總是有的 也就是說 雖然耳機使用者眾多 市場也相當廣 但不論中台日韓 只要牽扯到耳機相關討論 跟動漫的聯繫仍是相當密切的 因為只有動漫迷才會為了聽動漫歌在耳機系統上花錢投資器材

這些都是經過市場調查的 關鍵就在於 動漫商與耳機廠聯合 透過這些大量繪製動漫女性角色配戴耳機形象圖片的「心理暗示」手法 來達到行銷目的 因為對動漫迷來說 耳機是與動漫世界溝通的橋梁 他們必須透過耳機欣賞動漫音樂才能使自身更加深入動漫世界裡 而我這裡講的動漫 是專指日系美少女 女學生校園戀愛水手服系列主題 也是耳機板動漫迷的最愛 不是那種歐美的 DC 漫威 科幻英雄暴力主題 更不是迪士尼 神偷奶爸之類的溫馨家庭系列主題 很簡單的道理 你看過 超人 蝙蝠俠 鋼鐵人 蜘蛛人...戴耳機的圖片嗎? 我想應該是沒有

但這種日系動漫美少女頭戴耳機的圖片卻不少 其實這就是一種「心理暗示」技巧 再透過專業話術 灌輸「以價論聲」觀點 使其相信 要獲得絕佳動漫美聲就必須消費更高階產品 因為動漫迷原本就喜歡動漫美少女 且大多都是學生年輕族群 畢竟當學生的又無憂無慮 成天幻想白日夢 加上生活經驗和人生歷練的不足 很容易被這些虛擬世界產物給迷惑 看到廠商又用這些動漫美少女代言的主題耳機商品 真的就是越看越可愛 越看越喜歡 심쿵어떻게 (心動了怎麼辦)...當然就只好把它整套搬回家 以解相思之苦 而且廠商在定價策略上也很有一套 看售價大概就是一般有在打工賺錢就買得起的價位 當然有少部分可能會跟家裡拿錢的 但不一定是錢的問題 只是做家長的大多不希望小孩花太多時間在這些動漫人物虛擬世界上

不過我是覺得人總會成長 不論電玩還是動漫 有了忙錄的生活和工作之後 這些興趣應該是都無法持續太久 我知道動漫迷是很特別的一群人 他們對虛擬世界人物的理解跟一般人不一樣 可是你說這些動漫人物說現在看 多可愛 多喜歡 但問題是能喜歡多久 廠商似乎也是看準這一點 鎖定這一時期這一類消費族群而已 但現在有的耳機展 它本身訴求就不在動漫愛好者 所以會場上是看不到動漫人物海報或公仔的 我覺得這種做法是比較有點專業考量的



Awgm wrote:
小弟做耳機測試會用吾同類型音樂,jazz,流行曲等,也會用Mahler, Wagner (但係吾會用整套opera). 其實除了上述兩位經常給版主"提及"的大師,小弟推介以下幾位給版友
Carl Nielsen,Shostakovich,Penderecki,Villa Lobos
...(恕刪)



我會建議不要只報姓名 既然要推薦就應該有曲目 且最好是包括錄音版本 否則這邊版友很多對古典樂根本不熟 甚至一堆動漫J-pop迷只聽日本女聲的 你光講作曲家姓名誰知道要聽什麼? 不過從經驗上猜你要推薦的話 應該也是些標準曲目或代表作吧

其實我會建議古典樂欣賞要進階到高階領域 最好是能有幾部自身專研擅長的作品 例如冷門作品的發掘 或是在熱門曲目中有新的發現 且能公開發表接受樂友公評 像我個人真正要講專研到具備世界級水平的作品 是貝多芬清唱劇《光榮的時刻》(Der glorreiche Augenblick) Op. 136 和馬勒《第八號交響曲》 這兩部 且請注意我用的標準是"全世界" 而非只限台灣 可以想像 全世界多少古典樂迷 要能作到有把握不被考倒是何等不容易的事

至於為什麼會是這兩部 我覺得研究有時也是看契機 畢竟本身不是什麼音樂專業學者 沒事想研究什麼隨手資料一堆加上本身專業知識隨時都可進行 至於選擇清唱劇《光榮的時刻》主要是因為 剛開始聽古典樂很早就接觸到貝多芬的大型聲樂作品 除了著名的第九號外 莊嚴彌撒也很熟悉 累計也聽了幾十遍有了 而這部清唱劇剛好就收錄在DG 貝多芬大全集87CD版的Vol.19裡 且當時剛好也比較空閒做研究 加上樂曲本身平易近人 算是相當通俗的作品 便著手進行研究 也發表在ptt的古典樂板 有興趣可以參考

而 馬勒《第八號交響曲》 第二部詳解補充之前就已完成 第一部的近期會發表 請密切留意 不過我會建議不要因為這樣就給嚇到了 畢竟現在看到的只是開端而已 未來還將耗費相當多的時間陸續發表研究成果 絕對可以說是台灣古典音樂發展史上 由非本科專業人士獨力完成的最龐大的音樂研究工程 且個人對這首交響曲在指導聆聽上亦非常有把握 任何人不論古典音樂資歷 只要想聽想學 我有把握保證教會 且重點是完全免費 任何人若有心想學卻始且終學不來學不會 絕對不是自身程度上的問題 而是我的方法不對 是我個人要檢討加強改進 想辦法給予最有效協助 且對本人提供的方法有任何意見或不滿 通通不需詳細說明理由皆可直接批評 「不要錢還讓你嫌」 就是最高的原則 絕對不會是一般人以為的就是簡單講一講唬一唬而已... 總而言之很厲害就是了 任何人要是覺得不放心 儘管出題測試無妨
聽說您再入手IE800,HD800之前也是講一樣的理論
器材都是屁,懂的聽才是王道
結果最後還不是拋棄rs1整天在說hd800有多棒
雖然您的設備根本推不出hd800 40%的實力
算了~~~這裡還是要謝謝華大,幫01注入新的娛樂風格
托您的福~~讓我發現看樓歪掉還蠻有趣的~
好的耳機真的有差 但價錢差更多
pariah.T wrote:
頂級音樂藝術的新詮...(恕刪)

a26490541 wrote:
聽說您再入手IE800...(恕刪)

A26490541 兄

太-針見血了!感恩呀!

小弟已選擇不回應版主了,免得拖累各版友被"唯我獨尊""華格立之門徒""馬勒第八交響曲"等言論重複轟炸!

小弟有幸拜讀版主用50年代單聲錄音評hd800及回應各位之文章,簡直神人合一,宇宙最強金耳朵。版主既然"天生神耳",用手機附送的耳機就能聽出天音了,更不用甚麼800,不如送給我們這些普通人吧!

另外,多年前偶然聽到江惠"怎樣會堪",無論唱功,味道等都另小弟這個香港仔折服,之後台語歌就變了除古典之外的最愛,每次聽"車站"等都"目框紅紅",希望平時小聽台語歌的版友可多嘗試接觸. 在台灣版論台語歌確實"班門弄斧",小弟只想多推好音樂。

好了,最後多謝版主恩賜的娛樂。
Awgm wrote:
1. 小弟是被標題吸引,希望討論ie800聽感.如要討論音樂欣賞等,建議版主可改標題或到音樂鑑賞室發表.
...(恕刪)



「音響與音樂密不可分」

建議各位有空請多留意一下 音響界與愛樂界的相關活動:
http://news.u-audio.com.tw/newsdetail.asp?newsid=5364


注意到這文中的描述 就會發現 我現在做的事是不是跟郭漢承很像 例如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第一部的補充導聆也已經完成 你能說學會欣賞古典樂曲 對音響耳機愛好者 在器材使用上的使用測試參考完全沒幫助? 那請問郭漢承先生現在做的這些又是為了什麼?

畢竟買音響就是為了聽音樂 沒有音樂器材也不會發出聲音 且音響到了進階領域 沒有不是往古典音樂發展的 今天不是說個人聽感多好 討論器材差異 把自己講得多厲害 買的配備多高階 就自認高人一等 要知道真正到專業音響領域討論 透過個人財力展現配備的 只佔討論的一小部份 判斷一個人言論有沒有深度內容 先決條件還是看聽什麼類型音樂 和個人的音樂鑑賞能力 所以你看台灣幾個知名音響達人 劉漢盛 郭漢承 蘇友瑞...等人 哪個不是專精古典音樂的 而這些器材實力要能發揮 靠的也是這些優秀的古典音樂錄音 所以店家才會舉辦類似講座 目的就是讓「專業音響」與「古典音樂」結合 並透過古典音樂來宣傳器材 不然要聽這些熱門流行歌曲 說真的隨便弄個幾千塊組合音響 都可能比這百萬組合好聽又超值

至於像台灣這些耳機板 音樂部分講來講去都是動漫 都是J-pop 討論器材 只會講聲音怎麼怎麼毒 什麼好毒 什麼"女毒" 什麼中毒的.... 然後看到哪都是一堆動漫人物 清一色都是女性角色 笑嘻嘻一臉稚氣小孩子臉 整個討論區也是一堆小朋友模樣的 看起來就是年輕學生聚集的社團 一群人吵吵鬧鬧的 講一堆小孩子話 沒幾個正經 且在沒有音響界專業人士進駐的情況下 討論區人氣當然熱絡不起來 唯一沒差的大概只剩業配例行公事 套格式重複發文了

所以我才會在這邊花很多時間溝通這些觀念 目的就是要讓耳機回歸音響專業領域 並與動漫J-pop迷所組成的耳機使用心得討論社團做區分 揭穿無良廠商惡質銷售技倆 終結耳機 - 動漫這看似牢不可破的緊密連結關係 畢竟回歸古典音樂就回歸音響專業 也好給社會大眾留下新的印象 不要上網想找個耳機的訊息 連結一點看到又是動漫女性人物頭戴耳機的圖片 和一群年輕學生小朋友在吵鬧搞笑的討論區 一點說服力也沒有 況且透過像01這種資訊交流比較多元的平台 我想多給音響耳機領域留點古典專業形象也是比較好的



corgi821102 wrote:
好的耳機真的有差 ...(恕刪)

同意,所以買耳機前要帶自己的播放器/記憶卡去試清楚,包配帶是否舒適等,量力而,貴價耳機的聽感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的。
pariah.T wrote:
確實是如此 你的...(恕刪)

豬腳麵線現在一碗到底要多少錢?
  • 9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