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

man59 wrote:
CD唱片內放MP3? 看來你是買到了盜版合集一張CD塞了上百首的CD唱片大笑大笑
不過你不用擔心你用專業級490元的光碟機就可以讀了, 我的DUO.CD就不行了只支援正規CD格式

整串下來90%都是你在講女毒美少女動漫, 你是有這麼哈女毒美少女動漫嗎?
可以躲起來聽阿, 反正你連KPOP-MV和AV片都在看了, 還怕聽美少女動漫嗎?...(恕刪)


你講的CD唱片內放MP3應該是指CD-R吧 確實早年流行用燒錄保存資料的方式
以一張CD片以128kbps的mp3來算 存個一百首以上沒問題
它本來就不是很高的技術 不只是一般電腦光碟機 很多車用音響主機都可讀
只是後來資料儲存方式被USB和雲端取代 CD-R的價值已不存在
倒是有些高階傳統的CDP因為專業考量反而只能讀CD是可能的
且由於USB的容量越作越大 基本128的mp3已不能滿足用家需求
畢竟空間還剩這麼多 一首歌也就幾分鐘 因此無損高音質檔漸漸也成為基本要求

但其實對於大部分的音樂欣賞者來說是根本不會去注意這些的
很多就是iTune 或隨便透過APP噹洛的來路不明mp3就在聽
要跟這些人扯什麼128k 320k FLAC WAV Hi-Res的.... 人家才懶得理你
本來欣賞音樂就是這樣 開心就好 買手機送的幾百元耳機可以聽就好
反正流行歌而已 隨便手機平板筆電 耳機或藍芽喇叭接著能出聲音就好計較那麼多幹嘛...

確實對一般人而言是這樣 但今天既然我們是來行動影音板看文章的
就表示我們是一群對音質有講究的 對器材有要求的人
我們不是一般人 不是那麼隨便的人 也因為這樣才會一直強調古典音樂的重要

況且不能排除一種可能 假設流行音樂錄音成品預設是mp3 通常可能是320k高階mp3
在透過壓縮還原技術轉成WAV 也就是CD放進電腦光碟讀到的檔案 大小差約五倍
但聽起來卻沒有太明顯的差異原因何在 我個人認為多出來的部分可能就是空白的
即錄音中插入無聲的音軌去填充的 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
但仔細想想也確實有幾分道理 今天我們不是要討論誰比較厲害..什麼金耳木耳
什麼音樂格式的 純粹就大部分人的實際狀況來考量
確實流行音樂無損或有損是聽不出來的 雖然或許有很多是本身音響器材等級不夠
但我相信更有可能是因為它本身就是一樣的 而唯一比較會有明顯較容易聽出差異的
我認為錄音較佳的古典音樂或發燒片 特別是大編製的古典曲目
至於小編制的 單聲道的 還有一些大廠
為求轉mp3快速流通在錄音時壓縮動態就較大的 有時確實也不易分得出差異

歪理一堆........扯鈴王......
pariah.T wrote:
我並沒有說黑膠和CD...(恕刪)
Mr.SHADOW wrote:
那請你將你認為聽起來感覺不到難度的貝多芬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Op.106其中第四樂章
從最初的賦格開始第一主題如何發展成第二主題,其中的變奏與變化你能夠談談嗎...(恕刪)



這部分屬於學理的部份我就不知道了 畢竟我只是一個單純的古典樂迷
就是喜歡聽古典樂而已 關於樂理的部份我沒學過
更何況鋼琴音樂非我強項 我是專攻歌劇聲樂類和大編制管弦樂與多聲部大合唱作品
例如這段時間我特別專研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的音樂語法
目前已經有自信可以掌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樂句
你若有興趣可以從裡頭出題 也好讓我驗收成果
總之若對這些古典音樂作品想研究 我建議自行參考一些專書
但千萬別指望估狗 因為真正專業的文章網路是很難搜尋到的

且確實如你所講的 在古典音樂世界裡 一首作品研究可能就是一篇學術論文也是很常見的
畢竟古典音樂博大精深 有很多題材可以討論 不似這些流行音樂 永遠就是在聽歌而已
例如戀愛的時候 聽「戀愛情歌」 到KTV跟女朋友來個男女對唱曬恩愛
失戀的時候 或是暗戀的女生不理你 心中苦澀的滋味想尋求慰藉
就會去找一些相關題材的「失戀情歌」 然後在那邊自悲自憐...
所以說 所謂的流行音樂中的抒情歌曲 其實大概就是圍繞這兩大主題在運作
而我個人當然都是不聽的 因為我是古典樂迷 我喜歡聽複雜和聲旋律性強的音樂
流行歌曲中抒情歌都偏重在唱詞的部分 音樂性其實很弱 在我聽來都是非常無聊的
而"音樂性"弱的音樂 "音響性"一定也不強 就不適合作為音響器材評鑑的主要依據
所以回到老問題 玩音響的人最終還是得聽古典音樂
透過音響系統發掘音樂中的藝術精神 才是作為音響玩家的終極目標
不然每天手機APP盯著這些網路正妹FB或IG 追蹤動向 講來講去還不就是去哪裡玩 到哪裡吃
然後拍些照片上傳 要不就來個心情故事分享 可能今天不小心走路跌倒了 家裡小狗生病了....
或是是玩手指甲 化妝品等等.... 總之看這些東西是不能看出什麼道理 跟音響 音樂也不相關
玩音響的人就該像閣下這般有研究精神 譬如說可能對鋼琴作品有興趣 就會去找相關資料
而在對古典音樂產生興趣後 相對的在音響領域必定也能有所收穫
以上是我個人一點看法


pariah.T wrote:
我喜歡聽複雜和聲旋律性強的音樂


比如肉體碰撞聲混和人聲和床單摩擦聲這樣複雜?
或是九淺一深混和嗯嗯啊阿這樣的旋律?



pariah.T wrote:
就是喜歡聽古典樂而已 關於樂理的部份我沒學過


那還屁話那麼多。



pariah.T wrote:
不然每天手機APP盯著這些網路正妹FB或IG 追蹤動向 講來講去還不就是去哪裡玩 到哪裡吃
然後拍些照片上傳 要不就來個心情故事分享 可能今天不小心走路跌倒了 家裡小狗生病了....
或是是玩手指甲 化妝品等等.... 總之看這些東西是不能看出什麼道理


對呀,
像某人頭像放個流行藝人照片,
到處問人家哪一支手機看AV比較好看,
這樣才能看出道理呀!


煙虫 wrote:
我只...不過也多虧滑大師在這裡的貢獻,才能驚覺有很多臥虎藏龍的高手浮出水面,也因此認識更多的古典文學,真希望滑大師能放下了,好好沉澱思緒一下這些日子以來,說過那些荒腔走板的言論,過多的狡辯或硬凹,都改變不了滑大師對音樂的無知,因為連我國小四年級的姪女都知道黑膠唱片和MP3的差別。(恕刪)


不要拿我跟你姪女比 我可沒那麼好命 生在環境這麼好的家庭
雙親高學歷 從事體面工作 無私奉獻關愛栽培
就看她小小年紀就這麼聰明 長大後一定出人頭地 前途不可限量

哪像我這種天生輸家 具備一切失敗者特質的人
生在那種困苦的環境 就註定要走上艱難和不幸的道路
要不是為了偉大的古典音樂藝術 怎能一直堅持到現在
所以我總覺得冥冥之中一定有股無形的力量驅使著我前進
引領我走向古典音樂之路 我想這就是天意
並不是說我要自負 而是天生就會的那叫天賦 一般人不會是因為沒這方面天賦
更何況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專長 我只是剛好比較懂 希望在音響這個領域可以幫到各位而已

不然你看這邊有些用家都很講究 非常講究 50萬的前端推HD800評價60分
聽真空管要暖機才覺得比較好聽的 結果怎麼聽都都是一些尋常的 熱門的流行歌
好一點的大概就是選那種國外排行榜的 但其實在我看來還不都一樣
並不是說聽不出這些格式上的差別 而是在流行歌曲的製作自身就把聲音壓縮過多
在透過揚聲器材播放的時候 總有種伸展不開來的 再大聲一些就變噪音的感覺
這其中問題點很多 我認為主要應該還是成本考量
用電子樂器+電腦軟體操作應該還是最簡易的創作方式
像現在很多「鍵盤製作人」 「滑鼠音樂家」
基本上就是透過那種電子鑑盤樂器之類的先敲一敲 然後滑鼠點一點 作曲軟體裡音符塞一塞
可想而知這些作品出來的聲音一定很糟 所以需要修改加工
讓那種電子感 塑料感 罐頭感更重一些 掩蓋瑕疵 簡言之就是擴大失真
本來就是假的讓它更假 只要人聲唱歌的那個人聲音是真的就好

其次還有一點就是為了讓音樂更好被器材推動 畢竟一般人家真的沒機會用到那麼好的音響
這世界上也真的是有千千萬萬的人對"音質"這種東西是沒有概念的
很多人真的就是便宜耳機 便宜喇叭 便宜音響聽一輩子的
那種錄音很好的古典音樂 低階音響系統確實搞不定
所以這些流行音樂製作人就必須把音樂調整到讓低階音響也能輕易的聆聽的程度
作法當然就是把聲音壓縮更多一點 也就造成CD與mp3幾無差異 或者根本就是一樣的原因
所以我才會強調 真得很講究的人 盡量就不要去聽這些
不然很容對器材產生誤解 以為是調整搭配上的問題 其實不是 很多都是錄音的問題
花了幾十萬再嫌這個不好那個不好 藉此顯示自己要求很高...的 也都不對
要求很高就是要聽錄音好的古典音樂唱片 而且要整部作品聽完
聽完覺得那裡不好再來嫌 再討論也不遲


欸大家回文不要都這麼生氣啊
雖然我回文這麼多次都沒被回應我有點囧啦(往前五頁還四頁那邊開始哈哈)

我就覺得每次看這個「拿適合推流行的設備推古典」的「大燒」罵流行樂很有趣啊,然後無損即有損什麼的......既然玩到HD800 IE800還聽不出差異其實就......算了吧~啊哈哈哈哈哈
man59 wrote:
...要轉檔用EAC轉255張可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
喔!忘了你覺得LP,CD跟MP3差不多那就隨便MP3-128或MP3-64轉一轉也是很快,還省很多硬碟空間
建議你可以回去用手機聽,不但是行動歌劇院還可以兼具行動AV館

你也說過聽音樂腦擴是必要的,1400元票價都能聽到14000元的價值了,以你那神級的腦擴+神奇的聽感聽MP3音質一定打趴LP,CDP甚至連母帶都相形失色,根本就是華格納蒞臨現場指揮給你欣賞的等級了...(恕刪)


1.
EAC轉檔確實如果要品質高的話會比較慢 一張CD大約20-30分鐘吧
雖然也可以設定快速模式不用5分鐘就轉好 但我聽古典樂要求品質的人當然選擇精確模式

還有舊版莫札特大全集是180CD 去年新發行的是200CD 定價已比舊版便宜許多
且包裝製作精美 是相當超值的選擇 即使不常聽 買回家放在客廳書房顯眼之處
或搭配高級音響系統擺設 在親友來訪 或網聚家訪時也有面子
不然換作是擺放美少女公仔給人觀感一定不同 但或許有人會想
反正我又沒朋友 也不會有人來我家沒差...
那要這樣講放A片AV女優封面也可以不是嗎? 我想我不是那個意思

而我個人沒有買新版莫札特大全集是因為沒差那多出的20片CD
且古典時期的作品感覺格式太固定覺得沒意思就聽的少
不過也因為如此 或許古典時期這種傳統格式的音樂也比較適合一些初學的吧
我個人是因為音樂欣賞程度極好 所以得找困難複雜一點的作品
通常都是大編制大規模的有深度的戲劇性強的
且個人偏好聲樂 所以大型聲樂作品一向是個人最愛

另外我有發現到 我這些CD用EAC轉FLAC 雖然已設定1024
但出來都還都是只有大約500-700kbps 而網路噹洛到的一些無損或高音質的Hi-Res測試檔
卻可以高達5000-6000kbps 就連一般熱門流行歌都有1150kbps

原因在哪就不清楚了 我知道EAC軟體會自行調整適合的位元速率
但為何古典的CD轉出來平均都低於流行就有點令人費解
正常理解怎麼看都是古典要求高一點 又或許網路上來歷不明的檔案提供者有自行升頻
但畢竟我不買流行音樂CD這點沒辦法自行測試

2.
確實是這樣 但與其說是腦擴 我更傾向說是 音感 聽感 藝術理解力...之類的天份
像我也是剛剛才從國家音樂廳回來 每次聽每次都有收穫
果然欣賞古典音樂還是以現場聆聽為基準 很多細微的地方需要自行體會
至少以我一個專業的欣賞者而言是如此 至於其他觀眾是來幹嘛的我就不過問了



82GTS wrote:
看到這種文不對題的,只好檢舉了.不用謝!!...(恕刪)


跟您說聲抱歉 之前因為看了你這段話一時氣憤把你加入黑名單
後來想想是我不對 已經將您從黑名單解除
日後若有任何需要改進之處也歡迎隨時提供意見
謝謝

82GTS wrote:
不需要你的抱歉;由...(恕刪)



樓主靠封鎖/黑名單 來避開負評

只能說廠廠
RankOne wrote:
看他被砲也是種樂趣呢
砲他那種瞧不起音樂的傲慢...(恕刪)



抱歉不同意你這種說法

只是我始終想不透為何耳機論壇一定會跟動漫音樂扯上關係
很多看似專業的文章評論洋洋灑灑幾百字 想說聽什麼這麼專注認真
一看結果還不又是...動漫 日本流行 女聲等等...
也不要說誰如何傲慢的
很多時候有些人只是嘴裡不說 你又怎麼知道人家心裡是怎麼想的
況且在音響界本來古典音樂就是主流 客觀來講也是這樣
你要音響界那些專業燒友看到耳機板一堆動漫人物及相關主題音樂又會做何感想

我了解動漫迷 一定喜歡看動漫美少女 喜歡聽動漫音樂
就跟古典樂迷喜歡閱讀古典音樂書籍 喜歡聽古典音樂的道理是一樣的
動漫迷聽動漫歌會感動 古典樂迷聽古典樂會感動
但個人的感動都是主觀的情感 要能比較出差異必須要有一套客觀的標準

所以說並不是在批評否定其他音樂類型 而是從客觀的立場來看
古典樂仍是目前音響界普遍認同的主要參考標準依據
流行樂的話通常除非錄音夠好 不然一般不會被採用測試
以上一點意見參考
謝謝
  • 9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