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


eclair_lave wrote:
這就是鬼打牆的極致,不斷的錄音回放...(恕刪)


確實是這樣 感謝你精準的分析
耳機板常見的狀況就是重複提問太多
常見的 不外乎就是推薦ACG 動漫女聲耳機等等....

可是這是很奇怪的現象 因為耳機板就是動漫音樂板的延伸
甚至可以視為動漫音樂板的子板 因為在耳機玩家心目中
耳機就是最好的欣賞動漫音樂的工具 還有一種狀況可能是
在觀賞動畫片之後 連帶會欣賞到動畫音樂 而在搜尋相關訊息時
很容易被引導到以動漫迷為主導的耳機討論群組
每天看著板上開箱文 講得天花亂墜 終於按耐不住
然後就會到板友推薦的那些耳機店家試聽 聽著聽著覺得真是好聽
接著就發生所謂入坑 初燒等等階段過程

所以說到耳機板求推薦 ACG 動漫女聲耳機 是非常奇怪的
這感覺就好像到了古典音樂板在問大家平常聽什麼音樂一樣
因為在耳機板的大部分用家本身就是動漫迷
看他們在用什麼在聽不就知道了
不論低階 中階或高階用家 聽的全是動漫或相關衍生出來的J-pop音樂
總之都是類似差不多的流行歌 差別只是在器材等級造成的聽感差異
就看用家個人取捨 及多少預算投資器材在這些動漫流行音樂上

且據我所知就有店家主打已架構好的百萬動漫美聲系統等玩家入坑
至於值不值得 能不能辨別還是看個人智慧了 畢竟當局者迷
就算經過多年成長終於想通明白 自己不是懂音樂玩音響的料
退燒出清器材 還是會有新人再跳進來
反正在這領域 就是周而復始 無限循環 永遠沒有結束的時候

所以才會一直在這邊推薦 介紹古典音樂 因為只有透過對古典音樂藝術的理解
並加強訓練聽感 才有能力去明辨是非好壞 才能有一套自己的標準
而不是一直受其他使用者或廠家話術影響 形成如你講的鬼打牆現象
不停再問類似的問題 看著差不多的回答吧



m909922 wrote:
那你什麼時後換訊源,SONY旗艦 NW-WM1Z出了耶,不升級嗎?

WA7不升級wa22或wa5嗎?訊源也不升級嗎?...(恕刪)



感謝您的建議 目前在家用部分確實有升級計畫
隨身除非ZX100故障 不然暫無打算
謝謝

Dean Design wrote:
是說最近把 IE800 跟 CKS550 給出掉了,耳道打算只留 SE846 夏天戶外用,之後應該會再入幾支調性不同的封閉耳罩;是說聽耳罩真的還是比較爽啊...(恕刪)


感謝您分享心得 看閣下追求器材極致的熱忱確實令人感動
不過我是覺得 專用的隨身播放器本身就已內建不錯的DAC和耳擴
而一般外接隨身DAC/耳擴主要是因為播放裝置內建的DAC不佳才需要
例如手機 平板 筆電等.... 但通常高階的隨身播放器即使不外接DAC/耳擴
音質都有一定水準 即使外接升級空間也不大
主要除了一般隨身型的耳機就有先天條件上限
外出還攜帶一大堆器材也確實不便 如閣下照片那般
真的就有點畫蛇添足 也容易引人側目了

再者除非是有針對高階錄音播放需求 不然就一般熱門流行歌曲實在沒有必要
能用專門的隨身播放器取代手機平板筆電就夠 畢竟流行歌曲預設音量都很大
動態小 錄音水平音質多不佳 用再好的配備也很難聽出差異
舉例來講 以我現在使用的ZX100+IE800組合 流行歌大約音量調整在14-15
古典18-20 少數特殊高階發燒錄音有的甚至要到24
也就是說 即使是聽古典音樂在音量方面推力都還綽綽有餘 流行更不必說
換成是低階的K374 流行大約15-16 古典22-24以上

不過這只是音量上的參考 就音樂類型來分 同樣流行歌 高低階耳機差異其實很小
古典的話就很大 主要還是在耳機本身解析方面 流行的話大概就是在調音方面差異
且流行因為動態壓縮大 細節本身也少 電子合成音樂音質也粗糙
就欣賞者而言不需要用到太高階的耳機
而常看板上有些用家反應 明明聽的就是一般流行歌 卻還感覺細節不夠等等
事實上不可能 流行歌主要就是聽人聲 細節本來就沒多少 因為多了人聲就不突出
所以很多在我看來應該都是聽力受損 畢竟常聽耳機玩家在講什麼"中毒"的...
言下之意就表示會長時間配戴耳機的使用者 可能聽的是日系甜美女聲
輕快活潑舞曲之類的.... 都容易有越聽越大聲的習慣
或者就是本身聽感不佳 無法接受太多的資訊量等等...
通常這種情形可以試著音量再開大一點 真的還不行再考慮外接擴才是
不然大概就只剩調音之類的功能 問題是流行歌製作大概就這樣了
除非真的有非常高檔高階高規格的音樂製作
需要動用到各自獨立運作的隨身播放器材 訊源 DAC 擴大機才能完美表現
要不然說真的一首流行歌不過三五分鐘 其實輕鬆聽聽就好 不需要如此盛重才是


pariah.T wrote:
確實是這樣 感謝...(恕刪)

等你回文等超久的, Google找不到答案嗎?

你個人用IE800耳機聽華格納確實是絕佳選擇
IE800的高解析度完全可以展現華格納《女武神》裡的亂倫情節
IE800的寬廣的音場可以讓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裡兩人通姦情節發揮更好
IE800的低頻之猛可以展現華格納反猶太人之心對希特勒影響深遠

綜合你的回文思想上確實符合華格納的信徒
快去膜拜華格納的世界第一信徒希特勒吧!

華格納音樂就是你口中充滿暴力色情偏激的搖滾樂古典版
現在很多搖滾樂團還會做公益捐款, 自私自利的華格納做了啥?
你的矛盾再來說看看 [人格=音樂] 還是 [人格≠音樂]

pariah.T wrote:
感謝您分享心得 ...(恕刪)

轉貼鋼琴家范姜毅文章
Fan-Chiang Yi 范姜毅

2011年9月23日 ·
..

【希特勒和華格納 - 迷戀與狂熱】♩. ♪

希特勒在12歲的時候,便著迷上華格納。這位作曲家可說對這位德國獨裁統治者產生了影響。

這邊有幾個資料可以證實 :
♪ 希特勒在《我的奮鬥》第一張中提到:“12歲的時候,我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場歌劇《羅恩格林》。瞬間我就迷上了它,我對這位拜魯特的大師作品充滿了無限的青春與熱愛。”

♪ 16歲時,希特勒退學,虛度了三年光陰。據說有一部分的零用錢都被他花在看歌劇上,他成了華格納的粉絲。

♪ 華格納的反猶太主義和強烈民族主義的作品,被認為是對希特勒產生了類同宗教般的影響。他的種族純潔的理論有一部分就是來自華格納的思想。
華格納曾說:“構成社會的全部個體本質上來說一直是人民。一開始,它只是家庭和種族,然後這種族通過語言平等構成了一個國家。”

♪ 1933年1月13日,新當選的國家社會黨在華格納的出生地—萊比錫舉行了盛大的紀念典禮來紀念這位作曲家去世五十週年。希特勒邀請了華格納的遺孀,生於英國的Winfred以及她的兒子Wieland擔任嘉賓出席這場盛典。

♪ 從1933年到1939年的每年夏季,希特勒都會出席拜魯特音樂節。而且華格納的遺產,Wannfred別墅,也成了他的第二個家。

♪ 為了讓華格納的最後一部歌劇《帕西法爾》能配合自己的意識形態願景,希特勒重新詮釋了該作品的情節。華格納在《閱讀叔本華》中,暗示了這個故事蘊含了一些佛教的出家遁世的元素。然而,希特勒就此寫道:“其中讚美的不是基督徒叔本華的的宗教的同情心,而是純潔和高貴的血統。”

♪ 我極為熟知華格納的思想軌跡,”希特勒曾說,“在我人生中的每一個階段,我都會重溫他的思想。”

♪ 在20世紀早期,華格納的家人以及他們的支持者為了一部特別的著作權法而鬥爭,這部法律將旨在限制華格納的歌劇《帕西法爾》在拜魯特的上演。而1923年,希特勒拜訪了華格納的墓地。據報導他許諾:“如果我能一直掌控德國的命運,我保證把《帕西法爾》還給拜魯特。”最後他還是沒能履行他的諾言。

♪ 一部近期紀錄片,《華格納家族》,宣稱華格納的家人從開始就故意和希特勒結盟,參與他的政權運動。

pariah.T wrote:
確實是這樣 感謝...(恕刪)


顆顆~

我是在講你啊~

再胡扯一堆嘛!

pariah.T wrote:
感謝您分享心得 ...(恕刪)


詢問幾個問題

1. 最常聽的古典類型是?

2. 同問題1.您最喜歡的作品/專輯是?

2. 承問題2. 第幾首/章/節

4. 欣賞的部份是?

5. 除了上述音樂外,有其它喜歡的類型嗎?

6. 承問題5. 作品名 / 作品中的_部份 / 原因
vule2011 wrote:
講來講去也都是講一...(恕刪)



確實是這樣沒錯
雖然透過01這個網路資訊交流平台 讓許多人願意參與討論是好事
問題是大部分的內容都僅止於消費經驗的分享
實質對網友有助益的訊息並不多
很多就是po張照片 可能是一跟管子 一條電線 一袋沙包...
看起來都不值錢的小東西 然後再跟你說這東西多貴多好多難買等等....
但在心得文字敘數方面卻往往非常少 而真正比較重要的
到底好在哪裡 貴在哪裡 改善在哪裡...反而都沒講

所以充其量只能算是個購物經驗分享而已
就好像一些婆婆媽媽上菜市場買東西 可能一斤豬肉便宜個五塊十塊
或是百貨公司週年慶滿額送贈品 可能是一個鍋子或杯子
或超商集點換hello kitty周邊商品之類的分享
個人是覺得這類分享文雖可看看 但意義都不大
畢竟發文po照的目的就是想引起他人羨慕之類的心態吧

反觀本人文章內容 針對器材與錄音及音樂作品本身的關聯作了相當清楚明確的評析
例如在IE800與ZX100的組合下 哪一個版本的馬勒《第八號交響曲》能有最佳表現
這些都是相當具有參考價值 別的地方看不到的寶貴經驗分享 測試曲目也全數公開
目的就是希望更多人能透過不同器材或相同器材 在聽感上能有更多不同意見交流
況且即使無法達到這目的 透過文章中古典音樂的相關知識
對古典音樂產生的認識與理解 相信能讓許多網友受惠其中
這對日後在對音響器材鑑賞之路勢必也有相當幫助

一點意見給你參考了 有任何意見也歡迎提出指正
Mr.SHADOW wrote:
會知道時下小女生一些的行為,是因為公司多少還是有些必要餐會應酬,

我以前曾在北部工作6~7年,那時平均一個月跑國家音樂廳2~3次,
留下的票根說真的多到跟統一發票一樣......(恕刪)


了解了
抱歉給您個帶來困擾 下次一定會特別留意
謝謝

1. 抱歉開個小玩笑而已 不懂你為何要向我解釋這麼詳細
無冤無仇的又互不相識我怎麼可能會去向你老婆告狀
況且現在很多女生個人FB內容都是公開的 也不怕人看
你要喜歡看就看應該沒什麼關係吧
現在還有一些什麼網路正妹的 成立FB好像也是為了看有沒有經紀公司給通告 工作邀約等等
....當然這些我個人都是不看的 我只關心藝術 關心古典音樂 對他人的事不感興趣


2. 票根不在多 而是在演出的內容能從中學習多少 或從中獲得多少感動
像我也是剛剛才從國家音樂廳欣賞"跨年"音樂會回來
比較不一樣的是這回是坐在四樓"平民區" 發覺效果其實也不差
以這區價位能有這種效果真的划算 推薦給不想花大錢 又想嘗試現場音樂會的初階音響玩家試試
畢竟沒有說玩音響的不聽現場整天在家自己搞的 沒個方向怎麼行
很多玩家買一堆配件做所謂調整 殊不知根本問題往往出在錄音本身
錄音就不好了 光換一根管子 一條電線就能改善嗎
而現場音樂會的重點對音響玩家來說是建立標準的機會
有了一套判斷標準 自然就能知道好壞差在哪裡
不然就只能憑感覺了吧
Mr.SHADOW wrote:
你在跳針嗎?...(恕刪)


當然不是 像我也是剛剛又從國家音樂廳欣賞"新年"音樂會回來
可以注意一下演出時間 昨天跨年音樂會是22:00-00:00
今天的新年音樂會是19:30-22:00 等於是在24小時內連聽兩場音樂會
可千萬不要感到驚訝 對我來說聽音樂會跟吃飯一樣
上音樂廳跟上餐館一像 古典音樂早就融入在生活之中
Music is Life 所以你想
當一個人把音樂藝術當做是自己生命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時 怎麼能不精於此道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兩場音樂會座位不同分別是四樓和二樓 票價是倒數第二級與第二級



你知道座位影響最大的差別在哪? 以及現場音樂會與音響器材鑑定之間的關係嗎?
根據我的觀察 最大的差別是在「距離」
因為距離會影響對樂器聲音的音色音質的判斷 及樂團合奏時的聲響厚實感
空心立體感的差異都很大 特別是低頻特有的共振感 坐四樓絕對感受不到

還有現場演出聲音的延伸性 透過音樂廳設計 可以傳遞到較遠的距離
今天要換成把一對大喇叭放在舞台上播放 聲音要傳遞這麼長的距離音質肯定差
加上喇叭播放出的聲音是透過麥克風收音的壓縮 延伸性本身就受阻礙
所以一般流行音樂演唱會會需要用很多喇叭形成環繞音效 加上超高功率擴大機來把聲音推大
基本上主要都是噪音 毫無音質可以享受 純粹就是感受那股熱鬧氣氛而已

所以同樣聽現場演出要選古典音樂演出 或者可以找到不用麥克風演唱的那種流行歌演出
不然對聽感提升 器材鑑定沒幫助 因此我會建議要玩音響器材 順序最好是: 音樂→錄音→音響
也就是先學會欣賞音樂基本功 現場音樂會聽感訓練 再學會挑選錄音 最後再來對器材做評測比較
而不是像一般發燒友的順序: 音響→錄音→音樂
買了音響在來挑發燒片做測試然後才勉強聽到發燒片中的一些古典樂
這樣的結果最後就是 古典樂聽沒多少 然後器材評鑑也不準確

一點意見您參考看看了

  • 9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