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開箱]1964-V6 Six Driver Custom IEM (久等了, 1964 Ears新作)

蘇普大永遠衝最前線阿~
不過目前看這種東西還只有流口水的份

上面看到蘇普大這句話

蘇普 wrote:
不知道你在UM3X上有沒有感到一層壟罩感讓聲音變得很舒適
在V6上少了這一味, 取代的是多些的細節和清晰


沒錯呀!!我聽UM3X就是這種感覺雖然那種濃郁的壟罩感不錯
但聽久了我現在真的想聽多一點細節和清晰
在多點監聽為的耳機
CD900ST就有給我這種感覺 但果然還是想追求更好的
希望很久很久後的將來我也有機會戴這些CM頂層的耳機


howard656646 wrote:
想請問何謂音響性


網路上:
''音響性泛指的是諸如 音像、音場、定位、力道、控制力、高頻延伸、速度、衝擊力、細節..... 之類的
音樂性指的是音樂家技巧的表現,情感的表達、流暢與否 ''

簡單來說如果單單說音響性較好的話聽常比較走監聽取向吧?
mando.L wrote:
但聽久了我現在真的想聽多一點細節和清晰
在多點監聽為的耳機

跟我的情況相同
所以會有兩三支耳機交互使用換口味


howard656646 wrote:
想請問何謂音響性?

音響性mando.L大解釋很清楚
如果你認為UM3X很清, V6大概就是再過濾後的成果

中高頻部分, 在V6上找到UM3X缺少的地方(當然這點是個人主觀認定)
低頻方面, 手上V6的密閉性沒有1964-T好, 感覺有漏音的情況
正在連絡1964 Ears打算送回請他們refit

入手耳機種類數目累積: 耳罩109 + 耳道42; http://sopp06.blogspot.com/

蘇普 wrote:
ASG-1, Flat4, 1964-T這幾支和1964-V6交換聽時
宛如喝咖啡/可樂/紅酒後換上一杯開水般的直白...(恕刪)



把1964-V6當開水????蘇普大的形容可是有趣的緊....
所以要調教這杯開水,訊源和耳擴變得很重要囉?

小弟的訊源是IPV,如果加上V6,不就成了兩杯開水???
不求完美、但求無悔

韶軒 wrote:
把1964-V6當開...(恕刪)


您耳朵只有一對何來兩杯開水
韶軒 wrote:
把1964-V6當開...(恕刪)

我那樣比喻或許有點失當, 先前的說法都是以V6當參考點
況且ASG-1和Flat4的風格都很顯著
而聲音都是相對的, 我的聽感不免參雜了個人主觀的意見(口味)

DAC和AMP會有影響
今天用iPod Classic和iPad 3th generation比較
感覺還是跟D2和BHA-1組合有不同


Randius wrote:
1964 Ears 的客制一向來都是 hollow

那樣寫果然會有誤會, 應該說希望1964 Ears可以做filled的

Randius大怎麼在拋售1964-Q了呢?

入手耳機種類數目累積: 耳罩109 + 耳道42; http://sopp06.blogspot.com/

補上一張1964-V6試作品的Frequency Response

參考用, 不代表實際成品和親耳聽到的聲音



入手耳機種類數目累積: 耳罩109 + 耳道42; http://sopp06.blogspot.com/

dda1829 wrote:
您耳朵只有一對何來兩...(恕刪)


兩杯開水加在一起還是開水囉!喝起來是無味還是甘甜,每個人體會不同....

蘇普 wrote:
我那樣比喻或許有點失...(恕刪)


其實如果真是開水也不錯,代表V6這隻百搭
然後依照自己喜歡的音樂加擴和線材去調味,這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可惜沒機會試聽,不然也想嚐嚐開水的味道
不求完美、但求無悔
自己也訂了一隻
不過只是寄普通掛號小包(只知道現在在LA)
白開水般的六單體
如果調整的好 均衡的聲音 其實也夠讓人期待了
正好手癢想訂v6了

好險有蘇普大的開箱~

才能了解大致的走向

個人還是喜歡Q低音稍強一點的fu

感覺v6是幾乎無音染的風格

1964的做工還是一樣如此有質感

蘇普 wrote:
以相似度來說
UM3...(恕刪)


原來如此~
蘇普大形容的相當貼切

UM3X確時有那種味道~
所以高頻清楚但不刺耳,有種把細節柔焦的感覺...
挺順耳的

話說小弟我有點細節控~
看樣子V6應該會很對我的味...糟了

再次感謝蘇普大的分享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