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iah.T wrote:
聽感本來就會改變 也無所謂矛盾的問題
我就在等你這句話,通常人都是會這樣講。
長得不好看的 太老的 身材不好的 看起來像路人甲乙丙的那種我都不聽
我個人 反而長得不好看的 太老的 身材不好的 一定聽.....畢竟我不太愛看外表。
Lindwurm wrote:
實在看不下去了,忍...(恕刪)
pariah.T wrote:
[後記]
最後我要再次強調,我本身是一個擅長欣賞古典音樂,特別是歌劇聲樂類型作品
的專業愛樂人,尤其是我非常懂華格納的歌劇,是台灣少數有資格被稱為「華格
納之徒」(Wagnerian)的人,也是少數唯一完整聽過並收藏華格納全部13部歌
劇從《小仙子》到《帕西法爾》的人。所以像我這麼懂歌劇懂古典音樂,使用這
些好的高階器材理所當然,即使不必親赴拜魯特朝聖,在家也能體驗到華格納偉
大戲劇藝術的至高境界。透過HI-END等級器材Woo Audio WA7d與Grado RS1e
,打造屬於自己的拜魯特歌劇院與拜魯特音樂節,這對於一個真正理解華格納藝術
的人自是必須。總不能說,花了大錢搞了一堆高階配備器材,放著這些古典音樂不
欣賞,拿來聽什麼少女時代吧。
謝謝你發表的評測文章, 但不需要這麼酸.
也不要涉及影射攻擊, 謝謝
1. 沒有適不適合聽古典音樂的耳機,只有適不適合聽古典音樂的人。
太低階的還是不行, 各種樂器分離度太差, 音場混在一起. 聽起來很痛苦.
2. 不要忽略任何耳機本身的可塑性。
幾年前, 比較過一只聽了快十年的耳機, 與一只新品聽了半年左右的同型號耳機.
表現差異很大, 談不上好壞. 只是耳機長期聽特定音樂類型, 的確會造成表現的差異.
3. 好耳機也得要有好主人。
標題是對的, 但是裡面言詞我就不敢苟同了.
一些聽障音盲"、"可以去搞女人不要來搞音響"這幾句話, 麻煩你修改一下. 不然我就幫你整篇收一收.
4. 高階器材不是用來羞辱人的工具。_
標題是對的, 但是裡面言詞我就不敢苟同了. 麻煩你修改一下. 不然我就幫你整篇收一收.
我其實很好奇 看閣下古典音樂聽得不多也不專
怎麼去評斷哪一隻耳機適合聽古典音樂? 以什麼做標準?
我個人認為應該先以現場音樂會的實際聆聽經驗為主要參考
了解各聲部在空間中的傳遞過程 及各樂器該有的真實聲音是如何
其次是耳機的解析能力 使能夠正確傳達唱片製作時 錄音師收音錄製過程中的成果
最後是高頻不失真 低頻厚重飽滿 也就是說
越能接近現場演出的一定越好 對不對?
我不願意見到的是 為了追求所謂的"女毒"而購買大量器材
如現今音響耳機各大討論版上常見的 為特定女歌手 女聲優所做的評測報告
這問題出在哪我分析給你們聽
因為特定女歌手 女聲優本質歌聲或歌藝不變 且所聽的音樂類型也不變
在這種情形下極其容易生厭 這時為需要新的刺激 就會開始大量添購一些沒用的器材 加裝 改裝...
來增加新鮮感 自我欺騙
但其實完全沒必要 如果換做是聽古典音樂的話就完全沒這個問題
因為古典音樂是細火慢燉的精緻藝術 表現在瞬間即逝的燦爛火花
博大精深 變化豐富 所以高階的音樂欣賞者(古典樂迷)
往往會花更多時間在音樂欣賞這門藝術上 而非一昧花錢投資器材
不曉得你覺得如何?
pariah.T wrote:
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 剛剛才從國家戲劇院
欣賞柴可夫斯基歌劇《尤金‧奧涅金》回來
要講聽感我實在準到不行 不像 一些玩家 器材很高檔 都是拿來聽流行歌
而且還多是一些錄音水平不是很高階的 只適合大眾低階系統撥放的那種
好錄音會挑器材 好器材會挑錄音是玩音響基本知識
拿高階器材聽低階錄音 要說聲音會變好聽那肯定是聽感不好
聆聽現場音樂會是訓練聽感最佳方式
古典音樂唱片聽再多 都不如聽一次現場
像這種歌劇演出 歌者聲音都超立體 且絕無音染
定位超級準 距離感空間感也超真實
不論在舞台上哪一個點發出的聲音 就必定是從那個點傳來
重唱與合唱 分離度 結像力完全不用靠想像 一切都是那麼真實自然
一場歌劇聽下來收穫實在豐富
果然懂音樂藝術有音樂藝術欣賞能力的人來鑑定器材還是有差的吧
Tony之魚 wrote:
我相信這真的有人不...(恕刪)
RankOne wrote:
Hi Lindwurm...(恕刪)
股海神經 wrote:
弱弱地問一個很入門的問題:
聽歌劇如果不熟歌劇所用的語言,那有辦法領略歌劇的美嗎?要如何做?
還是最好會那個語言,或先把整個劇本的翻釋先記得差不多?...(恕刪)
Lindwurm wrote:
原本『Wagnerianer』這個詞,意思就根本不是這裡所謂的『華格納之徒』!這個德語詞如果一定要翻譯,就是 people who like Wagner's composition. 或者簡單講就是『華格納作品的 supporter or follower』。...(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