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mmmmmmmmmmmmmm wrote:
對了,關於那台耳擴能...(恕刪)
EA-1018經典耳機的規格簡介:效率93db 頻率20hz-20khz 功率 3mW
PPA-1隨身耳機擴大機的規格簡介:輸出功率600mW(32歐姆) 耳機阻抗16-300歐姆 諧波失真小於0.005趴 信噪比120db 頻率10hz-30khz 電池2400mA3.7v
以推力來說 一般耳機約在32歐姆常見 所以16到300歐姆 足夠應付各種耳機 當然包括他自家設計 測試的耳機
耳擴有32歐姆/600mW也就相當良好 一般耳道式耳塞式大約在100mW 最大承受功率,
若阻抗變小 相對輸出功率變大16歐姆/1200mW, 若阻抗變大 相對輸出功率變小64歐姆/300mW,
但是耳機較少見超過100歐姆 128歐姆/150mW是不太可能用到
可以比較市售耳機規格 他用40mm的單體 在耳罩內 除了高檔的鐵三角等等高貴耳罩用到50mm~60mm直徑單體
相對是在耳罩裡 一個合理的配置
一般耳擴的規格 除了輸出功率 看的是失真跟信噪比 代表他擴大機播放訊號有無缺點、但是 耳機跟擴大機的匹配性 是看規格看不出來、一般而言 自家設計匹配性比較好
但還是新手
問下疑問
過年了想升級一下桌上系統
我原本是用kinyo爛耳機+漫步者r2700
都是電腦3.5mm直接輸出
剛翻了一下他們粉絲團
看到他們除了樓主介紹的耳機
還有DAC耳擴、擴大機跟全音域喇叭
而且造型都好漂亮
尤其是那台DAC耳擴我特別有興趣
之前在朋友家有聽過很高階的DAC(好像叫北極星)
而且還是前後兩台擴大機來推大喇叭
用大喇叭放音樂真是好聽的沒話說
然後漫步者r2700實在太大台了
桌子都都要特別挪位置給他
造型也不是很好看
最近想整理一下凌亂的房間
他們那對AD-5全音域的喇叭大小好像剛好
黑色烤漆也很漂亮
很想聽聽看音質如何
耳機的話我也想一起換掉
朋友跟我說kinyo耳機早該升級
還一直跟我說深海蛇的多好聽
但他推薦的一支要萬把塊
我沒那麼多預算阿
所以對樓主推薦的這對橘色耳機也很有興趣
想試試用DAC耳擴的聽感
只是看板上訊息說好像要到台北才聽的到
但我住台南啊
請問南部還有甚麼地方可以試聽嗎?
我不想沒聽過就貿然上網購買
是說也快過年下週要回新竹老家一趟辦點事情
還在猶豫辦完事情乾脆衝台北一趟(開車好累= =)
在此感謝樓主分享及Brian 168大提供店面資訊
謝謝!!
◆雙類比輸入(RCA)
◆搖控輸入切換等功能
◆專業級的5-Pin連接線
◆全木質MDF音箱
◆有效防止箱體振動。
這是2700 隨便找的規格
主要訴求
1、雙數位輸入(光纖,同軸),雙類比輸入(RCA)。
2、6 ½英吋低音單體,4英吋中音單體,¾英吋高音單體,三音路設計,解析度極佳。
AD-5全音域書架喇叭(鋼琴烤漆版)
規格諸元
效率:89dB
阻抗:4歐姆
頻率響應:66Hz~20KHz
建議功率:15W
這是AD-5 在FB上找到的規格
AD-5 用的是 4吋全音域單體
端看喇叭單體尺寸 好像AD-5輸了一截, 但是只要熟2聲道音響的玩家都知道
要有充沛的低頻量感 傳遞充足的能量 又有體感低頻振動到皮膚 需要12吋單體
而且所需要的擴大機需要有足夠推力 方能奏效 有感
換言之 在小空間 使用桌面系統 講究的是中高頻銜接低頻, 整體音樂再生的平衡
而非低音砲的威力, 在這一點上 選擇全音域單體的喇叭 先天設計上 會比使用
2音路 3音路喇叭 使用分音器來銜接 會來的容易達成目的, 因為分音器設計考究功力
耗費時間 在音頻瀑布圖等等調整上 下功夫測試與調整,
我比較難以想像一對6~7000元的入門喇叭, 會在分音器上下多少功夫測試 銜接頻率
MDF音箱 也不是我喜歡的材質, 一般家具 便宜的組合式家具 用的就是碎木片 再生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