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勸敗}我的人生第一部I-Audio-F1跑車

Rock wrote:
剛看到S大介紹的賣家...(恕刪)

g3銷售量很大,尤其中國大陸賣的很好,所以幾乎後期的g3都改有mic!
另外Line-in線都是3.5mm,至於可否直接插在車系統我本身沒有這樣需求所以就不太瞭解了!
好像很痛^^
難道mik的都買不到了嗎?
而mik的價格會比mic的還高嗎?

Line-in線的兩頭似乎都是公頭
而音響與mp3上都是3.5mm插孔
改天到手時再來試試看
Rock wrote:
難道mik的都買不到...(恕刪)

價錢應該都一樣,不過MIK目前的確不好買,連美國都淪陷了!價錢當然都一樣囉!!
其實g3目前mic的有聽過外殼比較難蓋(但是是個案並非每一台)其他都沒什麼問題,另一分享區的羅小志大大也是mic的,他的應該就沒問題吧!不過I-Audio也真是難得,目前只有g3後期是mic的,其它還是保留mik~
Line-in線的兩頭的確都是3.5mm公頭,那應該就可以了吧!

忍不受跳出來澄清一下,
I6的代理商價格絕對不會落在13000這種數字,這我敢肯定。
最後的零售價格會落在10900~9900左右,確切數字尚定案。

讓我來反應一下心聲,
韓方對於北美與日本的經營態度和其它地區有所不同,
因此造成本身拿到的經營成本就有很大的落差,
再者,身處於萬萬稅的台灣地區,
台灣海關視U3及I6為PMP,而非MP3的商品,
因此進口時就會被課以30%以上的進口關稅,
整體加總起來勢必會與水貨的價格有巨額的落差。

或許這是代理商的原罪,
但我們也相信讓更多人聽到好的聲音是件好的事情,
總歸一句話,消費市場本身就具備自我選擇機制,
希望大家還能夠體會立場,而非單純的責罵。

以上。


 wrote:
忍不受跳出來澄清一下...(恕刪)

我不覺得有人怪代理商耶!反正選擇性都在於消費者,也不是說水貨就不是I-Audio公司出品的,想怎麼買跟誰買都是消費者的自由,只是說代理商因為一些原因導致價錢貴那麼多對他的消量當然有差!
至於價錢也只是聽說,再加上過去代理商跟水貨差價就是如此,所以才有此推算,當然希望能越便宜越好囉!
那為什麼一開始的I5和G3也那麼貴呢?
該不會也是被當成PMP吧?
不可能呀~

 wrote:

忍不受跳出來澄清一下,
I6的代理商價格絕對不會落在13000這種數字,這我敢肯定。
最後的零售價格會落在10900~9900左右,確切數字尚定案。


請問有何根據如此肯定呢???
這不是只有代理商才會知道嗎?

其實不會有人怪代理商的,畢竟賣的貴也不是他願意的
只是消費者有選擇的權利,當有一定價差時
當然是選擇便宜的摟
又加上iAUDIO的品質不賴,自然消費者就不在意有無"保固"的問題摟

才會導致現在水貨大勝代理商的情況發生摟
Rock wrote:
請問有何根據如此肯定...(恕刪)


肯定的依據因為我是想低調的代理商行銷人員,
雖然手握著價格策略,但決定權還是我的頂頭上司,
所以也只能抓個大概的範圍告訴大家。

路人當很久、潛水也很久,
還是忍不受出來澄清預定售價的迷思,
下回再跟大家報告新品iAUDIO T2的測試結果。

報告完畢。
 wrote:
肯定的依據因為我是想...(恕刪)

既然是代理商的人(是恆x行吧!),可否反應一下問題,是不是可以讓網站可以讓使用者下載軔體更新的網頁,有些使用者真的都不知道要去那裡下載,像我知道的英文韓文又看不懂,不知道有增加修正什麼功能,如果台灣的代理商有這個服務就太好了!
好像很痛^^
Sluing wrote:
既然是代理商的人(是...(恕刪)


一直都有網頁提供韌體下載呀。

http://www.photomart.com.tw/
頁面上方的技術服務-軟體下載就可以登入進去下載了,
可能有點難找,未來會朝專屬網頁邁進。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