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lcy wrote:
偏暖大部分情況其實也...(恕刪)
聲音細節多跟音響的冷暖沒有一定的關係,
好的音響或搭配良好的話,就算聽起來偏暖,但細節一樣多,該聽到的一樣沒少.
而且可聽到更好的殘響與堂音.
我最不喜歡聽偏解析(不等於偏冷)的音響,雖然每個細節都聽到了,但整合起來就是不那麼協調,
我只想要輕鬆舒服的聽音樂.
noyce wrote:
2013-09-18 11:10 #24
回覆文章私人訊息引用連結載入圖片引言收藏回報
ufolcy wrote:
偏暖大部分情況其實也...(恕刪)
聲音細節多跟音響的冷暖沒有一定的關係,
好的音響或搭配良好的話,就算聽起來偏暖,但細節一樣多,該聽到的一樣沒少.
而且可聽到更好的殘響與堂音.
我最不喜歡聽偏解析(不等於偏冷)的音響,雖然每個細節都聽到了,但整合起來就是不那麼協調,
我只想要輕鬆舒服的聽音樂.
ufolcy wrote:
你不覺的你上下文矛盾嗎?
我的想法細節多就是偏解析,既然喜歡細節多的系統又不喜歡聽偏解析?還是你的「解析」定義跟我不一樣?
ufolcy wrote:
偏暖大部分情況其實也代表著聲音有被"調味"過,我個人是不喜歡這樣,感覺不是原來的聲音,聲音細節是我追求的,所以Alessandro M1 or Grado SR325多數人覺得尖銳偏冷,我卻不覺的,我喜歡原音重現的感覺,必竟我多半都在聽大動態範圍的音樂居多,細節對我相對重要。...(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