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

Chord Hugo聽感搭配暨技術資訊分享(更新TT初步聽感)

lieberstanley wrote:
Hugo雖是定位隨身,但它的表現的確能挑戰附近價位帶(2-3倍身價都在射程範圍內)的桌機DAC。

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但偶爾也有突變.會以小博大.越級挑戰

否則lieberstanley兄.怎會在入手Hugo比較後

將拾幾萬的Berkeley Audio Design Alpha DAC賣出




買Hugo主要是買其核心架構(DAC部份)

其他不足部份.就要想辦法去補足

聲音絕對不止入手時.所聽到的聲音




就是這樣才有得玩.可以不斷的昇級聲音

隨便換個小東西.就會聽到不同的聲音

餵的越好.Hugo的表現就越好

不過好像已經退燒了

只剩幾個人還在繼續投資.繼續玩

j49409 wrote:
不過好像已經退燒了(恕刪)


昨天看到AA已經有人要脫手了~~
不求完美、但求無悔

韶軒 wrote:
昨天看到AA已經有人...(恕刪)


該君連手上K3003都脫手了⋯

Hugo已有人接手,現正快樂使用中。

據ME的Eric說,手上不少Hugo訂單,都在排隊,但代理商到貨實在太少,每次8台全省分⋯

音悅前幾週也到貨一台,不久就賣掉了。

就如同我說的,好聲音聽過之後會在心裡蘊釀的,我不認為有所謂退燒的跡象

lieberstanley wrote:
該君連手上K3003...(恕刪)


絕對贊同啊

小弟音響耳機資歷尚淺,沒辦法深入參與各位前輩的討論

但自從入手這個小傢伙以來,變得更熱衷於聆聽音樂

甚至會開始涉獵以往不常接觸的音樂類型,而且過程常常充滿驚喜!

我想,HUGO帶給我的並不只是硬體上的升級那麼簡單

j49409 wrote:
既然已有DC-116(5V+12V).不妨把12V接到Hugo.代替原來的變壓器...(恕刪)
Gadgetman wrote:
正有此意!主要是想一次只改變一個變數,做個比較以確認改變的方向。...(恕刪)


Hugo改用線性12V供電並在反覆比較試聽之後我不得不說更加的佩服Chord工程師了,竟然用交換式電源與用線性電源二者的差距非常的小。若以數字化來表示線性電源對Hugo音質的改善的話我會給大約不到3%的程度。

難道是DC-116不夠好嗎?我不這麼認為。事實上DC-116已經在許多地方證明了它的優異之處。例如,電腦(或嵌入式微電腦如我用的Cubox-i)改用DC-116之後音質就有相當程度的提升,而且是一換馬上就聽得出來改變之處。我想這主要的原因可能在於Hugo本身對於從電源來的各種雜訊的抗干擾能力已經下了許多的工夫,所以線性電源雖然雜訊極低但對Hugo來說能改善的就不多了。這也難怪在Head-Fi上並沒有許多人在討論Hugo外加線性電源。

其實這也反映了為何用DDC入Hugo同軸可以改善音質,也是因為電腦的USB訊號有許多雜訊,而Hugo太小無法容納足夠的濾波電路以致訊號從USB進來就帶了許多的干擾了;而經過DDC等於是加了一級的濾波功能,已經大大的降低了訊號中的各式雜訊干擾了。

同樣的我也相信j49409兄說的調音包有效一事,我認為調音包可能含有抗電磁輻射之類的材質可以降低RF對Hugo音質的影響,如果調音包價格合理那是真的可以考慮買來試試。
電腦的 USB 雜訊也有很多解決方案,這裡不方便貼上過量連結,敬請善用 Google:

—— 工業用 USB hub
Vaunix 4-Port Lab Brick USB Hub


—— PCI Express 轉 USB
JCAT USB Card

PPA Studio AUDIO GRADE USB 3.0 PCIE CARD

SOtM tX-USBexp



—— 雙頭 USB 線
Acoustic Revive USB-1.0SPS

iFi Gemini Dual Headed USB Cable

KingRex uArt Y USB Cable

KingRex uCraft Y USB Cable



—— 外加電源或地線
AQ Coffee

AQ Diamond

Entreq 系列

Zonotone 7N・USB-Shupreme 1



—— 內建 Crystal Dreamlink Bridge
Crystal Cable Absolute Dream

Crystal Cable Dreamline Plus



—— 利用光纖傳送
Adnaco-S3B

Corning USB 3.Optical



—— 過濾 +5V 電
Acoustic Revive USB Isolator RUI-1

AQVOX USB Low-Noise 5V Isolated Linear Power Supply

Empirical Audio Short Block USB filter

HiFimeDIY USB Isolator

iFi Audio iPurifier

iFi Micro iUSB Power Supply

Schiit Audio Wyrd

Ultra Fi Aubisque USB Filter

逸恒音響 PCHIFI(CAS) USB2.0處理器


最後的產品具備相對龐大的體積和售價,淨重 3.5 公斤:




暫時只有 220V 版本,比較適合中港澳的用家:

PCHIFI為何要使用USB處理器

逸恆USB2.0處理器火熱試聽中。。。

PCHIFI為何要使用USB處理器
我覺得Hugo沒有退燒,只是大家都悶燒,或是燒到其他配件去了..

小弟本來買Hugo是當隨身用,但聲音實在太吸引人,就不小心掉到家用的坑..

現在為Hugo補上了Quantum QX4電源處理和Aurender X100播放器,同時餵Hugo DC-116就是想解放Hugo的USB

確實如stanley大所說,妥善處理USB訊號的播放器(還有向stanley大借來的AQ Diamond USB線),才能讓Hugo發揮USB的實力..

現在花在Hugo身上的錢,也超過他身價的3倍啦.. 從家用系統的角度來看Hugo的表現,真的是超值再超值!!
我目前覺得電源處理上的投資在Hugo上的效益不夠大

Hugo本身電池供電就已經相當出色

加上外接電源可以增厚力道

但外加電源方面的投資我倒覺得影響不大

換個2,3萬的排插對我來說影響不如我貼個百來元的磁波吸收材在殼內有感覺

(不過這只是我單方面的自我測試, 每個人環境不同, 測試結果也會不同)

電源部分對我來說他的穩定性很好, 對把Hugo當隨身設備的目的有加分


對我來說, 如果要有能取代Hugo的隨身一體機

除非是在無線傳輸部分有突破性優點的產品, 不然Hugo夠我用很久了

(Hugo的藍芽音質也有水準以上, 但真的相對起來常有雜音, 聽起來不穩定)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來簽到,Stanley提到在快樂使用中的來報到,昨天下午從AA賣家購入,他是4/22從雅士買到,所以他使用不到二個月,因此就跟全新的一樣。
初步聽感用HD800非常棒,但是應該還沒有達到極致,原因只有一個就是錢還花的不夠多。Stanley說Hugo推HD800有達到85分,可是我覺得跟我現有的SONY USB DAC AMP UDA-1來比,Hugo簡直就是全面完勝。
搭配VE6 X1推出來的效果令我驚豔。

Hugo有個cross feed按鈕(For Headphone)

有搜尋下是啥作用


http://blog.xuite.net/rraayy1111/blog/30484700
crossfeed是甚麼?其實這很簡單,大家想想,傳統的喇叭是擺在我們的左右前方,

所以在我們聆聽音樂的同時,左耳也會接收到右邊喇叭所播出來的音樂,而右耳也是,

但在密閉式的耳機上卻不然,左耳只能聽到左邊的聲音,右耳只能聽到右邊的聲音,

在近期的錄音一般都是多軌混音的,但是在早期的錄音卻是只有單一樂器,例如說左邊是鼓,

右邊是人聲,這樣會產生壓迫及疲勞感,也讓用耳機聽音樂變成不是享受,是受罪.

所以我們把左聲道的聲音衰減,並且延遲個數毫秒,然後送到另一邊的耳機單體,

這樣左右聲道都有從對邊傳來的聲音當補償,這就是crossfeed的概念.



http://www.andaudio.com/phpbb3/viewtopic.php?t=14919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0&t=2620333
  • 16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