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imie wrote:你要花三十元買這個高解析度高音質的 DSD256 嗎? 當然不會我買這個幹嘛?高解析就是高解析320K就是320K林志玲和小S你看不出來哪個比較漂亮嗎?現在hi-res的檔案買之前都可以試聽說檔案是升頻以後賣給你沒有意義
SpectreXSpec wrote:人工美女必勝天然美女在音響領域肯定是這樣子 這個在下就不便評論了,我會覺得健全並求證正確認知是自己的責任。然後這類主觀問題,我會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感受。(當然也不會忘記尊重自己的)
SpectreXSpec wrote:人工美女必勝天然美女 這真的很難說有些人是看身材有些人是看臉蛋有人喜歡高的有人喜歡矮的我去看音響展就有老闆說器材的搭配好像男生在找女生這個不合換下一個一直換到男生老了還不一定能找到老婆
個人經驗建議試下Stellia配搭海貝播放器,我在華為P30Pro使用效果非常滿意,有用過Topping NX4解碼耳擴,但效果並不比使用海貝播放器好,Stellia因輸入阻抗祇有35 Ohm比較容易驅動建議一試,省卻耳擴解碼的煩惱,或容日後再行升級
以解析度評量音質的前提, 是音檔音質符合解析度, 例如:用錄音筆, 將類比聲音錄成96KHZ/24Bbit(Hi-Res音質)數位檔或44.1KHZ/16bit(CD音質)數位檔, 此時解析度越高, 音質越高。但是若是將CD轉檔為96KHZ/24Bbit, 音質還是只是CD音質而已。以上的觀念很簡單, 相信只要具有高中以上的智力程度, 就可以了解。我個人的設備, 有許多已達Hi-Res音質, 覺得Hi-Res音質的音樂, 比CD音質無損檔好, 所以建議網友們, 可以試試Hi-Res音質的音樂與設備。
bond_007 wrote:但是若是將CD轉檔為96KHZ/24Bbit, 音質還是只是CD音質而以 其實CD轉檔沒有甚麼意義買一個CD播放器會比較好順便聽聽看自己喜歡甚麼聲音同一張專輯CD和hi-res可以都買來聽聽看怎麼感覺我一直在推人入火坑
agaupig wrote:我一直有一個觀念就...(恕刪) 你想得太簡單了,DAC是DAC,但只要你踏入數位流,便會受到前端的影響,取決於你的DAC系統有多敏感。甚至WIN7、WIN10系統不同、記憶體時序不同、主機板不同都能聽出聲音差異,跟你的檔案也沒有關係,這便是前端影響。影響來源主要是jitter、CLOCK不同USB DAC已經內建DDC,有些沒USB的DAC要把電腦當訊源則需要DDC。至於怎樣把電腦雜訊隔離,把DATA跟CLOCK分離出來,在到Ian's FIFO重新生成新的訊號則是很深的領域了。連USB供電分離都有影響(可搜尋 "PTT 交換式電源 聲音"等關鍵字)目前所知可以讓前端無視差異的方法是用Ian's FIFO套件,但此套件有難度,需要讓Ian's FIFO處理好的信號以最短距離送進DAC晶片內,好處是讓所有數位訊源的差異完全無視。(全台灣不到5人有完成此套件)https://twitter.com/iancanadaTT?tdsourcetag=s_pcqq_aiomsg引用 MYHIEND bchsieh前輩的文:「詳細的流程是:1. 收到數位音響訊號,包括USB、SPDIF、AES/EBU、光纖等等。2. 將這些訊號轉換成標準的I2S訊號,I2S訊號的數位資料和時鐘訊號已經是分開傳送了。3. 將I2S訊號通過「光耦隔離晶片」,讓所有的前端電路雜訊在這邊一刀兩斷。4. 將I2S訊號內的時鐘訊號捨棄不用,以高品質的時鐘訊號取代原訊號。5. 將I2S訊號送進DAC晶片內解碼。也就是說,聲音數位資料的jitter不會影響聲音,但時鐘訊號的jitter就會改變類比輸出的波型。而影響時鐘訊號品質的原因很多,包括傳遞時鐘訊號的電路長短,時鐘訊號本身的雜訊,地雜訊,還有原始時鐘的品質。如果只單純在DAC端換成高品質時鐘,卻沒有和前端之間做電氣隔離,前端的地雜訊還是會竄到後端,影響新時鐘的品質。所以 1.完整的電氣隔離 2.用高品質時鐘訊號取代原時鐘訊號,這兩者缺一不可。接下來,就是把全部的資源,投入到「高品質時鐘」,還有高品質電源上。但音響能用的超高品質時鐘,是很難到手的。而高品質時鐘、DAC晶片、以及類比輸出級這三者的供電品質,更是左右了聲音的表現。小弟想說的,並不是裝了Ian's FIFO或是使用了類似架構的DAC,就有一個完美的句點。純粹只是把戰場縮小,可以集中資源進攻而已。這對diyer來說是好事,但對不自己動手的網兄來說,就不見得了。在以前只要改改電腦設定、換換軟體、用U3TT、都可以有大幅度的聲音變化,可玩性很高。但裝了Ian's FIFO或使用相同架構的DAC之後,不自己動手改機的話,就完全沒有可以玩的地方了。所以,怎麼做各位覺得比較好,或是比較有樂趣?諸位網兄可能需要多多考慮考慮..」----------------------我也是玩耳機的,才用AKG K3003+TEAH UD505(DAC)+谷津C13 DDC+樂之邦HP11耳擴,然後影響聲音的有系統、有主板、有分離供電、有外接無極電容、外接高品質交換式電源、電源線、播放用JPLAY(spotify無法).....總之供電影響聲音很大很大,還有大多數USB DAC內部的DDC做得很爛,所以要額外買好一點的DDC來把USB轉同軸餵DAC(因為內建的真的很爛很爛),聲音會差很多。以上都是玩很久的心得,可能你看了會霧煞煞,但多了解一些可以讓你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