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我的耳機日記(新增ATH-M50.AT-HPS500)

以下為網友分享ATH-EM9R.EM9D.EQ88的精彩圖片.至於比較則需他本人出來分享啦~!!

首先登場的是連我都想買的ATH-EM9R:














緊接登場的是姐妹作.ATH-EM9D....9R洞洞裝??:












最後登場的是ATH-EQ88平價耳掛王?!:




最後來個大合照吧~!!!




因為有一些網友詢問我是用那種訊源?搭那種耳擴?因此我翻了一下以前用手機拍的照片上傳做分享.
(拍新照片有點懶了!!)

目前我是住在公司宿舍.裡頭已被我塞了太多東西.實不宜再擺大台機器.至於小耳擴還在物色中!!

宿舍的主力訊源是MARANTZ的SA-17S1(五年前一出來就買了).
前級是ROTEL的RA-1060.(也是購於五年前)

SA-17S1


SA-17S1


RA-1060


RA-1060(上面的是fase的後級)
大大如果有要試聽MDR-SA5000

小的也剛好在中壢

不過比較配的耳擴只有小民

您有需要可以過來試聽看看 ^O^
(PM到小的信箱吧!!)
Leica/Fujifilm/Pentax/Ricoh/Sony/Contax/Rollei
最近感覺手上的耳機聽起來已經很滿意了.因此一直在考慮要再繼續買耳機?還是先買臺USB DAC來聽聽?

耳擴的部份在向幾位資深樂友咨詢前.暫定MUSILAND MD10 DAC(樂之邦)或CORDA的OPERA.當然我知道兩者價位完全不一樣.但在未聽過之前.也不清楚聲音的走向.

MUSILAND MD10 DAC(圖片借自音樂達人)


CORDA OPERA(圖片借自音悅)


當然.最近敗家慾動.有打算這個月或下個月一次上台北買齊AH-D5000.ATH-W1000.HD650.MDR-SA5000.不過SONY下個月又要推出新耳機了.敗家.....看來要先敗一個家.才能放這些敗家的東西了.....

MDR-EX700SLSONY官網


PFR-V1SONY官網


沒有勸敗.不想炫耀.只喜歡開箱文.
這次的台北之行是倉促的.雖則計畫好要買的耳機:AH-D5000.ATH-W1000.ATH-AD2000.HD650.MDR-SA5000(?怎麼多了一副??).可惜另有公事待辦.音悅.品嘉未能成行.只買了AH-D5000及ATH-W1000.

不過此行仍讓我有一個驚奇+試聽兩副耳機:HD650及SONY的MDR-7509HD.

因為一直對KENWOOD HD30GB9很好奇.便跟秋葉原的小姐借來看看.當我一看到它時.心中浮現一個驚嘆號.怎..怎麼......那麼"大麥"啊~!!!!
雖然實物的質感絲毫不比網路照片遜色.但真的很大一隻..."受驚"後的我馬上打119...不對!是取消購買的計畫.回去想想再說吧!!

接下來到了億而頌.因為有第一次的試聽.讓我對HD650一直無法下定購買的決心.因此決定在那裡作第二次的挑戰.試聽的CD仍是店裡提供的爵士當鋪.可惜只聽了一分多仍告失敗.
薩克司風一吹整片低音如潮水整片襲來.在一般音量下只聽幾十秒我的耳膜竟然...好痛?!不過億而頌的器材比之第一次試聽的器材要來的好.低頻潛的更深更結實.而不只是量大而已.
聽說:換銀線可以減少低音的量??待問清楚後再考慮HD650吧!

而另一副耳機MDR-7509HD不虧為SONY的監聽旗艦.首先令人訝異的是它把頭帶完全拉開後非常的大.我很訝異的詢問老板:真的有人頭那麼大的嗎?我屬於中型偏大號的頭.也不過拉開到一半就可戴上.想來除非是大蕃薯(老夫子裡的角色)才可能戴不上吧?!
佩戴感極為舒適一定要提.一般網友在說某某耳機頂壓大或側壓大.在MDR-7509HD上完全感受不到.它..就只是輕輕的貼著你的頭.
在聽過後感覺它完全沒有音染.高音非常亮.解析及動態皆很強.聲音的走向就如一般監聽耳機:冷靜的聲音.但或許是剛開聲的關係(我是它第一個男人....)感覺低頻潛不下去.可能待RUN一陣子後會有所改善吧?!

最後AH-D5000及ATH-W1000的分享大概要等到下禮拜了.因為這禮拜還有很多事要處理.
計畫月中再去台北把ATH-AD2000跟MDR-SA5000請回來?!

先貼張外盒照.過過癮!
看了心得感覺相當棒~~~
希望能再看到您的敗家心得唷

話說女聲..小鐵家也很強
make a wish
三天的墾丁之旅在昨晚終告落幕.除了讓自己充個電外.電腦內也多了很多"精彩的照片"~!!

今晚空閒的時間剛好照了照耳機來作分享.首先分享的是鐵三角的ATH-W1000.

雖然在之前已有許多先進分享過很多照片.但那漂亮的外觀仍不經意的讓我的記憶卡縮短了壽命.

相信再分享這美麗的耳機各位網友應該不介意多看幾眼才是?!

先來看看AUDIO-TECHNICA ATH-W1000的規格:

型式:密閉動態型
喇叭:53mm (Hi-OFC 8N捲繞式音圈)
材質:北海道產淺田櫻花木
頻率響應:5-40,000Hz
最大輸出功率:2,000mW
阻抗:40Ω
感度:100dB (JEITA)
重量:350g (不含導線)
插頭:6.3mm標準鍍金立體聲
導線/材質:3.0m (單側) (6N OFC+Hi-OFC複合材質導體)
產地:日本

再來看它美麗的外觀:

小鐵一貫美麗的包裝:


打開後可看到耳機.另一面是歷代木殼耳機(裡頭的含意是不是叫你...):


側面觀景窗:


背面說明(左下角註明其優良血統):


耳機本體1:


耳機本體2:


美麗的插頭:


再拍近一點:


耳機入線處:


鐵三角特有的翅膀:


翅膀打開了:


我美麗嗎?!:


左邊標示:


右邊標示:


木殼側照:


血統標示(MIJ):


耳罩:


隨便照1:


隨便照2:


隨便照3:



不負責音質評論:

到時會跟AH-D5000一起評論!

沒有勸敗.不想炫耀.只喜歡開箱文.
過幾天會再去台北.可能會再買副HD650?或者多買一副MDR-SA5000?

接下來要分享的是網路上似乎還沒人分享??的DENON AH-D5000.

一樣先來看看AH-D5000的規格:

•高級木質音箱
採用慎選而且最能表現聲音原來個性的

•微纖維膜片
.採用最尖端的微纖維膜片 ,猶如國家劇院般忠實的再製音波中最細微的變化

•音響最優化機制 ( Acoustic optimizer )
將耳罩內單體及微纖維膜膜片所產生的音壓完整的調節 ,獲得最大真度的音響特性

•左右聲道等長連接
左右聲道均使用等長的7N-無氧銅頂級線材外罩網布包覆 ,確保音質忠實還原

•輕量化鎂合金框架
精心慎選的鎂合金材質框架經過輕量化 ,確保長時間穿戴的最大舒適性

單體:φ50mm,釹鐵硼磁鐵
感度:106dB/mW
響應頻率:5 ~45000Hz
最大承受功率:1800mW
阻抗:25Ω
重量:約370g
線長:3m 7N-OFC
附品:6.3mm轉接頭


接下來看看美麗的外觀:

不起眼的外包裝:


側面觀景窗.可以看到耳機:


背面說明?!高價耳機竟然是...MIC?!:


打開又看到廉價包裝:


耳機面世:


綁住耳機.避免受損:


用塑膠袋包成一袋的耳機線:


耳機插頭明明作的很有質感.但...轉接頭的顏色完全不搭:


含淚合體.......:


扳回顏面的木殼.其實還蠻有質感的:


頭帶上空照(這部份也不錯):


頭型調整處(很有質感):


拉開後.親自試過會發現作的不錯:


調整處背面:


拉開背照:


耳罩:


木殼再一拍:


耳機本體入線處:


分線處:


可動關節之一:


可動關節之二:


可動關節之二-2:



佩戴過後.發現AH-D5000又是大頭救星.我將調整關節拉到最大.還得兩邊各縮短兩格才剛剛好.戴起來非常舒適.而且不會有悶熱感.如果很強調佩戴感的網友一定要試試~!!


不負責音質評論:

首先在配戴上很舒適.完全沒有頭頂或耳朵周圍的壓力.把耳機調整到最大頭型還感覺到寬鬆.(小鐵的蝶翼對我剛剛好)

初步的聽感是高頻清亮但不刺.中低頻有染音但不會很重.低頻量多但有點鬆散.動態速度不錯.但整體聲音感覺有點放不開.應該還要再RUN一陣子.

在兩副耳機都RUN了幾小時後初步作個比較.

聽貝貝的歌聲.相較於ATH-W1000的甜.AH-D5000展現的是略帶磁性的歌聲.而背景的鋼琴聲D5000較為清亮.吉他聲的量亦較W1000為多.但不夠凝聚.可能是剛開聲的關係吧?!
日期:9/15禮拜六

人物:你.我.他(三個人)

地點:億而頌.品嘉.音悅

內容:今天與站上兩位網友相約去試聽耳機.當然最主要的目的是兩位網友想試聽ATH-W5000 VS ATH-AD2000.而能兩副都有的聽的.當然就是音悅了.

在前幾天與網友約好下午五點在品嘉見面.但因其中一位台中網友比較早到台北但卻不熟路況.所以我就提早驅車前往台北火車站了~!!(其實是自己也無聊)

在約四點十幾分時發生了一點有趣的小狀況...就是兩個人互通電話問著"你在那裡?"(千萬不要回答:我在你心裡.... )結果兩個人正好一前一後.....?!

因為時間尚早.因此我與網友就先到品嘉....的隔壁億而頌.在這裡要特別一提億而頌的老闆.別看老闆都是放你自己在那試聽耳機不管你.其實他很細心.我才去過三次.一坐下來他便主動拿HD650與MDR-CD900ST過來.並告訴我900是新拆的.(因為上次試聽有特別告訴他HD650與7509HD的感覺)

這次試聽的耳機除了HD650與CD900外還有AKG的K271S.Ultrasone PROline 750.PROline 650這三副.或許與我捻熟的網友會奇怪我怎麼會聽這幾副耳機?其實是因為我生日快到了.女友知我最近熱衷想送我一副耳機.可是我並不想她多花錢.因此想找一些中價位的耳機.如果超過預算再自己補上~!!

這次器材依然是店裡的CDP+DAC+耳擴.試聽片則是自己帶去的ANA CARAM(SACD版)及鑑聽天碟4(SACD版)

首先聽ANA CARAM.K271S的人聲極為前面.乍聽之下頗為熱情.但後面的樂器被人聲蓋住.表現不太清楚.許多細節難辨.至於佩帶則如K701.雖然舒服.但對耳垂稍長的我而言.耳罩會一直輕壓著我的耳垂.有一點點不舒服.

再來換上PROline 650.聽到ANA的歌聲後才發覺.K271S表現的熱情只是因為中頻重而產生的錯覺.PROline 650展現了清析而有點甜的ANA.而後頭的樂器細節PROline 650展現的清清楚楚.佩戴上與ED9一般.耳朵兩側會有壓力.
(750與650類似.只是650人聲感覺較溫暖.750感覺較實.除此之外不再贅述.)


HD650.一直是讓我怕怕的耳機.但在ANA的加持下(好像立場顛倒喔?!).ANA的熱情.ANA的活力.在HD650裡完全的清清楚楚.真的是一副音樂性及感染力超好的耳機.

接著換上MDR-CD900ST.乾淨的聲音.較7509的高頻略感刺刺的.而低頻亦比7509多了許多.而佩戴一如7509沒有壓力.但將頭帶調整完全展開對我剛好.不像7509只要展開一半就戴的下了.另外要特別提的是個人感覺店內器材特別搭CD900ST與7509HD?!

接著換鑑聽天碟4裡的第二首THE SWAN.裡頭的中提琴在HD650聽來最具生命力.而PROline 650也很好聽但略比HD650單薄.CD900ST則是較為生冷感了(監聽?!).

接著便到品嘉等另一位網友的到來.
但因為他來遲了一個小時.苦苦等待的我又花了一點錢.....(好像有點牽拖.明明是自己愛買?!)

在五點到六點這段時間.品嘉人來人往絡繹不絕.期間看到賣出DT990 05版.SR80.C351等等(其它沒注意).也許期中也有不少AA的網友吧?!

當中.台中網友也試聽了ATH-A950LTD與ATH-W1000.至於聽感得要本人分享了.我則是再次挑戰了GS1000+RA1.

就在這時.奇妙的事發生了!!明明器材與上次一樣.可是結果截然不同?!ANA CARAM(SACD版)用GS1000聽來音場非常清楚.如之前爬文般.淡淡的聲音.清楚的音場.輕鬆的聆聽.怎麼只是CD片不同卻有如此大的差異?老闆啊~!!您上次給我聽的CD到底是.....??

不太信邪的我.麻煩老闆娘換上我帶的鑑聽天碟4.第一首女聆一出聲.嗯~~真的蠻耐聽的.接著樂器出現.....還是很清楚..這下...我真的搞迷糊了?!以後有機會再來挑戰吧~!!不過這時老闆娘說話了:你什麼時候要收我家的GS1000啊?!

但這次GS1000仍非完美.在鑑聽天碟4的第二首中的中提琴...變成怪怪的提琴?!

三人會合後.自然前往音悅試聽ATH-W5000與ATH-AD2000.但因為這場我只是客席.待網友來分享了~!!!

這次音悅我也有試聽ATH-AD2000以及一直想聽的ATH-L3000.不過個人感覺...耳擴接的不對盤.並沒辦法將耳機發揮.另外L3000侯姐許久沒聽了.聲音整個悶悶的~!!!
(沒時間聽??要賣嗎?! )

PS:今晚又買了HD650與MDR-SA5000.照片這兩天會補上~!!
FIRE CINE wrote:
在寫這篇簡易的比較時...(恕刪)

我也有買AL600,看到MIT真是有莫名的感動

想請問大大,當音量開到最大會覺得很高音變很大(不太會說)蠻刺耳的
想說你會不會?是不是耳機都要開聲?怎開聲開多久?
還有音場是啥?音質怎判斷?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