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閃一閃晾雞雞~~~ wrote:
麻煩一下,要發這種文...(恕刪)
我想問題就出在怎樣算是"適可而止"
前面有大大提出說85分貝
可是我們又怎樣知道"多大聲"是85分貝
在平常使用根本無法度量的情形下
又怎樣知道"現在的音量"是不是會傷害聽神經
我高中的時候也很常聽耳機
坐公車上學時都聽 而且我習慣只聽單耳的
結果就是噪音性聽力損失(作過檢查確診)
結果雖然只有一隻耳朵聽力不好
但因為是中高頻段的聽力受損
所以現在只要別人是用"耳語"的方式跟我講話(因為氣音很多)
或是講話小聲一點, 或是背景雜音很多
我就聽不清楚, 其實生活上滿多困擾的

我想這個消息絕對是正確的
重點不在於你的使用習慣怎樣怎樣
(人的本性是"鐵齒", 不帶安全帽, 覺得自己技術好不會出車禍...
不綁安全帶, 覺得沒那麼倒楣會出事; 不帶套子, 覺得........

最大的重點在於
"噪音性聽損, 是聽神經的傷害, 而且永遠沒辦法恢復"
你會希望自己會自己的家人, 以後可能需要帶助聽器嗎?
(別覺得誇張, 我自己有時候都想帶, 因為會造成工作上的困擾)
所以啦 走在路上帶耳機聽音樂, 還是能避免就避免
第一支MP3播放器是由南韓Saehan企業在1998年所推出的, 當時的型號為
MPman F10, 問世後立刻吸引其他廠商注意而紛紛投入此一市場.
而MP3播放器的發明點子和過程也很有趣:
1997年3月。當時一位Samsung的部門總經理,在飛機上閱讀一份文字、影像與MP3綜合的簡報。當他閱讀完畢,要摘下耳機時,發現座位旁邊的旅客正聽著MD。回到韓國後,他將這個想法提給當時Samsung總裁尹鐘龍。
可惜的是,當時Samsung正在進行組織重整,無暇兼顧這項提案。而且1997年第4季,亞洲金融風暴的企業裁員風,這位高級主管也無法幸免於難,他離開Samsung。他把這個想法帶到另一家韓國企業Saehan,並在1998年推出第一台MP3播放器MPman F10。MPman F10一推出後,就吸引韓國多家廠商跳進MP3播放器市場。
真正MP3播放器發展的分水嶺,是美國Diamond在1998年底推出的Rio 300,這是採用快閃記憶體的MP3播放器。Rio 300引起Diamond與美國唱片工業協會(RIAA)的訴訟,1999年6月,加州上訴法院宣判Diamond勝訴,MP3播放器才正式進入起飛期。
以上故事摘自於"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出版品, 詳見以下連結:
http://www.teema.org.tw/publish/moreinfo.asp?autono=2073
--------------------以上奇摩知識家找的-------------
我記得耳機有分三種,耳掛、耳塞、耳道。
自從用過鐵三角耳道式就沒給過其他的了,有時候mp3沒電帶上耳道式耳機,當耳塞用.....
一閃一閃晾雞雞~~~ wrote:
麻煩一下,要發這種文...(恕刪)
抱歉!我當初是打關鍵字在google搜尋的~~~沒想到有那麼多,不過好像都是同一篇文章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q=%E8%80%B3%E9%81%93+%E8%81%BD%E5%8A%9B&ie=utf-8&oe=utf-8&aq=t&rls=org.mozilla:zh-TW:official&client=firefox-a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