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分享】Sennheiser HD800/FireStone BOBBY/Bladelius USB DAC


rokorec31 wrote:
我認為應該還是有差,畢竟6.3單端應該是2個放大電路處理,而xlr有用到4個放大電路,輸出還是會比6.3大一倍,只不過負應該沒有處理,等於只用了半套平衡,所以聽感才會改變。這部份要請專業的來解釋會清楚許多,以我的等級都是一知半解。

一定有差, 但是好還是壞? 沒人知道
如果玩不好, 不但傷了機子, 也傷了耳機
建議想這樣玩之前, 寫信去問一下原設計者 (大部分的設計者都很 nice 的 )
每台 AMP 在平衡端的電路設計都不太一樣
能否這樣玩, 只有廠家自己知道
p.s. 店家的話聽一半就好, 除非他們很明確的和您說 "有和廠商確認過 OK"
scottching wrote:
我一直有這種感覺.....(恕刪)


堂音再生可能還是要用音響系統在適合的空間中才能較精準的重現吧
耳機因為耳筒空間的限制可能較難做到
還沒進音響坑這還要其他大大解釋

個人認為K1000比起HD800更像是現場演奏
結像與音場也已經超過一般耳機的感覺
可以脫離頭部展開在眼前"看"到
不過同樣也是比較接近那種室外、露天的演出就是了

wtcjack wrote:
堂音再生可能還是要用...(恕刪)


堂音比較像室內的聲音二次反射之類的東西........
室外的古典表現KK我是沒聽過....但是HD800真的有夠像.......

wtcjack wrote:
堂音再生可能還是要用...(恕刪)


抱歉.........重覆發文了......
scottching wrote:
堂音比較像室內的聲音...(恕刪)


查了一下(摘自劉漢盛老師的<音響二十要>)
堂音(Ambience),Ambience原意是指周圍、環境或氣氛,后來被引申為音樂廳中的堂音。
從“氣氛”二字,我們就可了解它是指包圍在我們周圍的音樂細節。
除了感性的意義之外,Ambience另有一個理性的解釋,那是狹隘的指傳入耳朵的第一次反射音。
換句話說藉由第一次反射音與真接音的時間延遲,我們可以“感受到”音樂廳空間的大小。


如果這樣看來說實在的耳機要重現音樂廳那種大小的空間基本上是趨近於不可能
能夠重現小型錄音室的空間就已經有點勉強了
這應該就是音響系統比起耳機系統最明顯的優勢之一吧

KK的特色是沒有耳罩包覆加上可以調整單體角度,
因此聽感類似於近場的喇叭聆聽,感覺會更加接近現場表演
當然我覺得有更大的原因是音源的錄製和後製
有些後製修飾得太嚴重聽起來反而不和諧
但是再怎麼說比起喇叭KK還是比較接近耳機
個人KK認為算是有別於傳統耳機和音響的一個特別的存在
wtcjack wrote:
查了一下堂音(Amb...(恕刪)


空間中,二次反射音與多次反射音傳遞至聆聽者的位置,與直接音的時間差,所夠成的聲學聽感。一般情況,若二次、多次反射音傳遞到聽者的位置,時間與直接音相當,那聲音聽來就會比較「Wet」(Live),若二次、多次反射音傳遞到聽者的位置的過程中,被吸音材吸光了,聲音聽來就會較「Dry」(Dead)。

  若二次、多次反射音傳遞到聽者的位置,時間與直接音有所延遲呢?延遲在一定不被一般耳力輕易分辨,但有感覺的程度稱之為「Reverb」(殘響),台灣人,尤其唱卡拉ok成習,習慣稱之為Echo(迴響、回聲)。其實Echo通常講的是單一方向特別明顯的Reverb殘響,Reverb殘響則是來自四面八方的二次與多次反射音的集合。

  若二次、多次反射音傳遞到聽者的位置,時間與直接音有所延遲,延遲過長,像是台北捷運月台經常兩台電視聲音不同步,差了快0.5sec時,那就是Delay了。或說,從這山對著那山喊,過了5秒後,回聲(反射音)才會回來,這也是Delay。

  基本上,凡空間,不管密閉還是半開放,都有堂音,只是長或短,多或寡,濕或乾。這將造成不同的聲音感受。舉例來說,有些空間反射音太多,說起話來,直接音聽不清楚,大夥七嘴八舌,只好越講越大聲。有些空間反射音很長,尤其是教堂,不只前後左右反射要長,上方反射也要夠高夠久,才能有神聖的「天聽感」,恍若神績降臨般,此也為一例。反之亦然。

  不同的聽覺需求,不管是演講廳,演奏廳,教堂,還是錄音室,有不同的聲學需求,如何拿捏堂音的多寡,就是設計的重點。

高傳真視聽.................

總之.....就是在室內聲音的反射,這一點......耳機似乎好像沒有聽到很棒的,聽的不夠多吧....
室外,不可能會有堂音吧?!.....
S大抱歉啦
後來有多加了些文字

Adrian1978 wrote:
一定有差, 但是好還...(恕刪)

wtcjack wrote:
S大抱歉啦後來有多加...(恕刪)


不會拉,因為大大您提到的KK,我沒聽過......在下又不是會去追限量或是停產耳機的人.....
所以提出的,就只是一點自己小小的感覺跟經驗而已.....

scottching wrote:
空間中,二次反射音與...(恕刪)


太理論了
堂音是像Beoga - Live at Stockfisch Studio這張專輯裡演奏得這種感覺嗎?
換曲時有種在"小房間"交談的感覺。
rokorec31 wrote:
太理論了堂音是像Be...(恕刪)


沒這張專輯...........

理論什麼的,我也是不懂的...
像是,聲音的迴盪......這大概是我想到堂音最簡單的解釋了.....
跟殘響不太一樣....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