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人問我差很多嗎?
我只會說會有變化,大約就是接近不到一成的些微變化,然後就大致就此定型。
至於變化在哪裡?我認為不同耳機就像彩蛋一樣,你永遠都無法掌握,只能自己體會體驗。
對此,我是非常中庸的,很多人喜歡把話說得很絕,
什麼沒RUN開很難聽,還出什麼惡聲的,其實我心中都會稍有冷笑。
拜託,一支耳機連出(初)聲都讓你"覺得難聽",那你買它做三蜜小朋友?
然後,你信誓旦旦認為它Burning In後會天地反轉一切不同?
重點是還要Burning In上千小時?
會有變化,的確,但是沒有到扭轉乾坤那種傲嬌地步,
舉例來說,2007年年底我還住在日本,那時候第一手入手ATH-A900Ti,
好聽,真的好聽,但以人聲來說部分氣聲或轉折會刺並有些微毛邊這是非常之明確,
至於"新品"氣聲會不會刺,以往論壇都能找資料。
現在2017,我用A900Ti要找那氣聲帶刺的還真的找不到,是的,
就是圓潤起來了,這改變要說是Burning In或是老化我都隨意也默許,
但我為此還去多收一支A900Ti來放。
兩支對照,空間感&三頻分離度&背景肅靜度&三頻量感也幾乎無異同,
不過就是我原在役900Ti氣聲不刺但另一支仍有些感受。
如果有人問我有在"煲"耳機嗎?我會說有,而且我還蠻喜歡的,
就單純興趣去Burning In而已而非為了"巨大的改變",
甚至買台二手AT-HA65(可插五支),已經連續運作快兩年了。
再說一次,我只是單純RUN爽的。
Burning In後的些微修飾讓我入手第二支的耳機目前:
ATH-A1000*2(一支全新未拆)(音響性)
ATH-A900Ti*2(音響性偏帶音樂性,音染不錯)
ATH-AD10*2(這支真的太棒了,人聲神器而且年代久遠只要收到就是Burning In完畢的)
重點是以上三支,收二手的都不算難收又便宜,正版配件又好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