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

VE Stage 4 (3/25更新原廠專訪)客制旗艦開箱(原Compact Monitors)

lieberstanley wrote:
也許是因爲我一直有機...(恕刪)


這樓好豐富阿,給了許多可以參考的聽感

stanley大的文筆真的一流

話說大大有聽過UM Mentor嗎

其實我還蠻好奇這隻與VE6和Stage 4的比較

還要過一陣子才有辦法南下親自試聽了(看的到聽不到阿
J Expect wrote:
話說大大有聽過UM Mentor嗎...(恕刪)


老實說,我的確聽過Mentor,但我真的不知如何下筆來描述我的聽感,因此,要不是J Expect兄問起,我大概就讓它放在我的試聽記憶庫中了。

先說Miracle,我跟Stage 3/4一起試聽的。Miracle是副素質相當高的耳機,雖然我最後沒有選擇它,但我還是肯定UM在這副耳機上下的工夫。基本上,Miracle是標準的"All Rounder"(全能)型耳機,極度中性,如手術刀般精準的聲線,在目前我聽過的耳機中,它的解析能力若稱第二,大概沒人敢稱第一,是屬於那種暴力破解式的解析,任何細節無所遁形。有很好的分離度,中大型的音場。是一副很有自己"個性"的耳機,也讓UM為自己設下了一個很高的標竿(也能說障礙),市場上的反應說明了這個事實。

Mentor,就是這個障礙陰影下的產物。雖說Mentor共用上了10個單體,但說真的,在我試聽的時候,我感覺不到這10個單體的優勢何在。只能明確感覺到的是,UM修正了Miracle上易白熱化的高頻,讓聽感稍柔和些。解析依舊出色,但除此之外,我感覺不到Mentor的個性。

個性?是的,我認為一款出色的耳機除了適當的三頻分佈,音響性,或音樂性外,不可或缺的是"個性",不管是JH 13/16 Pro,K3003,IE800,SE846,Stage 3/4等等,在每個燒友心中-雖不儘相同-但我相信都有一個鮮明的個性,就連我戲稱沒有特色的1964 V6,對我來說,它是一個"鑑聽利器" 的個性。

但Mentor?我真的沒感覺到太多的個性被注入。當然,這是我的一家之言。

同時間,Mentor有一個對我來說很致命的缺陷,當然我無法用儀器來舉證,但它聽起來每個單體各自在唱自己的調,這當然是誇張的說法,但實際上的聽感是中高低頻的空間感沒有整合一致,所以空間的聲響似乎被切成一段一段的,聽起來音樂失去了說服力,音場也不夠連貫,我認為這就是單體(群)間的相位調校不夠完美,我跟Eric戲稱,聽Mentor好像在看荒木飛呂彥的“Jo Jo冒險野郎”的感覺...

而我目前聽過這方面最好的就是1964 V6跟SE 846。

當然,再次強調,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版上我相信也有很多聽過Mentor的燒友,歡迎分享您不同的聽感。
將時間還原到昨天(10/3)下午

地點....開封街某高價耳機店

使用耳機....GRADO RS1i 桃花心木耳罩耳機

播放音樂....當舖爵士

DAC耳擴.....Hugo......Benchmark DAC1

GRADO RS1i插入Benchmark DAC1.....音場較扁平

GRADO RS1i插入Hugo......音場較深有層次.較多細節

殘響與尾韻明顯聽的出來.有空氣包圍感(芬圍)

台灣代理商只進10台Hugo

想買也沒貨

lieberstanley wrote:
老實說,我的確聽過M...(恕刪)


感謝stanley大的回覆,當時有聽過miracle,個人覺得完成度已經很高了,因此才會對mentor有興趣,不過stage4更令我感到驚訝,要不是一些新旗艦的消息,我可能會手滑,至於mentor和ve6的實力要等到實際試聽才明白。

每個人的聽感不盡相同,但彼此分享也是一種樂趣呢
在此感謝大大提供您的聽感

j49409 wrote:
將時間還原到昨天(1...(恕刪)


前陣子收到網兄私訊,詢問關於Hugo的技術細節,我回覆說,礙於我的背景跟此範疇相差太遠,我可能無法提供太深入的看法或提出什麼分析。

我能跟大夥分享的大致上都是網上找得到的東西,我試著消化吸收後以我憨人直白的文字來表。

我相信,Hugo的設計與整體架構一定頗有玩味之處,因為它的聲音表現的確與眾不同,因此我還是持續的在搜集相關資料,這個連結對於Hugo的電路設計者Rob Watts的設計理念與邏輯有些著墨,有空我來做個摘要整理。

英國目前也是供不應求,倫敦好友一個月前開始預定,已經是名單上的第20位,而爲了等改版的批次,又要再等3個禮拜。

我想組裝線上有限的產量也是供需問題的主因。
我知道的台灣新款到貨大概要4月

舊版的代理商好像也沒貨了(上禮拜問還有一台)

這大小來說好像沒有敵手?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J Expect wrote:
感謝stanley大...(恕刪)


Miracle確實是完成度很高的產品,也是UM目前最抵買的一款。

我的聽感是我的個人感受,希望不會影響到你的聆聽經驗。

Marcel果然守信,VE6的新Demo機已到店裡,聽Eric講說透明感與舊機有可分辨的差異。還待大家去聆賞。
ar3a wrote:
我知道的台灣新款到貨...(恕刪)


四月這批應該就是第一批改款的批次,量應該不會多,畢竟本土生吃都不夠了。

雪上加霜的是英國本地還漲價200鎊,最新訂價是1400鎊(合台幣約71,000元),不知台灣代理商會如何反應?

這個大小可能沒有敵手(因為它的大小太尷尬了),但同樣價位有沒有敵手才是需要挑戰的層次。
(圖1)左...附的Micro USB 線......聲音朦矇的
(圖1)中...德昌買的最好的Micro USB 線.....聲音稍微清晰點
(圖1)右...網路買的Micro USB 線(沒實體店賣.光華商場全都沒賣)....聲音稍開.細節較多
.........頭稍大.插HUGO無法到底.要把塑膠頭稍微削薄些

(圖4)用自建鋰電工作....聲音背景乾淨
.......加附的變壓器一起工作.....聲音較大港.較有彈跳力
.......加鋰電(12V輸出電流可達4.08Ah)....聲音較厚聲.大港.彈跳力
插上去就拔不下來.回不去了
*聽感更新*....隔天早上.把附加鋰電的充電變壓器插上充電
聲音變得較開.有朋友說電池太乾淨.要加點漣波.聲音會比較活



機子熱了.聲音會較好.但是推耳機才會熱.當USB DAC不會熱


按住CROSSFEED按鍵開電源開關.會進入音量by pass模式.當USB DAC用



附的Micro USB換成下面紅色的線會比較好



附的變壓器改接下面的鋰電.聲音會比較好(12V輸出電流可達4.08Ah)
附的變壓器output:12v*0.6a=7.2w max
音樂瞬間動態變大時.電流輸出會跟不上(隨機的鋰電.輸出電流有限)


(圖1)


(圖2)附的變壓器output:12v*0.6a=7.2w max


(圖3)鋰電.聲音會比較好(12V輸出電流可達4.08Ah)


(圖4)加鋰電(12V輸出電流可達4.08Ah)
類比輸出用唐竹的成品線(可完全插入):CDS- IPDRJ35 Cardas IPOD 3.5 Jack-RCA cable轉接頭線組. 鍍銠, RCA公插 - 立體3.5mm Jack, 1m長度
電池線用同上線材diy

lieberstanley wrote:
這個大小可能沒有敵手(因為它的大小太尷尬了),但同樣價位有沒有敵手才是需要挑戰的層次


HUGO沒加揹鋰電池電源時.聲音是無法與同價的台式機比
(當純USB DAC接筆電播放WAV檔)

贏在方便攜帶的體積.與比一般隨身耳擴.還要好的耳擴

有在想.如果mirco USB線是接同等級於
Wireworld Platinum StarLight USB線
HUGO的表現會不會更上一層樓(與同價的台式機平起平坐)

又是一個敗家的好理由

  • 3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