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

VE Stage 4 (3/25更新原廠專訪)客制旗艦開箱(原Compact Monitors)

萬惡的STAGE系列都把我推進坑了
剛剛訂制了STAGE2
這一個月應該會很難渡過吧
WESTpower wrote:
看來我的耳朵還是爭氣...(恕刪)


VE4如同我先前的分享文,有種很『矛盾』的特點,也就是普遍認為解析力高的耳機,聲音都偏冷底(當然這其中沒有絕對的正相關,這是後話,有機會再聊)。然而,VE4卻是偏暖聲,同時解析力又有很高的水準,讓人在舒服聽的同時,卻也不會落掉細節。

我不止一次的感覺VE家的耳機有著相當深沈複雜的個性,不是短時間試聽就可以摸清全部的類型(SE 846就是屬於比較直白的那種),我知道這很抽象,但目前我也不知怎樣敘述這樣的差異。當然,這不全然能界定耳機的好壞,但卻有一種你漸漸的能感受到設計者在調音過程中的思緒與想傳達的聲音美學。

最近的耳機市場非常競爭,推出的產品如果沒有獨家的特色(或是我所說的個性),那很快就會被淹沒在不斷推陳出新的洪流中。而在旗艦(或次旗艦)的等級中更是如此,以前只要多塞幾個單體,多做幾路分音,消費者就會買單,但現在高價產品如過江之鯽,消費者如果不知道他的錢到底花到哪裡去了,那該款產品,或甚至該品牌大概也不久於市場了。

VE是不是耳道的最好選擇?我想當然見仁見智,但在我這段時間試聽過的幾副優秀耳機中,VE4的確是經過仔細調音,『機以載道』的範例之一,不管設計者是有心還是無意,終端消費者如我,以耳收貨,若東西本質不好,就算我寫的再天花亂墜,燒友們一聽一比,大概也了然於心了,更遑論掏出一筆為數不小的金額來止癢了...

抱歉,扯遠了。

WESTpower兄終於要踏進客製的領域了嗎...科科。

By the way, VE4的低頻特性可以透過換線來微調,有機會讓VE4的搖滾更滾些。

tommyhsu11 wrote:
下次樓主的文章,我一...(恕刪)


041987 wrote:
萬惡的STAGE系列...(恕刪)


Welcome to the club!

我想可以再開一樓來討論哪一牌的泡麵實惠又好吃了吧

lieberstanley wrote:
Welcome to...(恕刪)

由現在的215大升級到stage2
應該省了不少金錢吧(大誤)

話說 stage4 demo跟定制分別有多大?
因為試demo的時候都在想膠或棉甚至三節膠都會影響聽感
感覺會是偏向哪一種?
不知道會有跟1964 V6-S的比較嗎
041987 wrote:
由現在的215大升級...(恕刪)


這問題我問過Marcel(VE的負責人之一),他的回覆我原文照登如下:

"Actually it´s not so easy to answer you question generally, because it mostly depends on how good the demos were inserted and sealed. If your ears suit very good to the shape of the demos, you will have approx. 95 percent of the sounding that you can expect from a custom In-Ear. As soon as it´s difficult to get the demos sealed and properly into the ears, you will notice a bigger improvement of the sound as soon as you make them custom. The reason is very simple: as soon as we do it custom, we are able to place the drivers in a perfect and best possible way into the customers ears.

Hope this helps you

All the best

Marcel"

因此真的是因人而異,原則上耳塞的材質與種類的確會影響聲音,但要我說的話,大概是5%或更少的差異,且不會影響原本的聲音主要走向,都是相當細微的差別。

主要影響的因素還是如Marcel所說,氣密度的差別,攸關低頻的量,而低頻的量會進而影響三頻的分佈,造成聽感的偏差。

就我個人來說,我認為Demo與成品的相似度大約有85%左右。

參考一下。

今天抽個時間下去ME聽VE6,最終還是把手上的Stage 4留在ME了。

Stanley大提到的黑線和OC的新線都用Stage 4試聽了一兩首歌,前端用SONY D100直推,兩條線在這樣的搭配下我都不會買單。黑線在部分頻段的有點OVER,甚至在樂曲中銅拔的聲音會讓我覺得有些刺耳。OC的新線在這樣的搭配上,個人覺得升級的幅度不大。

不過最終我還是帶走了OC的新線,因為當我換上了V6s後,我就笑了。V6s有了新的聲音,而且這樣的改變是升級而非一般的調音而已。在不改變V6s這支耳機的特色下,解析和聲線都有蠻大的提升。即便把訊源換成SONY ZX1或AK100,升級的感受還是很明顯。

不過這兩天如果要去ME聽OC的新線應該是沒機會吧!感謝Eric體諒我這段期間沒耳機聽會有失落感,把店裡唯一的一條試聽線就讓我帶走了。(這下我連RUN線的時間都省了~~~偷笑中)

其實今天在ME呆的時間不長,又要聽這麼多種的組合。所有的聽感都只是乍聽下立即的判斷,並沒有花很多時間仔細多聽幾首歌。所以有些聽感會比較粗略。

晚餐吃的是陽春麵,一碗30元,又不用花自己家裡的水電和瓦斯。這樣應該比吃泡麵省吧!
不求完美、但求無悔

韶軒 wrote:
今天抽個時間下去ME...(恕刪)

大大可以分享下V6S跟STAGE4的對比嗎

NIVEBL wrote:
大大可以分享下V6S...(恕刪)


其實NIVEBL大可以先參考這個討論區第九頁Stanley兄的評論

我個人覺得,V6s還是維持著1964的監聽特色,強調的是細節,音樂的收放快速且自然,人聲乾淨。Stage 4的細節也很棒,但他強調的是音場,所有的音樂透過Stage 4演示出來都變得更立體。

以音樂類型來說,大編制的古典樂和演唱會現場收音的專輯,這是Stage 4所擅長的曲目。但是在POP,ROCK或一些電子合成樂上,我覺得V6s的表現就比較優異。

在人聲方面,流行樂、日韓曲風或是近期的西洋流行樂,我喜歡用V6s來聽。至於爵士樂,演唱會專輯或是90年代以前的西洋專輯,Stage 4會是我的首選。

另外Stage 4是蠻吃前端的一隻耳機,至少個人覺得即便是SONY ZX1直推都很難有好表現,為此我還跑去買了SONY的D100。V6s對前端相較下就友善多了。拿我的AK100直推聲音也是不俗。(今天換過線後更好~~~~)

話說NIVEBL大不是用SE846嗎? 要有升級感直上VE6吧!(別打我喔......)





不求完美、但求無悔

韶軒 wrote:
其實NIVEBL大可...(恕刪)

846因為某些原因已經出掉了..
剛剛今天也下單訂了V6S
不過聽代理說廠家接了太多訂單
相信等的時間不短就是了
  • 3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