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

Dean Design wrote:
看前段就狂笑不止,看到後半段整個大爆笑 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大大真是幽默...(恕刪)


抱歉讓您看笑話了 未來會更加注意言行
謝謝
inunu wrote:
真的!
不得不佩服華大師出神入化的拋磚引玉技巧
整棟樓看起來不要說拋磚了, 根本等同亂丟垃圾
都能引出專業的, 風趣的, 各式高手紛紛現身...
真的只能拜下去了!
...(恕刪)



確實如你所言 如果不是因為有板上少數高手專業意見 行動影音板早已成為廠家推薦商品看板了 雖然我們看耳機市場好像很大 但主要還是集中在千元以下的款式 一般人耳機是不會用到太好的 也分辨不太出來 或不太去計較 所以如要銷售千元以上的耳機 就會需要一些話術 文宣和包裝 在板上進行所謂的業配 鎖定販促對象當然是以耳機板主要瀏族群動漫迷為優先 但必定這族群中多數都為學生 消費能力有限 所以還是以中低階款為主 總之這類制式化的文章都是套格式在寫 內容大同小異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也懶得看內容 大概就是圖片 規格 售價看看罷了

至於心得文的部分就更有趣了 多數都是拍照展示一下器材 而且多會跟動漫扯上關係 譬如拍隨身播放器 顯示專輯封面可能就是常見的動漫美少女圖樣 然後日文歌 動漫歌等等 文字敘述通常很少 且也不準確 多半偏重在個人感覺方面... 但雖然如此 不得不說台灣的耳機論壇也是靠這些動漫迷才能支撐 我甚至覺得如果要去追本朔源 搞不好當初耳機論壇就是由動漫迷建立起來的 可能就是受日本當地耳機文化影響 加上動漫商刻意操作將耳機與動漫連結 所以在動漫片中看到的動漫美少女頭戴高階耳機 自會吸引到喜好者的關注詢問 再配合相關音樂產品推出 在欣賞分享之餘 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討論區和社團

但事實上我們仔細去想 耳機本來就應該是隸屬於音響之下的一個項目 只是這些動漫迷兼耳機玩家為了彼此討論適合動漫音樂的耳機 所另行獨立出來成一區塊 是以我一直希望讓專業耳機回歸專業音響論壇 而動漫耳機討論則移至動漫音樂專屬討論區 不然同樣在耳機討論區內 只有少部分專業聽古典 聽爵士 其他一大批人在聽動漫J-pop 形成專業極少 非專業極大的落差 久而久之難免會有點水火不容的情形發生 這也是我比較擔憂的地方
歡迎華格納大大跳二聲道

能得到更震撼的效果喔!

如果那麼愛Sennheiser

Sennheiser旗下的Neumann KH310是您聽古典音樂的好朋友
Mr.SHADOW wrote:
別人問的問題你不懂所以沒回也就算了,
但你自創的mp3/LP理論可以先回一下嗎?...(恕刪)


抱歉讓您久等 但還是要跟您說明一下
今天並不是為了要全面否定流行音樂才這樣講 只是就實際聽感上
時下這些流行歌曲在錄音上 mp3與無損WAV FLAC是聽不出差異的
所以不僅是有LP-mp3 還有CD-mp3 SACD-mp3 WAV-mp3 FLAC-mp3 Hi-Res-mp3等....
總之只要是看到熱門流行歌做成的音樂檔或實體唱片
不論採用何種格式發行 其根本組成就是mp3
只不過LP這區塊真的比較特殊 我是不懂它的讀取作用原理
但我認為同樣揚聲器材下 LP的音質表現不會比較好
因為這些流行音樂LP應該都是屬於數位黑膠 也就是做好音樂檔後丟進黑膠裡被讀取
而音樂檔預設最等級高音質就是320kbps mp3 況且現在很多買黑膠都是趕潮流
或做禮物送人 可能包裝精美之類的 還有就是對歌手的支持
當然有些廠商就乘勢推出低價黑膠唱機 想說賭賭看賺一筆
看有沒有人因為想嘗試聽黑膠唱片 順便買一台
所以我認覺得 除非有唱片公司願意製作那種現場收錄真實樂器直刻的黑膠
不然我不認為在聽感上會有差異

至於音樂網站上賣的高價 Hi-Res檔 我認為是加料
包括我看很多誠實玩家也表示Hi-Res檔沒有比較好的說法
前提是因為原始錄音通常就不好 而高音質高規格音樂檔目的是要增加資訊量
問題是一來很多人聽趕沒那麼好 二來播放器材等級可能受限 更何況是要聽這些熱門流行歌

而我認為造成這種原因 主要是錄音動態壓縮過大 及大量使用電子合成樂器導致
等於聽這些歌都只是在聽音效結合人聲而已 因為在製作上預設就是給廣大的低階系統用家
訊源就一般手機 筆電 平板 PC 揚聲器就便宜低階耳機 藍芽 pc喇叭等
真正高階器材用家他們是不考慮的 所以現在問題點是在
使用高階器材聽一般熱門流行歌 還講得頭頭是道 一副很有道理的模樣 這點我們是不接受的
也就是從最初就一直再強調的 要鑑定器材就得先選對音樂 挑對錄音
要玩高階器材就要聽古典音樂 就算不喜歡也要強迫自己勉強聽一些
聽過以後再來評論不遲 畢竟我們做人心胸眼界不要這麼狹窄
明明古典音樂的世界廣闊無邊 浩瀚無窮 值得花一輩子時間去欣賞品味發掘探索
不然整天就光聽這些流行歌 日本歌 動漫歌 我認為用高階器材來聽是玩不久的
耳機板也常見到有用家推薦歌曲 講得多好多棒的 結果我來聽還不就一般流行歌是能有多好

你真的是夠了,自己放棄治療也就算了,還到處鬼扯一些誤導他人的廢話!!為了你發這篇爛文廢文離題文,再檢舉你一次;看看站方何時才要處理這篇廢文!!!



pariah.T wrote:
抱歉讓您久等 但還是要跟您說明一下
今天並不是為了要全面否定流行音樂才這樣講 只是就實際聽感上
時下這些流行歌曲在錄音上 mp3與無損WAV FLAC是聽不出差異的
所以不僅是有LP-mp3 還有CD-mp3 SACD-mp3 WAV-mp3 FLAC-mp3 Hi-Res-mp3等....
總之只要是看到熱門流行歌做成的音樂檔或實體唱片
不論採用何種格式發行 其根本組成就是mp3
只不過LP這區塊真的比較特殊 我是不懂它的讀取作用原理
但我認為同樣揚聲器材下 LP的音質表現不會比較好
因為這些流行音樂LP應該都是屬於數位黑膠 也就是做好音樂檔後丟進黑膠裡被讀取
而音樂檔預設最等級高音質就是320kbps mp3 況且現在很多買黑膠都是趕潮流
或做禮物送人 可能包裝精美之類的 還有就是對歌手的支持
當然有些廠商就乘勢推出低價黑膠唱機 想說賭賭看賺一筆
看有沒有人因為想嘗試聽黑膠唱片 順便買一台
所以我認覺得 除非有唱片公司願意製作那種現場收錄真實樂器直刻的黑膠
不然我不認為在聽感上會有差異

至於音樂網站上賣的高價 Hi-Res檔 我認為是加料
包括我看很多誠實玩家也表示Hi-Res檔沒有比較好的說法
前提是因為原始錄音通常就不好 而高音質高規格音樂檔目的是要增加資訊量
問題是一來很多人聽趕沒那麼好 二來播放器材等級可能受限 更何況是要聽這些熱門流行歌

而我認為造成這種原因 主要是錄音動態壓縮過大 及大量使用電子合成樂器導致
等於聽這些歌都只是在聽音效結合人聲而已 因為在製作上預設就是給廣大的低階系統用家
訊源就一般手機 筆電 平板 PC 揚聲器就便宜低階耳機 藍芽 pc喇叭等
真正高階器材用家他們是不考慮的 所以現在問題點是在
使用高階器材聽一般熱門流行歌 還講得頭頭是道 一副很有道理的模樣 這點我們是不接受的
也就是從最初就一直再強調的 要鑑定器材就得先選對音樂 挑對錄音
要玩高階器材就要聽古典音樂 就算不喜歡也要強迫自己勉強聽一些
聽過以後再來評論不遲 畢竟我們做人心胸眼界不要這麼狹窄
明明古典音樂的世界廣闊無邊 浩瀚無窮 值得花一輩子時間去欣賞品味發掘探索
不然整天就光聽這些流行歌 日本歌 動漫歌 我認為用高階器材來聽是玩不久的
耳機板也常見到有用家推薦歌曲 講得多好多棒的 結果我來聽還不就一般流行歌是能有多好
Simple . Powerful .
pariah.T wrote:
抱歉讓您久等 但還...(恕刪)


一年前看你的文章還會尊敬你對於古典樂的執著,也還是看得到有些人稱你大師.....

中間經歷了許多轉折,從華大師變成滑大師,
從專業印象變成搞笑,甚至於到現在的討人厭....

整個行動影音版面就這篇文章天天更新日記,
散佈錯誤資訊(很不懂如此會查詢網路資訊的你,為何查到現在依然搞不懂什麼是MP3)

行動影音版不像之前那樣熱絡,我都在懷疑是不是真正的大師全都被你氣到登出......

然後管妹也不出面制止一下這個人,別讓他再破壞01給人的專業印象了好嗎......

看著這版面之剩下慢慢的無奈.......
D.M.LAIN+ wrote:
"用問題回答問題"+"一副很有理的答非所問"
華大師已經被打臉到只會用跳針繼續回應
阿...不對
應該說是從以前到現在遇到不懂得又google不出來就用這招大笑
換個字句排序+用詞就以為能當別人不知道他一直在同一件事鬼打牆(假回應充字數)
講不贏就另開話題反問問題(自己沒內容反挑別人能知多少)
要不就回你"謝謝指教+會虛心接受"(回完骨子裡卻仍然是那一套)
...等(太多不想舉,我又不像華大師那麼閒)...(恕刪)



很抱讓您失望了
未來會再多充實文章內容與相關知識
造成您的不滿 再次向您誠懇致歉

pariah.T wrote:
抱歉讓您久等 但...(恕刪)


你說流行樂mp3和WAV FLAC聽不出差別,那古典樂你就聽得出來了?收錄方式不同?早期收錄環境怎麼可能比現在好?

你這種說法就像是在說只要是動畫,DVD跟BD是看不出差別的,但你是用CRT電視在看?可是古典樂演奏會怎麼你又看的出來了?

這已經不是收錄製作方式的問題了,這麼大的差距你感覺不出來?就因為是流行樂?

但如果你的聽感就是如此,那我只能說每個人本來就不同

但我會對你之前貼的一堆東西存疑,讓人懷疑那些到底是你聽出來的,還是你去哪搬來的?



買不起跟不想買是同義詞,不想買也是買不起的理由之一 嫌貨才是買貨人?還沒買之前都是"路人"
R式分享 wrote:
歡迎華格納大大跳二聲道

能得到更震撼的效果喔!

如果那麼愛Sennheiser

Sennheiser旗下的Neumann KH310是您聽古典音樂的好朋友


他跳100塊台幣的 "二聲道" 電腦喇叭是有能力啦!其他的.........................當笑話就好了!
man59 wrote:
既然你耳朵聽感這麼好這麼強能清楚聽到走位聲音那就考考你
看你是真天分還是假天分, 我可不像你還天分咧, 我是被上帝親吻過的是神蹟
就用你蕭提版馬勒八好了, 先告訴你不然等等你說我作弊, 我不是用耳機系統聽的也不是用檔案聽的
另外一般狀況下我是不會這樣去聽音樂的, 很白目的時候才會去找問題這需要花費很大的專注力...(恕刪)


非常感謝您的提問 以下是我解答:

<1> Erster Teil - 1. 「Veni, creator spiritus」0:01有個非常輕微的咻聲是啥? 你用電腦+耳機聽有辦法聽出是啥發出的聲音嗎?

這個我沒聽到 不過你講的可能是錄音上的一些瑕疵 我覺得這畢竟是70年代錄音可能無法避免 況且這版的瑕疵並不少 動態壓縮也較大 所以我認為它有紀念意義但不能算是發燒錄音 一些小瑕疵不需太計較 還有這套錄音有很多版本 除了早期LP版外 2015年還有LP複刻版及BD版 至於CD又有好幾版 從原本高價一路到中價 目前市面上可能找的到可能是2005年發行的"Legends系列" 與2006年發行的"Original系列" 而我所有的是Legends系列 你選的來自The DECCA SOUND 50CDs Collection的版本可能用的是Original系列 兩個版本或許會有差異



<2> Erster Teil - 1. 「Veni, creator spiritus」1:27有兩聲微弱的聲音是啥? 這個比上一個問題簡單容易聽出來

你聽到的應該是類似 "叩-叩-"兩聲 不過它是出現在第二軌 「Imple suprna gratia」的"1:26"處 我個人覺得應該是錄音的機器 可能轉盤之類的發出的聲音


<3> Erster Teil - 2. 「Imple superna gratia」1:27 男高音唱完女高音換氣後馬上唱出, 但有個很遠不是音樂內的聲音是啥? 這題就很難了, 有絕對音感都還不夠

這個我也沒聽到 不過你的這些聲音可能也是錄音瑕疵 也有可能會跟版本有關 建議至少有兩個版本以上交叉比對會比較準 還有1:27男高音唱完接著唱出的的是"女低音" 你注意看樂譜標明的是"Alt"(女低音"Alto") 在影片的3:10處 這時女低音是正在唱"Imple superna gratia" 而在唱這句時 女高音在前兩小節唱的"quae tu creasti"的"a------sti"音都還沒拉完 且男高音也還沒唱完最後一個詞"...creasti"的"sti" 女低音就開始唱了 你說你絕對音感怎麼會連這個都分不出來? 還是你把他們都當成是你講的"不是音樂內的聲音"?


<4> 智能型問題:蕭提版馬勒八扣除工作人員共有多少人在舞台上?

這題這樣問不對 因為錄音不是現場音樂會收錄的 所以不是"一次完成" 而錄音室版本一般會分幾個工作天錄製 所以每個工作日上工的人員都不同 有些天可能只要獨唱 有些可能只要合唱 有些可能都要 甚至透過錄音技術 獨唱合唱分開收錄再剪接至一起 對錄音師來講可能還比較好調整操作 所以除非你能從當時的工作人員(通常必須有高階權限)取得當時製作的資料 如工作日誌 排程規劃 企劃書之類的等等....不然是不可能知道的 別說網路查一查 CD內附手冊翻一翻就能找到 那官方寫得文宣你也信? 那種內部資料都是機密文件 你想有可能外流嗎? 是官方一定說漂亮話 拍漂亮照片嘛 什麼錄音工程多艱辛之類的 上百人賣力演出等等... CD封面上幾百個人聲勢浩大......然而事實上 錄音本來就是在壓縮聲音 怎麼可能錄個馬勒《第八號交響曲》還真的請幾百個人來唱 那都是要發工資要給錢的 哪個老闆會那麼蠢幹這種事 所以依我看 合唱團最多幾十個人就可以搞定了

另外補充一下 關於馬勒《第八號交響曲》我個人經過前段時間花了數日專研 已經能掌握整首90%以上的樂句 對於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的創作手法也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且年前也從網站訂購目前最新的馬勒交響曲全集 - 「諾特指揮邦貝格交響樂團」 12張SACD售價高達驚人的61.4美元(現已調漲至76.25) 不過畢竟我聽感極好 對音樂的領悟力又極強 相信為了藝術再貴都一定值得 且SACD不愧是高規格音樂格式 細節爆量音色精準 音質絕佳 這對於像我這種懂古典音樂 使用的又是高階耳機HD800的專業愛樂人真的是如魚得水 所以日後有關於欣賞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 隨便樂曲中哪一段都行 哪裡聽不懂 哪裡有困難請儘管提出來 絕對能講到你明白為止


  • 9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