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開箱] 拜耳 T70, T1, DT880/600 Recable, DT990/600 & SONY Z1000

joetliu wrote:
難道是「了無新意」那篇嗎?
(開玩笑的,那一篇我覺得有很強烈的毒性)



在下又不小心挖坑了嗎 = =




joetliu wrote:
LCD-3加上小不點六,就可以把我的耳機系統整體升級嗎?
那......小不點VIII,還有一個SE版本,是否就可以拿來搭配HD800啦?
LCD-3跟HD800的大對決......T1逆襲,HifiMan表示我可以在台灣就讓你聽到,
你還忽略我嗎?


如果您有想去音悅~~在下倒是可以帶LCD-3過去(最近也尋找器材)

而且其實在下上班地點離音悅很近~




joetliu wrote:
唉,不過是上班時間打發無聊的系統,幹嘛把自己搞得這麼辛苦?
可是現在正聽著大花版德弗乍克大提琴協奏曲的我,
還是覺得,可以把聲音弄得更動聽,上班的情緒就會更好,
每天奮戰也會比較有力氣啊。



聽到上班可以聽耳機系統~~~

有股怨念不想回文了 = =

現在每天上班就只想著晚上回家享受音樂~~~



喂喂,上班聽耳機是很可憐的好嗎?

我是每天從台北去新竹上班耶,高鐵捷運上頭要一套隨身系統,
辦公室當然也要一套耳機系統啊,
我一直沒有要求讓我安裝一套二聲道系統,
已經很委屈了......

我先去搜尋一下關於小不點的資訊,
如果淘寶就可以買,對我來說就相對容易很多,
畢竟大陸那裏來往很頻繁啊!
目前以CD為主要訊源..

CDP(1): Sphinx Project 9
CDP(2): Onix CD-5

AMP: Corda Opera

3台機器都小改過..
(更換AC母座、RCA母座、機內線材)

訊號、電源基本處理,無專線....

聽音樂主要靠4隻耳機..

HD580 + Zu-cable 1代

HD600 + HD650原廠線

HD650 + Furuwaka 6N PCOCC

HD800...


HD580過於厚重.
而Zu-Cable音染較重,收的快,也較突出高頻,
所以比較搭..
聽較為昏暗的jazz小品類較適合..
(解析、音場比不上新款的耳機,只是小弟懷念深海味用)

HD600在此系列聲線最明亮、聲線也偏薄..
搭 HD650原廠線,略加一些三頻量感與厚度..
小弟認為比較耐聽些...

HD650是小弟使用最久的一隻..
搭 PCOCC線,儘量以原汁原味.
多點解析、多點頻寬...
目前系統調音以HD650為主,
仍不太滿意...
尚在尋找搭配中...

HD800目前解決了空洞感..
三頻的量感與音場比例,尚能接受..
但質感推不太出來...
量感夠但密度不足,細節不夠活生豐富..
在高階系統聽過更好的聲音,
目前也尚在努力中..


照片最下方那隻..
是HD485 + apple耳麥線..
用來SKP用的....
joetliu wrote:
喂喂,上班聽耳機是很...(恕刪)


意思是還有隨身坑要跳嗎??
話說joetliu大每天從台北去新竹上班,這樣通勤時間不會很長??
(雖然我這個每天台南>善化的也沒資格說別人)
首先站在一大片鏡子前,然後雙腳呈現半蹲狀態。之後兩手向前伸直,五指並齊,身體些微向前傾。最後把伸直的雙手向內移動....


不要再挖坑啦!

隨身目前就只是J3+tf10,線已經換過了。
這樣就可以了,不要搞得每天高鐵上面出現怪叔叔。
(雖然說最近也有在想如果拿PRO2900當耳機,
那訊源要不要換成黑磚?......太大洞了,暫緩)

每天台北跑新竹,就是一趟大概總要一個半小時,
來回就三小時。加上幾乎一定會誤點的所謂接駁公車,
整個時間更是拉長得不像話。

不過,跟在辦公室的時間比起來,當然還是先把辦公室耳機系統弄好為重。
根據新資料顯示,不論是HD800,或者是LCD-2,甚至是Hifiman的耳機,
除了HE-6之外,好像用Lyr都還暫時可以推一陣子。

這樣看來,耳機聆聽計畫可以提早開跑,
甚至換耳機的計畫也可以先進行,
然後慢慢找好的耳擴,甚至等待Schiit家慢慢研發他的新平衡耳擴耶!
其實lyr推起880/600, lcd-2,我感覺都比現在的ps audio GCHA來的有韻味,
不過晶體機要跟管機比韻味好像先天條件就輸了一截,
更不用說是平淡如水的ps audio了(squ大如此形容)。


至於lyr推hd800...我自己和朋友都覺得有不少進步的空間就是了。
Schiit Valhalla & Asgard, Hifidiy mini usb dac, Mystify, DT880/600ohm, FA-003, H

joetliu wrote:
隨身目前就只是J3+tf10,線已經換過了。
這樣就可以了,不要搞得每天高鐵上面出現怪叔叔。
(雖然說最近也有在想如果拿PRO2900當耳機,
那訊源要不要換成黑磚?......太大洞了,暫緩)


不用啦~上次試過~DX100+ED8 limited真的是好組合~~也不用綁東綁西~

2900聲音會漏出去不說~而且也太大隻了~~



joetliu wrote:
不過,跟在辦公室的時間比起來,當然還是先把辦公室耳機系統弄好為重。
根據新資料顯示,不論是HD800,或者是LCD-2,甚至是Hifiman的耳機,
除了HE-6之外,好像用Lyr都還暫時可以推一陣子。


Lyr+LCD-2據說是好組合~在下也一直想去二手區借台Lyr回加裝看看~~



joetliu wrote:
這樣看來,耳機聆聽計畫可以提早開跑,
甚至換耳機的計畫也可以先進行,
然後慢慢找好的耳擴,甚至等待Schiit家慢慢研發他的新平衡耳擴耶!


等這台+1~~

T70最近在Amazon只要399 (T70P還要490)
看了實在很心動
可是能試聽的地方真的不多,難道真的要盲目入手嗎.....

話說seven大的T70好像也出掉了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方便分享一下嗎?
感謝!

rwe wrote:
T70最近在Amazon只要399 (T70P還要490)
看了實在很心動
可是能試聽的地方真的不多,難道真的要盲目入手嗎.....

話說seven大的T70好像也出掉了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方便分享一下嗎?


T70我自己是覺得很滿意,
雖然承襲dt770系列,但是他的設定、表現卻大大不同。

當初就是聽了T70後,重新對Tesla單體燃起信心,
所以接著就直接跳T1的坑。
其實以cp值來說(400美金),我覺得T70比T1、990、880等來的高,
以我開聲20-30小時左右的T70跟T1(run 1000小時以上),我覺得最大的差異在於聲音的密度,
或許那時候我的前端器材可能也無法完全釋放T1的實力。

另外T70是封閉式耳機,對都是開放耳機的我來說,自是一大加分。
Schiit Valhalla & Asgard, Hifidiy mini usb dac, Mystify, DT880/600ohm, FA-003, H

seven1849 wrote:
T70我自己是覺得很...(恕刪)


感謝seven大的分享
小弟已經衝了
就等下個月旅居美國的家人幫我帶回來了

btw....
今天下訂時發現價錢有小降$20,只要379
C/P值接近爆表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