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升級旗艦一問

sennbeyer wrote:
回52203大有大大...(恕刪)

HD800小弟還是大推Siltech升級線(雖然是三萬左右)
換線前的HD800透明度雖高,可是聲音較無氣勢
細節也沒呈現的像PS1000那麼清楚
換線之後,HD800各方面幾乎都能小贏PS1000嘍
最為人詬病的力道和氣勢也是不俗(雖然這點沒人能根PS1000比)

會推HD800和PS1000是因為風格互補,買完這兩台大概就不用其他的了
但DX2000和T1也是不錯的
BA和WA5小弟比較推WA5,因為比較便宜而且可以推喇叭
另外WA5可調OPT的阻抗,所以有高低阻的模式可以選,還有8W的4pin XLR耳機孔
至於效果誰好就見仁見智了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虽然自己帮不到你,但是有位David Mahler做了一个旗舰大比拼,

http://www.head-fi.org/t/634201/battle-of-the-flagships-50-headphones-compared#user_EPILOGUE

大陆这边也有人翻译了

http://www.erji.net/read.php?tid=1347665

希望能帮到你。
回leaf428大
嘩,leaf大你推的坑有點大...
說實話,還沒發文前是對ps1000和lcd3最感興趣
因為現在用耳機是認為質素高之外,還要音樂感動美聲
但現在聽完各位大大的建議後,會先考慮800
假如真的會入手第二隻旗艦,才想ps1000了
不過應該會是很久很久的事了
雖然也知道siltech是好牌子,是好線
但太貴了
有這些錢應該會用在interconnect,power cord,fuse等等
還有總覺得換線會換掉原廠建議的音色,手上只有hd600是換了650線,但還是同廠的東西
謝謝leaf大你的建議

回ericleng大
怎麼會沒幫到忙呢?謝謝你的分享
只是那位元作者是基於cp值來給耳機評分
對旗艦的評分有點微妙
但還是很好的參考,一口氣看到很多耳機的部份特質
題外話,eric大你的頭像有點嚇人哦,哈哈
第一眼看到時心有點發毛
sennbeyer wrote:
回leaf428大嘩...(恕刪)

HD800的原廠線很難讓人「感動」,會覺得解析很高而已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這樣回不知道會不會違反樓主的想法,就純粹是建議

小弟個人會傾向選出1~2隻最喜歡的耳機,其餘的預算就投資在前端跟搭配

類似下圖這樣的理念


耳機很多,前端這樣,也僅只是在同樣的水平上換口味而已,
有相同的預算,與其收齊全旗艦,還不如全力搭配好單一耳機的一套系統.

以上僅個人偏頗想法,若有得罪還請包涵

不知樓主的訊源是哪台呢?
Kasanagi0702 wrote:
這樣回不知道會不會違...(恕刪)

贊同K大,好好弄一台比較有意義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恩....

高阻




中阻



低阻



其中AD1000竟然是Pathos拿去展示Converto和Aurium用的耳姬阿

同建議還是挑出自己最喜歡的耳姬來升級周邊吧
回各位大大
大大們說的道理本人也明白
但拿本人用次旗艦的時候當例子吧
明明最初手上只有880和600
但聽著聽著不知為什麼就多出了990
聽著聽著就心想跟650有什麼的分別呢?接著650出現了
然後又會想akg是怎樣的聲音呢?這次換701出現了
再次好奇701跟702有什麼分別,於是702又來我家
聽著好一段時間後,最後入手pro2900
只用一隻旗艦,怕自己會聽著聽著嫌悶,或總想著別的耳機
但當然不會旗艦全入手這麼嗆,畢竟跟次旗艦不同,我沒那個財力
但一隻旗艦,我已經知道之後大概會入手第二隻,只是時間問題,會是相隔很久
可能不能像很多大大對某耳機推成100分,所以想用機器把硬質素推出來,味道不錯就好
特化機器來把一隻耳機的味道推到極致,好像就代表只用一隻耳機,對我來說是不行的


算吧...我承認我是一個對耳機花心的人


kasanagi0702大
本人的訊源是一台harddisk擋放器
只是在發文中曾說過跟高級dac差不多,是因為價錢跟那些dac便自以為同級,現在想起來可能是不如眾多大大版友的訊源,恕不在此公開,請查pm


wowbvbv大的耳擴不只美,還很有料,高中低阻通吃
看來要勤爬文,和多留意新出的耳擴
本來得到多位大大們分享意見,知道若升級耳機選哪一二支比較好
帖子沉下去就讓它沉下去好了

但突然記起了一個問題,所以就寫出來請教各位大大
就是DT990的低頻
有沒有在用DT990的大大跟我同一情況,就是覺得它的低頻量普普通通而已?
入手前爬文爬了好久,很多都說990的低頻量質也很好
質方面我認同,但量真的不能叫多(對我來說算是偏少)
拿其他耳機作例子的話,650比起來多一截
就連同門的880也比990多低頻量,在我的系統下挺明顯的(880的低頻量對我來說是在合適範圍內)
是我推不好還是怎樣?已經在用SPL(不是說它高級什麼的,但手上有的又是專推高阻的就是它)推990了所有方面都感覺很好,就是差低頻量這點一點點
畢竟爬文時看到的心得都用豐沛,氾濫等等相似的詞語,感覺低頻量應該很多才對,但現在是比880少一點

(順帶一提的是我的PRO2900也是在這方面有點疑惑
它的低頻多又好,但不是爬文看到的在低頻方面比其他耳機多出很多很多
是比650,880多一點,但也不太像以前爬文看到的低頻覇主,低音炮等等的形象
我愛2900的,想弄清楚沒玩好還是怎樣,是的話又怎樣才玩得好推得好)

會是仍未推好,還是電的問題?
因為還未搞好電的部份
例如壁插,電源線等等
又或者是990其實有可能就是如此?

次旗艦中每一支耳機都很好很好,但若說最合心意的非990莫屬了,挺想把它推得更好
希望各位大大能為本人指點一二吧,謝謝
sennbeyer wrote:
有沒有在用DT990的大大跟我同一情況,就是覺得它的低頻量普普通通而已?
入手前爬文爬了好久,很多都說990的低頻量質也很好
質方面我認同,但量真的不能叫多(對我來說算是偏少)

次旗艦中每一支耳機都很好很好,但若說最合心意的非990莫屬了,挺想把它推得更好
希望各位大大能為本人指點一二吧,謝謝

以下是小弟個經驗跟觀點,未必適用各種情況

DT990低頻原本就不以量感多為賣點,
低頻的量多與少也可靠前端跟線材來調整,
DT990可考慮用自家A1(廠機非clone機)

剩下的就是前端訊源跟線材了,嫌低頻量少可用低頻量多的線材調整(Cardas Golden reference,Telos),
訊源搭的好,DT990也可以很美聲,990的高頻是個賣點

如不想更動訊源,也可考慮合適的真空管耳擴,
設計合理的加上Mullard真空管也可以達到中頻,中低頻更為飽滿跟美聲的效果.

不過小弟會比較推薦用美聲訊源+A1以及搭配線材的方案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