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新手買耳機要注意什麼?

記得不要買阻抗太高的耳機

不然可能推不動 就無法發揮出耳機的完美功能了~!
玩命光頭 wrote: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不要聽超出你預算的耳機

不然你就回不去了
(恕刪)


贊同

我以前也是因為試聽超出預算的耳機,結果真的回不去買了超出一倍的預算!
大家都說耳機要試聽到十分滿意才下手,
那如果聽了老半天, 還沒辦法下決定購買, 會不會很不好意思?
應該不會每個人都當次就下手購買耳機吧?

Dan Jhuang wrote:
小弟我最近想買個耳罩...(恕刪)


親自試聽最準!!
我想如果一家賣高階耳機的連這個小服務都做不到,那也不必經營了
高階耳機毛利都很高的,不是你能想像的,給客人試聽只是很基本的service
我三週內試聽過兩次,每次都三小時以上且還是幾乎獨立使用設備跟耳機任你試聽到爽,我最後只有買一個因為老舊而必須更換的耳機耳罩(幾百元而已),店家一樣也沒對我使臉色,現在資訊分享那麼快速,只要有店家給客人不好的印象,很容易就在網路上流傳,沒有店家要計較這種小事承擔信譽的風險

不怕你不試聽,就怕你沒時間聽

PS:對照代理商的售價跟水貨,我覺得台灣的商家賣價真的是賺很大,以目前全球低毛利的趨勢下,代理商長期來看銷售勢必受到衝擊,只是多個一年保固就要賣比雅碼訓貴上兩三成……會有多少人買單?當然,他們的售價肯定是加上店面的租金、人事成本等等,但有這麼高嗎?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大家都說耳機要試聽到...(恕刪)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大家都說耳機要試聽到十分滿意才下手,
那如果聽了老半天, 還沒辦法下決定購買, 會不會很不好意思?
應該不會每個人都當次就下手購買耳機吧?


耳機店是這樣, 不怕你常聽, 怕你不來聽.
耳朵是會愈養愈刁的, 聽多好東西, 手是會癢的...

平常耳朵就靈的, 試聽到後面爆預算買貴的耳機也不是什麼少見的事.
不然放長線釣大魚就這樣~ 真那麼愛試聽的人, 這次買了大概沒多久
又會看到這個人回來報到...

樓主這種的都是跳坑預備軍啊~(茶)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ufolcy wrote:
PS:對照代理商的售價跟水貨,我覺得台灣的商家賣價真的是賺很大,以目前全球低毛利的趨勢下,代理商長期來看銷售勢必受到衝擊,只是多個一年保固就要賣比雅碼訓貴上兩三成……會有多少人買單?當然,他們的售價肯定是加上店面的租金、人事成本等等,但有這麼高嗎?


我只能說沒開店的不知道開店的辛苦... 我女朋友跟別人合伙開過店, 經常聽她算給我聽.

好啦~ 店租人事水電, 加一加隨便算個五萬要不要? (台北市的話可能店租就五萬)
如果一個月賣50隻耳機, 一隻成本是不是多一千? 進了貨堆在那, 有庫存壓力, 資金壓力等等.
這個跟時間到了等領薪水的上班族是不一樣的.

價格接受就買, 價差太大了,就買水貨吧(例如我的HD598是水貨), 他們自己會想辦法活下去的.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耳機的阻抗愈高,訊源愈好推吧...

nnn2149 wrote:
記得不要買阻抗太高的...(恕刪)

eden4mob wrote:
耳機的阻抗愈高,訊源...(恕刪)

阻抗越高越好推?
照理講阻抗愈低才好推八~
靈敏度則是越高越好推~
除了旗艦耳道耳機例外就是~~
對於樓主的問題,敝人算是過來人~

既然是學生族群,預算就要發揮出該有的最大限度c/p值,把以下幾大原則抓住,相信
應該不會出現預期不到的窘況(ex.預算爆表 or 預算內買到劣質耳機)

1.先確認自己的耳朵喜歡聽哪類的聲音,例如喜歡人聲溫暖的唱腔,或是喜歡電音重低音搖滾口味,或者是
原音重現的感受,簡單說就是把自己喜歡的中高低音域部分先有確定的方向!!

2.廣泛爬文收集符合自己音感的耳機及相關評論,以避免浪費過多的時間在店家試聽的部分,順便縮小
目標範圍!!

3.前往目標店家試聽時,記得戴上自己平時在聽的音源主機,否則單聽店家部分可能因店家用的高檔音源
主機好壞左右了耳機試聽的客觀性,畢竟耳機買來是接在自己的MP3音源主機而不是店家高檔的配備呀

4.挑選出發燒耳機同好推薦的"測試歌曲",例如蔡琴的(遺忘的時光),以及可以測試耳機中高低音域的代
表歌曲,以及平時自己喜歡聽的歌曲也可以參考進來!!

5.在店家試聽歌時留意現場是否吵雜,盡量挑安靜的角落試聽,或是挑夜間比較冷門時段,有助於靜下心來
好好試聽,通常試聽一段時間後只要幾首歌曲幾乎可以確定是否符合自己音感的喜好!

6.當確認好自己的耳機品牌以及耳機商品後,售貨小姐的推坑大絕就會瞬間爆發,小姐會用含情脈脈的表情
告訴你說還有條比你現有挑好的耳機音質更棒的品牌,要不要試試?? 理智千萬要能把持住一個原則
~~那就是不"超過預算",敝人曾經在試聽過程中被小姐推大坑,結果預算花了預期的兩倍,雖然很開心
可以聽到更好音質,但是接下來好幾禮拜都吃泡麵的日子也不好過,都要三思呀!!

7.最終心法密奧義: 耳機這類3C商品就跟電腦主機/顯卡一樣,追求極限永無止盡~就像無底洞一樣,只有確認
當下預算需求,把C/P值達到最高限度,4~5K範圍仍可聽到自己滿意的商品,另外購買後就
不要三心二意,後悔沒買另外的品牌,好好把自己辛苦買回的寶貝耳機暖聲開機才是王道
!!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