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nheiser 的降噪耳機出到PXC-450嚕小弟比較過QC3與PXC-450後,個人感覺降噪能力差異不大,但舒適度有差,尤其要長期配戴時,QC3較有壓迫感,PXC-450價格上也更貴了一些(衝破2大洋了)至於C/P值如何,就看自己覺得值不值得了以上個人看法,僅供參考[不專業開箱]降噪耳機Sennheiser PXC-450
小弟前幾天拜入QC2...對..沒錯, 是QC2而非新的QC3, 在當場比較覺得QC2隔音效果比較出色, 為什麼有人說QC3的隔音效果好小弟真的不懂, 我試聽是這樣子, 我女友也是這麼覺得, 而且QC2是整個包覆住耳朵, QC3小於或等於耳朵size..理論上而言應該是QC2優才是聽了幾天下來, 感覺還不錯, 只是小弟對於noise cancelling 這個技術可能之前抱太大希望了, QC2 QC3的這兩篇分享文小弟都有拜讀過了before I buy it, 小弟再過幾天就要坐飛機回台灣了到時才知道在飛機上的實力如何, 這也是小弟買這個主因(家人都蠻常出國的想說誰出國就給誰使用), 在家裡戴上QC2, 友人的講話聲我仍是聽的到, 鍵盤的打字聲...我是聽不到, 不過小弟認為這個跟noise cancelling沒有關係, 因為我有把電源切掉仍是聽不到打字聲, 應該是跟全罩耳機有關吧(不知怎麼稱呼這種耳機, 生平第一次使用這種). 另外, 小弟也很榮幸家裡附近有人在施工, 戴上耳機還是聽得到耶...當然鑽地音是比沒戴小聲啦...女友當時就說"那在飛機上一定聽得到引擎聲"希望不要.....買了這付耳機很多人覺得我瘋了(大多數是女生), 為什麼要花一萬塊買一付耳機, 我承認當時買下去真的是心很痛但是爽度有爽到, 其實小弟也有聽其它Bose的耳機(沒有降噪的)也都挺不錯, 如果有在美國的朋友就大膽的給它敗下去吧! 我是在澳洲Bose專賣店買的, AU$450, 官網好像寫AU$499, 說是這個月在做特價...在澳洲有興趣的就去看看吧
多年前就有人提出 使用 dsp 分析 noise後送出反向聲音抵消noise但是 前提是noise 是 repeat的如此 dsp 先前分析的才有用還有 使用喇叭送出反向聲音 要對準 noise 來源降噪耳機內 dsp 會不會誤判斷 ?或是 過濾掉不該過濾聲音 ?
這種主動式降噪耳機只有對低頻那種噪音比較有效果, 列如火車, 飛機的引擎聲.但是碰到人的講話聲或高頻一點都沒用.. 所以如果有小baby在哭的話, 這種耳機根本沒效果..比較全面性一點的隔音耳機還是耳道式耳機, 雖然有些人會認為戴久了不舒服.最有效的還是客製化的耳機:P我有朋友買bose qc3耳機, 我拿來跟我sony x1060內建的noise cancelling比, 我覺得效果差不多. (x1060還比QC3便宜 XD).
kwang411 wrote:這種主動式降噪耳機只...(恕刪) 預算不足的話我還蠻建議可以從被動式隔音耳道玩起如果怕不習慣的話 可以先試試看um1個人覺得非常舒服,常常帶著帶著就會忘記它的存在。麥克風效應也較不強烈,價錢也比較親民,不至於到被認為是瘋了的狀態不過此款音質請多爬文,主動式降噪應該隔音也是不錯不過會多花一筆預算在降噪電路上不過還是要自己抽空去聽一下啦~畢竟買到自己喜歡的才是重點像我買了第二副ER6i後才發現比um1更適合我下一把可能會朝ER4P衝啦~!
吉米丘 wrote:其實大家可以注意到很...(恕刪) 吉米大大說的很好,Bose真的是賣"高科技"的聲音,因為話說小弟跨年那天,由於八點多就在華納附近,於是就先跑去fnac那裡消磨時光,晃呀晃就晃到Bose櫃那裡和店員聊起天來。Bose的員工坦承: 他們家的東西的確是在賣科技而非聲音,因為就連教育訓練時也是這麼教的。什麼單體和阻抗及一些參數對它們都不重要,只要灌輸客人Bose的科技、品牌和質感就夠了。至於音質的描述,就請客人們耳聽為憑就好了,不用太過著墨
就小弟我玩耳機的經驗來說..BOSE並不是音質不好..只是對於玩家來說..他的聲音比較像是做出來的..失真度比較高..但是也不差啦!!我自己也是比較喜歡原汁原味的聲音..所以買BOSE QC2的原因就是坐飛機時要阻隔外界噪音..平常的環境在家還是喜歡AKG K701/K702..外出就戴B&W 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