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INT204我忍痛放棄了後,壓在音悅的押金我也沒想拿回來了(你知道,當男人要花錢的時候,不把這個錢給消滅真的如千軍萬蟻在咬啊),於是我就把腦筋動到了我那跟隨多年的MIT Shotgun S2頭上,想說找條更好的線把它給換掉。
這條線至少跟了我5-6年了,當初買價大約二W2多,算是中階的線材,但表現一直都很穩定,要解析-有,要重量感-有,要音場-有,高/中/低頻量感可由那神秘的黑盒子上由調整三段阻抗來搭配,算是我系統中最沒有存在感也最不可或缺的一塊。對了,MIT都是純銅線。
這次我借了最心儀的Crystal Cable來消化我那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的預算,店內新款的Diamond系列全都沒拆封,沒得試,但有先前的Reference線可聽(美金定價2200),少掛了一個Diamond的頭銜,就少了一千美金的定價,客人啊,你看看啊,比黃金還貴啊!
選Crystal Cable的原因其實也是因為它RCA頭是可以插入Hugo的,如下圖。


整條線是粗線徑實心銀線,很硬,但很秀氣。先前聽過低階的Piccolo系列,對於它的凝聚,音場,低頻速度,與解析都很讚賞,想說,這次就衝了吧!
結果接上一聽,有高興,有失望。高興的是,Wow,Reference人聲的密度與凝聚力真不是蓋的,跟一般對於銀線細瘦的刻板印象完全不同,是一種有別於銅線的厚重,是高貴的,不拖泥帶水的。整體音場比S2更寬,高頻讓我很驚訝,完全不衝不刺,反而很收斂,很圓滑,有厚度的高頻,唱起提琴類的樂器來真是迷人。低頻量是多的,沉但不重。整體來說,是條具有豐滿形體的銀線,讓我開了耳界。
好,失望的是,我完全沒料到Reference居然朦著一層霧氣!銀線的解析咧?這不是基本配備嗎?還我解析來啊~~~~Reference的細節表現居然不及S2?這是我始料未及的,我本來想說聽個走向就要下單了(當然不是新的Reference Diamond,將近六位數的牌價不是我可以褻玩的...我的目標是Standard Diamond),結果我越聽越不對,最後只好說再見了。
拿去音悅的時候,侯姐猜測有可能是久沒拿出來聽了。我覺得有可能,線材的確久不聽會有些退化的可能,但我也不好意思再借個把個月來逼出它的極限了。
除了Crystal Cable外,也順便帶了一條音悅自己代理的Ramses的線材,德國來的,以目前線材市場的現況來說,售價並不離譜。
可喜的是,它用的Bullet Plug也可以插進Hugo的接口,我本來對這陌生品牌的線並不帶什麼期望。在試完Crystal Cable Reference之後,試探性的接上了Ramses Two Wire。

一開聲,我有些驚訝!因為我聽到的是一個很成熟的調音,很平衡,而且中頻特佳,是一種蓬鬆有彈性的人聲,比S2的直白,Reference的高貴,又是另一種迷人的風景。
高中低頻分佈平衡,挑不出什麼不滿意的地方,沒想到這條貌不驚人的線材,有這麼高的水準。解析算是中上,不及S2的透視,但至少比這次Crystal Cable Reference呈現更多的細節。音場算是中等,在3條線中算最小,但絕不擁擠。
整體聲音的流暢度非常好,我試聽Ramses的時間甚至比Crystal Reference還久!比起來,唯一不足的是整體的密度,稍稍稀薄了點,少了點大器。整體來說,我認為這Ramses跟Shotgun S2算是在伯仲之間,但音樂性更好些,但對我來說,雖然有驚喜,但沒達到我追求的升級程度,因此還是連同Crystal Cable還給了音悅。
我認為,如果有Hugo的用家要轉進家用系統,Ramses的這條Two Wire我覺得很適合,價位如果不成負擔(實售接近2W),除了RCA頭是適配Hugo的(第二版以後的),聲音表現也很全面,相當令人放心。
經過這次試聽後,我有一個感想,就是,現在音響器材/線材的漲幅真驚人,換個型號就漲一倍,但表現卻絕對沒有上昇一倍(有沒有上昇都是問題),以前2W入手的線材,現在要找到一樣表現的,可能要到4W,甚至更高。要有升級感的,價格我已無法想像了...
於是我打消了升級訊號線的念頭。
腦筋於是動到了HD800的耳機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