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goe wrote:
各位大大...最近有...(恕刪)
通常在比較不同耳機時 聲音有許多不同元素 不同的指標
不單單只是頻率和頻率之間的"量"不同而已!
調音 音場 定位感 解析力 分離度
動態反應 瞬態反應 低頻下潛高頻延伸 泛音 還有受到耳機腔體與耳道所帶來的共鳴 等等等..
以上這些組成聲音的元素 在同一支耳機之中 不同頻率的表現甚至不盡相同
例如:低頻, 中頻和高頻 音場大小的感受方面不一定是相同的
各個元素之間是會互相干擾的 就舉音場與調音之間的影響好了
Shure中頻突出的特性 造成了聲音擠擠的感覺 音場不大 定位除了人聲外 其餘的都不是很明確
也有人認為V型的調音 能帶來那種舞台 現場般的感覺 他認為那是音場!
耳機到一定的水準之後 沒有所謂的"好"或是"壞"
自己聽起來最喜歡 最中意的聲音 別人不見得會喜歡
而EQ單單調整的是特定頻段的"量" 或許能稍稍補足一些小缺憾
例如我在聽搖滾時 Jvc FXD70 銅拔的聲音實在太明亮並且持續的在迴響 這時我會稍稍在高頻段的地方下調一些 能使它的聲音不會如此刺激性 (不過我根本不會拿這支來聽搖滾樂)
而EQ過大的調整 畢竟它不是耳機本質上自然 acoustic的調音
這樣會造成聲音的不自然 並且失真 更像我上面所說的 會連帶影響其它的聲音元素
如果說每隻耳機的差別能靠EQ改變的話 簡直是潑各家聲學工程師的冷水!
是辛苦調教出來的耳機 在各零件的材質 各腔體的大小 線路 單體的擺設 音導管的設計都找到最佳的match
更不用提線材 訊源 擴大機所帶來的影響了!
大大 別妄想調EQ就能有旗艦的聽感了 想升級是要靠小朋友的付出和耳朵上多聽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