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可古典可雜食,可ACG可少女時代,能文能武的Grado旗艦耳機,PS1000e開箱

Loompster wrote: 之前在my ear試聽chord ...(恕刪)
這點我確定有插好,在試聽別人機器是我都會確認線材,耳機狀況,避免誤殺忠良,還會自備線材ab測試

Loompster wrote:
之前在my ear...(恕刪)


這...我印象中Hugo線沒插好會直接沒聲音耶...我光是晃動一下USB頭就訊號中斷了,
這位大大您聽的Hugo是...ChordHugo嗎?還是Ch0rdHogo?為啥跟我的不太一樣w
小奶瓶123 wrote:
這...我印象中Hugo...(恕刪)


真的啊,第一次插耳機孔飆高音失真,第二次插就好了。

當時是用mpro試聽。

z90714299 wrote:
雖然在其他燒友的系統上有挽回形象,但那內心深處黑暗的疙瘩依然存在,有如童年的黑暗陰影被挖掘出來呈現

小弟只是要追求我在現場聽到的聲音而已,只是個初燒1年左右,資歷沒網兄那麼深,不懂的音色 調音 還原度這東西

還請資深網兄見諒,聽感與眾不同吧?

最後............(恕刪)


應該是搭配的問題, 不同搭配會有不同表現是正常的


我今天就要去用X100接其他耳機包含009試聽, 來確認你們說的問題

不過其實我也沒有只用1964來試阿, EX1000, PS1000我也都試過

記得前陣子有帶X100去源音試聽HD800跟一些其他耳機, 好像也都沒有你們說的降級問題

今天再仔細注意看看


現場感, 看每個人的追求程度

即便是現場演唱會也是透過麥克風, 擴大機, 喇叭來放音的

除非是聽那種小樂團現場無擴大設備的演奏或是清唱

不然都是一種轉換跟還原


追求原音只是一種目標, 但不是唯一方向

以前的人最喜歡稱音響玩家為: 唱片演奏家

每個演奏家都是以演奏出符合自我風格的音樂而努力, 而不是為了複製原演奏(唱)者的聲音

就像同一首貝多芬9號交響曲, 版本之多, 風格各異, 不會有指揮者會想複製當年貝多芬所指揮出來的音色
(也許有, 但只是少部分)

所以你不用太強迫自己要去講求什麼音色還原度什麼的, 好聽, 自己喜歡就好


我很好奇你們講的那幾個點, 所以今天會特地帶X100過去仔細試試看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ar3a wrote:
應該是搭配的問題,...(恕刪)

網兄說的對,但是我會入這坑也是因為對現場的感動,要是設備無法發揮接近當初感動

我也根本不需要入坑,再者曲目不同風格是由"人"也就是指揮家來改變,藉由器材來更便風格

這點小弟無法接受,因為偏離小弟的初衷了,真的要AB測試,建議先去聽聽無麥克風放大的弦樂器

再用X100來試,你會發現我說的點在哪裡了,排除演奏者技術(就算拉起來像殺豬泛音也不會消失)

純聽樂器的細節跟汎音會很明顯

z90714299 wrote:
網兄說的對,但是我...(恕刪)


真的說要還原現場真的很難, 至少所費不貲

我也還沒聽過 "聽感" 跟現場的感動一樣的系統

百萬音響很多放出來都是有音染的, 只是染的在某方面來說音色會更討喜

我個人是覺得真的要還原現場的聽感真的很難(尤其是用耳機系統...)

所以早就放棄這個目標了, 現在單純只是想讓歌曲聽起來更好聽而已@@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ar3a wrote:
真的說要還原現場真...(恕刪)


我說過是"接近"並沒有要求"一樣"的"聽感",可能是我打得不"清楚"讓您誤會了

別把樂器跟人聲嚴重加料,別像X100把江蕙年輕個幾十歲,我都可以接受,至少這點耳機系統是可以辦到

更好聽跟扭曲本質是兩回事,如果只是單純想改變其本質也沒錯,只是小弟我沒辦法聽下去而已

就像您說的,聽感這東西跟宗教政治立場一樣,每個人都有所不同

z90714299 wrote:
別把樂器跟人聲嚴重加料,別像X100把江蕙年輕個幾十歲,我都可以接受,至少這點耳機系統是可以辦到...(恕刪)


先跟樓主說聲抱歉,這樓實在歪太多了,然而看到一些我相當困惑的分享,又加上被ar3a兄點名了(S10的用家),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先說CAS或廠機的Music Server相對於不管是CD唱盤或純轉盤來說都是C/P值相對低的產品,為了那儲存與播放的便利卻要花費無數的心思在作業程式的閹割、雜訊的抑制、硬碟與音效卡廠牌、電源供應上下功夫,才能逼進(但很少勝過)同價位的轉盤(唱盤有機會),Aurender S10也不例外。

以X100系列來說,在兩個場合我聽過X100S,是存在內建硬碟而非streaming NAS的檔案,一次是純以Hugo當作DAC,USB線只是弱弱的Vertere D-Fi,RCA線是Stage 3 Concept Magnus Prime以及PAD的25週年線,後面連接了兩套系統(不是同時而是分別插拔作比較),一套是ECBA推平衡線的HD800,一套是BHSE推SR-009,電源用了PS Audio的P5做重整。

另一個場合是以Hydra Z轉同軸進Bricasti M以及另一套是MSB Platinum DAC IV標準版,後端也是BHSE+SR-009,RCA線材沒記錯是Valhalla,USB是WW型號不詳,數位線則是Viard。

這3套器材當然聲音表現各異,各有千秋,這裏我不多贅述,重點在於,就算是只接Hugo,X100並沒有辦法讓海飛茲發出如初學者又尖又細連泛音都沒有的琴音,或讓江蕙返老還童成為年輕的二姐。席間不只我一個在聽這幾套系統,甚至旁邊也有S10可供對照。

我尊重網兄對於X100的體驗,但我必要說,X100雖還不到頂尖的數位訊源,但要它發出正確的聲音應該是最基本功能。要一台純數位轉盤(還沒有光學讀取機構),只單純的把硬碟中的數位檔案給輸出,要能夠「扭曲」聲音,那還真難為它了⋯

我想香港總代理方浪音響的Kent Poon,以他錄音師的角度,應該也不會大推這種(會扭曲聲音)的產品吧?
lieberstanley wrote:
先跟樓主說聲抱歉,這樓實在歪太多了...(恕刪)


我先回一下正題, 今天帶X100去做驗證, 順便試聽了PS1000e

雖然離上次聽PS1000有段時間了, 但PS1000e的低頻沉度確實較好

ACG的表現比起之前的PS1000好了些, 比較順耳了(我的耳)

但空間感的處理感覺比較鬆一點, 也就是凝聚感差了一點點, 我猜也許跟耳機是新的有關係

每次GRADO的系列的e升級似乎不全都是褒, 也有少部分貶的

以我目前的聽感來說, PS1000的e升級是比較好的 (更靠近流行樂一點)


首先, 店內滿多人的(滿多是指4~6個, 空間不太大, 5個人就覺得多了), 應該都是熟客

我先試聽了X100L接STAX 009跟PS1000e, 中間的配置就不墜述了, 因為我也講不出型號@@

找了日語歌, 華語歌, 電影配樂, 交響樂, 協奏樂等先聽過一遍

009的表現還是一樣可圈可點, 氣勢大了PS1000e一圈, 低頻量感也更廣, 更深...當然價錢也更貴, 而且擴大系統也不同

同時...我也特地找了江蕙的家後來做比較


聽一輪後, 將訊源換成店內的電腦使用foobar2000 ASIO輸出, 中間的配置相同

同樣曲目下, 瞬間就覺得氣勢縮小了, 聲音比較鬆散, 定位感較差, 延伸的範圍較窄

不論是009或是PS1000e都是一樣的改變, 也跟我當初升級X100L時的感受差不多

試聽了2首曲目我就把耳機拿下了, 因為我知道不需要把其他歌都聽一遍

尤其是江蕙, 沒有變老啦(從X100換成電腦), 反而是音場感縮小跟聲音的凝聚感較鬆

單就人聲來說, 本質是不變的, 差在...舉個例子, 像是44.1k跟192k的差異, 人聲的綿密感有差


我想, 理論上來說X100L本身就是一台電腦, 只是是對聲音表現很講究的電腦

當然撥放軟體雖然不知道跟foobar2000差多少, 但也不可能比較差(不然X100就裝foobar就好了)

硬碟防震, 穩固的機殼, SSD的暫存播放, USB輸出的雜訊隔離

這些都是玩電腦訊源的玩家必做的事, 只是X100L是直接幫你組裝好

所以理論上...跟實際上今天做的比較來說, X100並沒有扭曲音質的問題, 我也說不出哪一點比一般桌電差


今天也順便跟一位店內的玩家借了DENON D7000來試聽

一入耳, 就是那懷念的人聲細膩度跟獨特的現場感, 對我來說人聲的距離感剛剛好, 很入味的感覺

忍不住就多聽了幾首歌曲

但跟PS1000e來比, 低頻的控制力較差, 鼓音下潛的深度也比較淺, 音場上則較侷限在一個範圍內(可能跟密閉式有關)

低頻的控制力我是指鼓音或電子低頻的迴響收的夠不夠快, 這點PS1000e表現是比較好的

我比較以前常聽的鋼琴3重奏, 一開始連續輪擊琴鍵的聲音, PS1000e能較清楚聽到鍵與鍵之間的區隔

D7000則感覺前鍵的尾音會拖到蓋掉後鍵的起音, 輪鍵起來鍵音的尾音拉不回來的感覺

這是我個人的感覺, 現場有直接跟借耳機的玩家表達我的感想, 看他皺者眉頭的樣子, 我就知道我不該直說了@@ 真對他感到不好意思


今天待了超久, 也跟一些玩家交流了心得

我發現我對低頻的要求的確超過一般人的要求, 這也是主觀的看法問題

像是D7000低頻有人覺得轟, 但我卻覺得還想多一點, 這真的就是各自表述了

但應該還不至於說哪支耳機低頻較多哪支較少會分辨不出來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ar3a wrote:
我先回一下正題, ...(恕刪)


感覺grado跟akg一樣,試著要改良以往偏高音的特色,e版是好的改變,把以前i,無i的偏高音(甚至飆高音)特色給改掉,穩定單體聲音品質才是重點。

反正重點是e版變的更順耳耐聽了,有別於以往的刺激感。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