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ureimf wrote:不就是個打著半個SO...(恕刪) 哈哈,好有趣的文要是貼在SE版,你大概會被....所以到頭來,你還是不了解SE這個品牌!!SE從頭到尾,都是Ericsson在主導SE這個品牌總部也設置在倫敦,技術與規格是Ericsson主導手機外觀與行銷是SONY負責...近幾年,由於消費型3C電子規格都在手機上展現也配合SONY總公司的政策,SE才慢慢有SONY一些特有技術你當SONY是一手包嗎!?既然是Ericsson在主導,SONY沒那麼笨把自家的獨門技術全部投入在手機上!?當然是給點甜頭嘗嘗,順便幫自家3C賺個廣告效應而已
忽膠完反白 wrote:希望有生之年軟体技術能夠做到這優化吧 !! 可是我覺得硬體的技術比較迷人耶~詳情前面文章有提到~簡單說,就是聲音走的路不同了,所以底噪降低,音質提高要將這技術導到手機上,除了經營面要讓sony拿到se手機公司的完全主導權,技術上要放進統合了這麼多功能的機器上,而沒有任何電路上的影響...似乎也是要解決的一環...當然我也很希望能看到啦....不過我更怕得是...開始作在手機上,但是音質雖然沒法完全跟單純音樂播放機比擬,但因為實在很方便,結果劣幣逐良幣,反而讓音樂播放機被淘汰了...畢竟大部分的使用者並沒有重視音直到極端的地步....
aruba0304 wrote:A系列的S-mast...(恕刪) 插LineOut就失去數位擴大器的意義了因為S-Master強調的就是具有信號強度的PWM波形如果這個結果再拿去作類比放大,就多一次失真(而且還不小)並且失去S-Master的原意最大的問題在於S-Master或是S-Master MX在隨身聽上只願意提供5mW的推力要是可以多加電池盒把推力增強到100mW等級的話就更有用處了問題這就是SONY的手法,讓你便宜的聽了S-Master的功力想要更大功率,後面幾十萬日圓的Hi-End AV Amp正在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