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之前缺貨吧?目前官網還特價呢! (大驚)※ 即日起至 2014/6/30 EX1000 +與 隨身耳機擴大機 PHA-2 一起購買,優惠組合價 NT$31,000 (原價:NT$36,480)合購便宜五千多呢! 心動中...
EX1000算是Sony在耳道耳機產品的明星,我這次密集的聽過後,終於理解它的魅力在哪裡。我以原廠線,我個人適用的耳套(一般塑料製品),以及AK120直推,輔以短暫時間的Hugo搭配。我了解換線或是搭配 ZX1肯定會有不同的結果,但因為我手上都沒有,只好以最原始的方式試聽,也請各位看倌自行加權。看一下EX1000的規格,發現阻抗(32歐姆)比起目前主流的耳道略高(VE6是20歐姆),靈敏度(107 dB)略低(VE6是122 dB),因此想用一般的手機來直推出好效果可能比較不易。接上AK120開聲,果然要比平常聆聽的音量大上10,直推跟搭上Hugo原則上聲底沒變,主要是音場更大更穩固,重量感再好上一些。我認為,EX1000受歡迎的密訣是把一般消費者最有感的3個項目做得非常討喜:1.音場:的確大,是像巨蛋那樣的空間感。分離度高,前後層次感明確,堪比擬VE4,但表現方式不同,容後說明。2.中頻:EX1000的中頻很特別,沒在其它耳機上聽過,型體大,密度不特別高,完全浮在伴奏之上,非常搶耳。3.低頻:強而有力,集中,下潛的低,把基底打得極好,讓音樂聽起來有骨,也把場面撐得很好,標準動圈低頻,IE800等級。說真的,這三項如果調校得當,聽起來就是爽快,感染力強,容易入耳,可玩性也相當高,難怪廣受歡迎。好,我相信優點大家老早就知道,那比較起VE6呢?很多人很好奇,也很多人聽過這兩者,我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我最近陪我小朋友在看皮克斯的玩具總動員三部曲,我是從第三集先看的,依然好看,也令人讚嘆電腦動畫在描繪實景細節的能力。當我再回頭看第一集的時候,我赫然發現,原來第一集的景物人物細節如此單調與簡化,在當時時空環境中電腦渲染物體的能力極限就是如此,而第二集看得出有長足的進步,卻仍不及第三集所描繪的細節豐富。EX1000與VE6給我的感覺就很像第二集與第三集的感覺,其中最大的差異就是「完成度」。EX1000上述的三個優勢在與VE6比較起來還是成立的:音場方面,EX1000絕對比X2大,而且大很多。呈現的方式,EX1000像在看一場在巨蛋的大型演唱會『直播』,你『知道』空間很大,很遼闊。VE6 X2像是『親身參與』一場在新舞台舉辦的中型演唱會,你『感受』到新舞台的空間的確沒巨蛋大,但你被當場的聲音所環繞,更有『參與感』。我原本對於VE6的音場沒VE4那麼壯觀是有點失落,但聽到目前,我發現VE6音場雖較小,但包圍感與臨場感卻更好,同時也沒犧牲分離度與細節。而EX1000的分離度是源自背景聲音較細瘦的關係(下有詳述),讓樂器間的空間拉大了,創造出了遼闊的感覺。有人喜歡這樣的空間感,我個人不排斥(畢竟VE4的感覺相當接近),但相較之下,我喜歡VE6的臨場感。在中頻上,EX1000絕對是打VE4的臉,毫無疑問,相較之下,VE4的人聲感染力就差些。但與VE6相比,EX1000討不到便宜。X2的人聲距離跟EX1000很接近,密度比EX1000更高,X1就更不用說,密度再高再集中,距離更「in your face」一點,但不見得每個人都喜歡X1的距離。仔細聽之,EX1000的浮凸中頻其實是以犧牲背景伴奏的厚度與質感來達成的,此話怎講?有人一定會懷疑!請聽我道來...我以很容易取得的Boyzone的"No Matter What"來當例子。在進到副歌"I can't deny...."開始,在Keating與Gately的聲音後面有大量的和聲與伴奏,這些和聲在EX1000上聽起來像是被柔焦,解析度較差與偏薄偏亮,因此會不自覺的將注意力放在口型更大更明顯的主唱聲音上。而VE6不管是X1/X2都把背景的和聲與伴奏表現的有厚度有細節,有「存在感」,讓聽者覺得有種豐富感與包圍感,就像在看玩具總動員第三集,而相較之下,EX1000就有類似第二集的好像不錯但還差一口氣的感覺,這就是我說的『完成度』所帶來的差異。低頻來說,我認為EX1000的低頻的衝擊力與延伸沒話說,VE6動鐵的低頻特性在速度與彈性上是不及EX1000的。但真的要挑骨頭的話,以EX1000的低頻聽感來說,大約在60-100Hz之間有明顯的突起,讓腳踩大鼓或是電子低頻的量感更豐沛,聽起來更爽,但副作用是中低頻相較之下有明顯的凹陷,銜接得沒那麼順暢,讓中頻雖浮凸,但比起X1/2比較沒有那麼『肉聲』,而這個『肉聲』就是此次VE6的賣點。先前預想EX1000的唇齒音問題反而不怎麼困擾我,比起IE800,EX1000唇齒音我認為還不到嚴重的程度,可能或多或少跟AK120有關係。然而EX1000的高頻比起VE6是很『緊繃』的,在"No Matter What" 中有一段古典吉他的Solo,我自己有彈一點吉他,我非常清楚吉他的聲音特色,古典吉他的尼龍弦對比起鋼弦是有一種柔韌的感覺,就算繃到最緊還是不會刺耳。EX1000在表現這段獨奏時,第一是埋在和聲中,第二就是一種很不自然的緊繃聲,感覺每條弦都很細,都繃到最緊。而在節奏組的Tom Tom聲,也因為這樣緊繃的高頻而顯得刺耳。另一方面,VE6的高頻是有厚度有形體的,不刺耳,古典吉他的特性描繪得非常明確。Tom Tom的鼓皮彈逬發聲也不刺耳。這讓VE6相對來說耐聽很多。整體來說,如果要以各項能力的直條圖來展示,EX1000在音場,中頻形體,低頻量感延伸這三項會有極高的分數,但其他項目大致都只過均標,特別是如果有厚度這一項,分數會特別低,也讓EX1000成為了一個相較下有明顯缺陷的產品。好不好聽?好聽!但認真比下來,EX1000在再生音樂總讓人覺得有點距離感,不夠讓人沈浸(engaging)的遺憾,追究回來,就是這個聲音厚度,或是聲音質感的渲染還有許多進步空間的關係。如同先前說過,我這次試聽EX1000完全是原始狀態,我知道EX1000用家很多,搭配與改線也是五花八門,因此我了解 EX1000的實力應該還有進步空間。但純粹就素質來說,VE6是更全面,更細緻,更完整的。兩者的價格差距我相信也充分說明了這點,當然不是貴就是好,但VE6整合了更多單體,讓單體在最線性的範圍工作,的確讓EX1000的單一全音域單體較單薄的聲音特性毫不保留地被檢視出來。最後,同樣歡迎用家(特別是兩者皆聽過或擁有過的,是的miro兄,不要看別人)理性的討論。補充一下:我一直在想怎麼樣把兩者的差異清楚地說明,我突然想到,ar3a兄在最早的試聽分享中有提過,聽過了1964 V6s,VE4等等耳道後,回家再聽EX1000,怎麼聽都好像少了一味,我想,我所說的更完整更豐富更有厚度的呈現,應該就是這味吧!
皮樂 wrote:我本來也是這樣以為,...(恕刪) 嗯,會不會是因為你是Rhines的用家因此沒留記錄?因為我的看起來真的像全新的...待我發信去給他問一下。Anyway,用家聚會是個很好的主意,但應該不會是在最近,因為大家也都才剛拿到,需要一點時間摸清。因此我才想說先從簡單的開始,也讓參與的用家能在熟悉的環境,不被打擾的情況下試聽線材。
alexlin1204 wrote:話說在新竹新威力的F...(恕刪) alex大看到的是我的啦!說實在的從拿到VE6 X1的那一刻起,我對於VE的品質只有讚賞加佩服,音質也很合我的要求。而且比demo的音質更好,目前還在邊聽邊RUN,看過一陣子後會有什麼變化。
VE6X已回來一個星期左右了,初步的聽感大致上都沒啥問題。因為進入耳道式耳機時間短淺有些聽感只能用二聲道的說法來理解,有所不足錯誤之處,請多包涵。現在耳機 開聲應該在頭50個小時之內。不過也開始進入聲音變化階段。簡單分享一下這X1/X2開聲的開頭段的聽感。誠如Stanley說的X1是stage 4的完整加強版,補強了低頻段與較弱的中頻段,高頻段也是有加強,但不若低段搶眼。X1三頻比較像是呈現正三角形的分佈,中低頻段在我聽來算比較出彩的部分。以二聲道來說,三頻會比較接近正三角形的三頻分佈所以有樂友說VE6有聽音箱的說法。當然缺點還是有的,就是音場不若Stage 4大,是比較小了些,當然世事完美的不多,X1若是能維持stage4大小的話就接近完美了。當然用X1來聽流行樂,爵士樂是很讚的聽感。但是X1的音場對我而言太過趨前,空間感會弱化,對我這種比較注重音場空間感的要求來說會相對X2會比較討喜些。至於X2,聲音線條相較於X1更為清晰一些,音場透明度更好一些。三頻分佈來說,低頻段較為縮一些,也就是正三角形的底部稍微縮窄些。音場稍微後退些,X1音場是比較趨前,當然音場的遠近端看個人喜好,我個人比較喜歡X2的音場距離。而空間感也比較好,X1音場比較像是站在的舞台前幾排的位置,X2就再退後個幾排的位置。舉個例子,站在電影院布幕最前方,那要看清整個畫面,可能要轉動頭去掃視布幕最左到最右,那站的距離後退些,比較可以一眼看到整個畫面。初步簡單的聽感,看煲熟後聲音還會有怎樣的變化,現在耳機已進入到衰聲開始的階段了,要再忍耐度過這段熟化時間。剛好與Stanley相反,聽X2的比率是遠大於X1,大約是9比1。個人聽音觀是空間為王。套句二聲道樂友的玩笑話,音場太趨前的話會有口水噴一臉的感覺。私心希望VE下支旗艦能在VE6X的基礎上再加stage4的音場。那就更趨近完美了。Murphy
murphy_min wrote:VE6X已回來一個星...(恕刪) Murphy大大您跟我一樣也比較喜歡聽X2!!!說真的,或許沒那麼嗨,但是耐聽,舒服!聽Kenny G的Live,那個空氣感真的很美!
murphy_min wrote:VE6X已回來一個星...(恕刪) 感謝Murphy的分享,以兩聲道燒友的角度來給一個不同的賞析。如果真要選一個,我還是會選X2,但X1比預期中的好很多,多個不同的口味來搭配,挺好的。也期待各位後續的分享。
Miro大你好的確音樂性很重要,耐聽,舒服,聽起音樂沒有壓力才是真享受。 不管是X1或是X2的音樂性都是毋庸置疑。這也是當初我會選擇VE的stage4的原因。良好的音樂性加上大大的音場空間感。沒錯這VE6就是我的菜。Murphy
Stanley大晚安說實話,這次VE6X Control 我個人已覺得相當不錯,沒有啥可太挑剃的地方,當然除了音場大小之外。無論X1/X2都已經是聲音完成度相當高的選項。以耳道式產品而言,我想應該可以滿足大部分人聽音需求。是支可以做為退燒的優秀產品。當然要是將來VE有音場空間感超越stage4的產品,那就另當別論了Murphylieberstanley wrote:感謝Murphy的分...(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