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

carrera.zh wrote:
拜託.說別人小團體等等之前先照照鏡子吧.
你滑大師所到之處,無不砲轟你的,難道是
所有的網友跟站管都有問題並且對你的獨特
見解有所誤會?...(恕刪)


感謝你的嚴厲指正 下次會特別留意
並持續改進 謝謝

pariah.T wrote:
非常感謝您的提問 以下是我解答:
<1> Erster Teil - 1. 「Veni, creator spiritus」0:01有個非常輕微的咻聲是啥? 你用電腦+耳機聽有辦法聽出是啥發出的聲音嗎?
...(恕刪)


總結就是......滑大屍全都聽不出來
所以全都是你的錄音有瑕疵這樣嗎???
說了這麼多...也不就是一個"不懂藝術的人"出來鬼扯些有的沒有而以
man59 wrote:
有沒有看到下面兩個喇叭?加上華格納指環就可以封頂了
剛剛我用他們放華格納指環,高音之通透解析度之高穿透力之強豈是IE800能比擬的,女高音聲音一出來天上就掉下來10幾隻鳥了
,低音更嚇人潛沉度之深力道之猛雷神之錘都為之汗顏,華格納指環定音鼓一出來我們公司在16樓,地下B5的汽車共振到都換車位了
為此還害好幾位住戶在吵架,華格納指環錄音真是太厲害了...(恕刪)





感謝您的介紹

你說的這種螢幕喇叭就是靠一條音源線 連接到主機後方的音源插座
不過現在好像很少看人家這樣用了
畢竟就算不是很講究的人 對音質也不要求的人 通常還是會買一對PC喇叭
主要是因為螢幕喇叭真的太小 即使是播放對器材要求不高的流行歌 開大聲一點還是會破音
況且就一般使用者來說 PC主要是用來玩遊戲 播放線上音樂及噹洛的mp3檔
並不像有的高階音響用家組所謂的CAT(computer as transporter)系統

所以他們的需求可能會已主動式的 搭配重低音的喇叭為主 事實上通常這樣也夠用了
總之螢幕喇叭的音質不佳相信多數人都還是比較得出來的 一般會去使用除非真的沒得選
譬如有的人可能有個人辦公室 但礙於公司規定可能不能自行安裝音響設備 就乾脆將就著聽
但其實現在很多便宜藍芽喇叭 跟手機平板連結就可隨時隨地欣賞音樂
甚至手機機殼背面都有小型喇叭 所以真的是否有必要去使用螢幕喇叭還是建議再斟酌
但如果真的要用當然還是可以聽 以古典樂錄音來說 基本上主旋律還是聽得到
小編制的曲目多少還能欣賞 流歌的話大概就一般芭樂歌
特別要求重低音的 喜歡開大聲轟隆隆的 大概就無法滿足了
不過現在好像很多螢幕也不內建喇叭了 像我現在用的螢幕BENQ XL2430T 也是沒有喇叭設計
可見這方面需求越來越少應該也是趨勢了

煙虫 wrote:
我又跪了... 竟然連捷元的螢幕上的喇叭都出現了,man59大真是太神了!...(恕刪)


還好吧 我是覺得沒什麼好笑的 想當年窮苦藝術青年 艱難時期
幾百塊的耳機到2千多的GRADO SR60還不是古典樂照樣聽
且我記得當時隨身聽設備容量還沒那麼大的時候
一部2小時的歌劇還得轉成128k的mp3才放得完
因此我的人生不是沒有苦過 再怎麼失敗也沒有必要這樣嘲諷
況且這世上還是有很多窮困的人 可能只能用筆電 或手機內建的喇叭聽音樂
所以我覺得這沒什麼可笑的

另外有一點 現在台灣音響界 特別是耳機這區塊 常會發現很奇特的現象
就是有少部分的高階系統用家 說到個人器材都很講究 什麼前端幾十萬 上百萬
然後又是高價電線 又是高檔沙包的 然後再來說只想輕鬆聽音樂...
結果可能光一個隨身設備 就要訊源 DAC 耳擴綁一大坨 加一加又好幾萬
搞那麼大陣仗 卻說只是要輕鬆聽音樂
至於什麼音樂比較輕鬆 輕鬆音樂是指什麼音樂 當然是一般流行音樂了
也就是對音響配備很要求 對聽的音樂卻要很輕鬆 形成所謂的矛盾的現象
這情形在高階耳機用家最常發生 歸根究柢 我認為主要是本身聽感就不好
加上長期聆聽錄音水平不高 動態壓縮大的流行歌曲 幾乎不接觸任何古典音樂
又極度缺乏現場音樂會經驗 致使耳朵早已聽不出音質好壞的細微差異
也無從比較優劣 只知道花錢買高檔器材 以為東西就是貴一點的比較好的以價論聲的想法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 在高階耳機領域 主要音樂類型也還是以動漫 J-pop女聲為主
這點跟中低階耳機用家並無太大不同 也就是在台灣高階耳機系統主要銷售對象
應該就是鎖定有錢的 預算較充足動漫迷了 畢竟學生族群裡也是有家裡環境比較好的
而促使動漫迷升級到高階系統的動力 主要我覺得還是要靠這些動漫美少女們的特殊迷人魅力
不然說實在的 所謂的動漫音樂ACG 也不過就是J-pop的一類
但流行音樂一般錄音製作並非需要高階等級的器材才能表現 所以有些日系耳機廠的高階旗艦款
就直接主打動漫美少女形象 找動畫設計師繪製專屬耳機的動漫美少女人物
並強調在女聲方面的表現 吸引動漫耳機玩家購買 且售價皆相當昂貴
當然有了耳機 進一步就是搭配隨身聽 聯名款 及音樂網站的高價Hi-Res檔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到廠家營利的流程就是如此操作 而動漫美少女無疑是耳機界最佳銷售員了

pariah.T wrote:
感謝您的介紹你說的...(恕刪)

如果你手上那些配備,什麼IE800還是HD800還上管擴,就是聽不出流行樂MP3和FLAC的差別,還跟用螢幕喇叭聽差不多,那你說聽古典樂有差那也只是心理作用,你聽出來的感想也是心理作用,那我想這串沒必要繼續討論下去了


這已經不是什麼編制或是錄製壓制方法的問題,這已經是心理層面的問題了,很抱歉這版上各位大大都是玩器材的,並不是心理學專門

買不起跟不想買是同義詞,不想買也是買不起的理由之一 嫌貨才是買貨人?還沒買之前都是"路人"
煙虫 wrote:
那麼喜歡問問題,樓上幾位大大問的問題你都裝傻咧,還說有問題可以討論,你的文章也是複製貼上,等你先回答樓上大大的問題再說,連我問「為何你覺得黑膠和CD放出來都是MP3」都在裝屎,因為你也是用CD轉錄出來在聽,所以滑大師也是在聽MP3!

憑滑大師天生神力的聽感和堅持坐在黃金交叉俗稱的皇帝位,自認連張忠謀老人家都比不上你,怎麼㑹接受MP3的音質咧?...(恕刪)


1. 關於CD與mp3的觀點我已經說明夠清楚了 我的理解是如此 不會去強求他人一定要接受
總之流行歌聽起來是差不多的 但我後來有發現 如果是以噹洛的正規官方320kbps的mp3
再跟同樣youtube線上的官方MV 125kbps AAC比較
確實能聽出差別 但主要是線上的音質本來就較差
再來是播放軟體foobar2000確實能夠將音質強化或做什麼處理變得比較好聽
但同樣播放軟體下 一般流行歌曲無損FLAC或WAV 和320kpbs的mp3比確實比較不出差異
不過因為我測試的都是來自網路的測試檔 並不是自行買CD來分別轉無損與mp3
至於古典樂CD與mp3大部分是很好比較的 主要是差在聲音的厚度和立體感 還有高低頻的量也是

2. 並沒有說不接受mp3音質的說法 畢竟現在流行音樂到處都是mp3在流通
且本身對撥放系統也不挑 能聽就聽無所謂 至於古典我是都會自己買實體CD
一部分是收藏考量 另一方面是真的古典要求會比流行高很多的
況且個人又是HD800用家 主聽古典音樂 最基本的用無損格式也是必須
man59 wrote:
不過重點還是在不要亂學滑大濕的智障型腦擴, 那不小心可會出人命的...(恕刪)



不好意思讓你們見笑了
下次一定會特別留意用字遣詞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不過確實你應該道歉 也看不懂你在諷刺什麼 這樣有很厲害嗎


tadashi wrote:
我請朋友來看這一串文章,最大的收穫不是IE800的特性
而是看完了之後他總算知道網路上所說的"華華"跟"華大師"是在描述甚麼樣的人了 XD...(恕刪)


如果真是這樣 那表示你朋友沒有看仔細 我之前不是一直在強調馬勒的《第八號交響曲》布列茲版 是最能發揮IE800特殊的"耳道共振"現象 (其次是蕭提版) 現在的問題是你們不去聽而已 這也是我實在不明白的地方 明明是這麼有深度內涵的作品 只要選擇優秀的錄音版本 必定是最能發揮高階音響器材特色的曲目 然而為什麼花那麼多時間在講 卻始終沒有人願意嘗試 要說聽不懂現在也已經不成理由 因為你不懂 有人懂 而且願意教 重點是完全免費 又保證教到會 根本問題是你們不想學 或者就是學不會而已 而我這邊也講得非常明確 馬勒《第八號交響曲》在我前一段時間密集的研究之下 對於整首曲子90%以上的樂句都能夠精準掌握 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提問 隨便提問 本人自信以一般人的古典音樂程度絕對考不倒 所以保證能解釋到明白為止 不過附帶一提 布列茲版的馬勒《第八號交響曲》就錄音等級來說依我鑑定並不到最佳水準 我不認定是發燒級錄音 所以只是就符合發揮IE800特性做建議而已

然而要說這跟音響耳機有什麼關係 當然是大有關係 畢竟學會欣賞古典音樂 相信對器材鑑定會更有幫助 不然有空逛逛現在台灣的耳機論壇 看看都是些甚麼樣的人 基本上版面80%以上都已被動漫 ACG J-pop迷給佔據 大多是學生族群 國中到大學男性為主 一群人整天也是嘻嘻鬧鬧的 開箱分享就只是秀器材和喜愛的動漫美少女 實用心得看不到幾句 一些資深前輩更是無法起帶頭作用 本身也毫無專業素養 甚至有的還跟著聽動漫J-pop 然後在那邊剎有其事的評測都有 搞的整個討論區到處充斥著無意的訊息 然後剩下其他的 不外是煩人業配 交易 和一些新手重複提問罷了

至於會造成這種現象 我認為還是跟耳機版的形成有關 本來耳機板的成立 就是為滿足動漫迷欣賞動漫相關音樂所需選購耳機資訊的需求 所以它的宗旨 就是「動漫第一,女毒優先」 而動漫商本來就是除了本身動漫片以外 周邊音樂商品也是盈利項目之一 且動漫迷為了聽動漫歌 會想找好一點的耳機 所以帶動耳機市場 因此廠商便將重心放在動漫這區塊 甚至與動漫商結合 在動漫片中置入性行銷 或以動漫人物做代言 也就是說 整個耳機板板眾是順著這些日本動漫公司所預設的獲利流程一步步"入坑" 即: 因為喜歡動漫片中的動漫美少女 所以聽動漫音樂並選擇進階耳機 因此耳機板大部分用家 是以聽動漫音樂為前提 而之所以會想聽動漫音樂 也是因為動漫美少女可愛 並且又多以方便性的隨身系統做為主要器材選擇 這其中並沒有所謂專業上的考量 純粹都是憑個人感覺喜好 也不會去考慮什麼音質好壞 錄音好壞 反正只要動漫美少女可愛 只要喜歡 只要買貴一點器材 就一定會比較好聽的想法.. ...總而言之 就是一個非常奇特的討論園地 以一般音響發燒友而言 如要跨入耳機領域 要遇上這些人基本上要一起討論是非常困難的

以上是我個人一點想法 也麻煩你轉達給你朋友知悉 有任何指教隨時歡迎 謝謝
man59 wrote:
華格納音樂就是你口中充滿暴力色情偏激的搖滾樂古典版
現在很多搖滾樂團還會做公益捐款, 自私自利的華格納做了啥?
你的矛盾再來說看看 [人格=音樂] 還是 [人格≠音樂],...(恕刪)


於這點我想每個人的看法不同 我個人是認為 人格≠音樂

引用二段文章作參考:

1. 薩依德 (Edward W. Said)《音樂的極境》:

「成熟的心智應該有能力兼容兩個彼此矛盾的事實:其一,華格納是偉大的藝術家,其二,華格納是可憎的人。這兩個事實我們取其一,就必須兼取其二。意思是不是說,我們不應該聽華格納的音樂?斷斷不是,雖然一個人如果仍為華格納和猶太浩劫的聯想而煩惱,那麼,他顯然不必硬逼自己聽華格納。我想說得只是,對藝術抱持開放的心靈是必要的。這並不是說藝術家不應該為其悖德或邪惡行為而受道德評斷,而是說,藝術家的作品不能單單只受道德評斷,並且因此而被禁。」

2. 狄特•波希麥耶爾《華格納作品 - 生平 - 時代》: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就已經在接近猶太復國主義的雜誌《晨報》上,撰寫論文《音樂中的猶太人》。他證實,在華格納的作品中,缺乏為描述猶太人性格特徵和習慣的特殊音樂表達手段,正如愛因斯坦證明的那樣,這樣的表達手段自文藝復興以來就存在。這位「音樂中真正的排猶主義者」,作為音樂家,卻是「如此偉大,如此客觀,以至於人們在他作品中的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使人回憶起『猶太的現實性』的內容」。」


.... 其實從這裡也可以看出 研究古典音樂的深度之處就在這邊 有時一部作品 其創作背景可以扯到神學 哲學 政治...全看欣賞者要怎麼理解 不然像一般簡單流行歌曲 就是聽聽唱唱而已 特別是那種時下最尋常的 到哪都聽的到的電子舞曲 就音樂和歌詞本身來說也聽不出什麼內涵深意 就是固定的強節奏 重低音 然後歌手可能結合一些饒舌邊念邊唱 表達方式往往太直接 甚至粗俗俚語髒話都有 基本上這類音樂就我看 可能都是生活上受了什麼挫折 心情不好 純粹想在情緒上找發洩而已 所以聽的時候往往都會故意開得很大聲 就算是用耳機不吵他人 對耳朵傷害也大 況且就音響器材鑑定標準來看 這類音樂也不適合 所以我才會建議玩音響要進階盡量以古典音樂為主要測試曲目 畢竟對器材都那麼講究了 在音樂類型選擇上相對也該高一點才行

man59 wrote:
轉貼鋼琴家范姜毅文章
Fan-Chiang Yi 范姜毅
2011年9月23日
【希特勒和華格納 - 迷戀與狂熱】...(恕刪)



我覺得這要看作者的研究重點在哪 也看過一些希特勒有關的研究傳記 很多專業歷史學者從客觀歷史條件來看 大部分都不認為華格納的音樂對希特勒人格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也就是說 不論音樂 藝術 哲學 思想...都是看的人怎麼去理解 而音樂本身並不會使人作惡 希特勒的問題是在於他自己塑造出的世界觀 誠然他是崇拜華格納的 但也可以說是他曲解或利用華格納來作為宣傳的工具 這跟後來的大屠殺並無直接關係

然而華格納雖然發表過反猶太人的著作 但那也是反應出當時歐洲社會普遍現象 加上一部分是作曲家本人曾經有過的艱難歲月 針對在藝術領域上所遭遇到的挫折 表達對猶太人的不滿 並不是要憎恨所有猶太人 更何況華格納身邊一直都有不少猶太裔的朋友 至於以色列至今仍禁止在公開場合演出華格納作品 主要也是因為他是希特勒生前最崇拜的音樂家 跟華格納反猶論點並沒有絕對關系 我相信以色列當局不會不明白這道理

以上幾點說明給你參考
  • 9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