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4 wrote:就我自己的聽感來說128K~192K到320K還是有差別的,而同樣一首歌128K跟320K聽起來的差別還是相當的大。 在公司測試過以正版CD轉 192K VBR 以及 WAV 格式人聲為主的流行樂或是簡單的流行樂只有一個常在聽交響樂的分得出來. 還不是100%正確簡單的音樂根本不需要無損
veryhappyman wrote:在公司測試過以正版C...(恕刪) 總而言之,聽不出來就是幸福的!以前我也是128一路進化到320現在320kbps,我也聽不下去了設備提升,訊源也提升了,差異性還是聽得出來假定設備都到一定水準無損跟320kbps有些狀況確實聽不出差異1.華語專輯的錄音普遍都很糟,糟到192聽起來也沒差(日、韓還好一點,可以聽出無損/320的差異)2.處在非專注聆聽的狀況下,沒專心聆聽,當然聽不出差異!現在外出設備也是擺無損因為我耳朵已經被養到即便非專注聆聽狀況下也能分辨無損實在受不了320那種糊掉的音場、悶住的高音、被低頻掩蓋的中頻、沒有質感的低頻
digilibra wrote:大家好,因工作的關係...(恕刪) 這個問題應該很多人都碰過吧..一杯真材實料的礦泉水..好喝的程度很難贏過一杯濃縮果汁..如果又都用原廠耳機的話..SONY付的是真接入耳式的耳機..APPLE是塞不進耳道的耳機..而且SONY付的..音染很重..手機的音樂播放..因為質不過好也是染的很重..所以就變..高頻刺激..中頻突出..低頻肥大..很討喜的聲音..但那不是真的一首歌要表現出來的東西..樂器一多..或著鼓聲多一點就糊了..細節就不見了..那IPHONE..沒什麼音染..走一些解析..不怎麼討喜..但細節還不錯..加上不能塞進耳道的耳機..很多東西又跑光光..所以..不討喜細節又跑光..再見..很多人覺得IPHONE不好聽..很正常..但也有很多人覺得只有IPHONE才能聽...這更正常..換個音擋吧..買個正版CD轉成320K的MP3放進去..喜歡聽人聲尤其是女聲是吧..去耳機店..試試鐵三角 CK100PRO..正在特價哦..但應該不好處理..不然就在試試舒耳的SE535吧..會跟你現在聽到的聲音..完全不一樣..
environment790121 wrote:也不曉得你是在嗆啥?我指的是"華語”專輯,你文中只說流行歌曲還是說你所謂流行樂就只有華語嗎 以目前"台灣"銷售量而言我相信我們不需要在這問題上有爭執多討論些轉檔&聆聽技巧吧
Hight~你好 wrote:這個問題應該很多人都...(恕刪) 音樂. 不就是要個人聽了喜歡?何必在那討論白開水還是濃縮果汁??真要如此. 把你所有音響設備都收起來吧去聽現場最好.只要是經過錄音的早就有音染了每種錄音&轉檔加上TUNE的不同一開始就不純潔了 XD不就是聽音樂而已加了音染讓你更喜歡. WHY NOT ?高興就好. 不是嗎?
veryhappyman wrote:以目前"台灣"銷售量...(恕刪) 那一開始就要表明是以"台灣"銷售量為主的市場而且玩到發燒的程度,十有八九在聽的歌曲主力都不會是華語流行原因很簡單首先是華語流行的錄音品質太糟再來詞曲都是愛來愛去的陳腔濫調但我只想表達,所謂流行樂並非只有華語流行別一竿子打翻一票流行樂歐美日韓流行樂的錄音品質大多都比華語流行好以日本專輯來說,定價都在3000日幣,約台幣900單曲則是1500日幣,約台幣450試想,人家一張只有幾首歌的單曲就等同一張華語專輯華語專輯的品質能有多好,可想而知!同樣,古典樂也並非是所謂的音質保證也是會有錄音很爛的古典樂!至於轉檔,再怎麼轉,他技術就是那樣音質上 無損>有損 這是無庸置疑的當然,別去討論錄音品質爛的狀況有時錄音品質爛,讓聲音糊一點反而還好一點聆聽技巧的話,用無損音樂養耳朵也是一種聆聽技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