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kanallr wrote:
也許我們價值觀有差異...(恕刪)
我很同意大大的說法。
有些東西只適合存在於自己的腦袋中。
他是不適合拿出來當做一個討論題目的。
就是個人因素在左右run in有無效果。
像run in有效或是無效就是這類的課題。
如果run in可以發揮耳機應有的實力(按照某大說的),那HD800的應有的實力是不是已經就被解釋了?!
只是有興趣 wrote:
又回來一個問題,run in有所謂run的好或是不好的說法,怎麼界定?!
又或是,器材本來的表現要如何才是正常??...(恕刪)
azureimf wrote:
買兩隻一模一樣的耳機...(恕刪)
只是有興趣 wrote:
相機之類的東西,可是有相當的數據跟規格支持,而不是個人主觀情感的參雜...(恕刪)
azureimf wrote:
無論相機還是音響皆有...(恕刪)

只是有興趣 wrote:
沒辦法,我說過了。
聲音的表現,很難以單一科學的方式來量化,音響系統的表現牽扯到,電子學、機械工程、材料學、物理聲學、震動科學、甚至心理學。
無法擇一討論。
我說的難道不是科學嗎?還是你說的才是科學?
你依舊無法解釋適不適用於所有人,關於run in的效果。
或是所謂的發揮實力。
是不是搭十種或是更多器材下效果令人滿意?!
像您最近收了w3000anv一定是覺得他好,對吧?!
不然幹嘛收,是不是?!
可是我覺得,這個耳機很不好。
你怎麼看這樣的差異?
所以有辦法單一解釋嗎?世界如此完美就太好了。只有腦袋燒壞的人才會這樣認為吧。
隨便舉個例子:spl phonitor下的LCD2那麼好的表現,還是有人認為單端下他lcd2還是表現不好,怎麼辦?
認為spl phonitor推LCD2是相當廢的,怎麼辦?
這不是科學嗎??
單用科學來解釋OK嗎?...(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