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開箱+心得】如夢似幻的日系美聲-CEC TL3N(新增線材心得)

KKscott wrote:
TL0不錯阿,現在這...(恕刪)

低階是指說非皮帶傳動?還是非日本製?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leaf428 wrote:
低階是指說非皮帶傳動...(恕刪)


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是低階CDP實在很多品牌可以選,不見得一定得選CEC
但是當一個價位上去之後,CEC就會體現它的CP值
低價我的定義,大概在兩三萬這個級距吧,當然是我個人看法

像TL0現在二手大概十來萬,歐洲的一些好轉盤二手想買十來萬?!有點想太多了
然而TL0卻有不亞於他們的表現

KKscott wrote:
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恕刪)


我CD7用快一年,才換現在的CDP,現在dac實在很強,隨便來個三四萬dac原本的CDP就有升級感,真的要換掉現有的,真的要跳好幾倍的價格。
每次說到價格我都會想到MBL CDP2這一台
打上MBL三個字價就三級跳
骨子卻是....


TL0 TL1雖然兩台都在家中
但沒機會比較
神奇的像家父這種年紀的不常開最大套系統
反而常用比較簡單的小套隨便聽
過了發燒那一段年紀後的反璞歸真吧
也因此沒啥聽過TL0差異多大

PHOENIXBEC wrote:
每次說到價格我都會想...(恕刪)


歐系的雖然有一定實力,但是我覺得抄作的也不少

我反而覺得日系的轉盤CP值高,以開版大說的這台,我是在我買入SA11S2後才有去試聽,不過我都已經買了
也就沒考慮開版大這台。
現在的dac作的很好,轉盤可以穩定輸出就好了,我原本耳機系統用cd7+w4s,找到SA11S2這個砍站的才勉強可以算是換掉CD7+w4s,但是我是要平衡直入耳擴,又要可以解sacd
身邊有兩個朋友有買開版大這台,會買是因為跟我們一起去試聽,一個當場就抱一台,一個是過幾天才去抱。
舊機器像TL0 TL1 TL2也要看運氣有沒有人丟出來賣了。
幾天來聆聽TL3N撘DA-200的感覺~整體來說十分喜歡
真要說個人比較遺憾的地方...
就是動態方面比較不足、低頻量感少、下沉不足而鬆散
氣勢磅礡卻沒力這奇怪的組合上~也讓在下感到奇怪
於是打了電話跟賣方請教其特性與撘配上的方向後
店家大方的出借幾條線材與墊材、以供在下調整與試聽
因此...隔天就出現了這箱東西...


不知名的手工線.....

依其建議插在TL3N上~聲音明亮豔麗、耀眼而染味十足
但音色有種被暈開的感覺~~條線邊緣與音尾都有點殘留的不自然...
聲音略偏剌激~因此試過幾次感覺問題還是一樣時~~~就放到一邊了

Transparent

店家的建議上是放在後級~因此把VOVOX移到TL3N上
把這條Transparent插到DA-200後~頓時抓到兇手...也知道測試的方向對了
Transparent渾厚有能量感、縱向音場深但橫向音場硬是比VOVOX小上幾圈
立體度佳不過聲音有點肥厚~~低頻有量但質感與型體感算普通
而兇手AUDIO REVIVE S5手工電源線雖然音場~解析還可以
但聲音就是硬是乾了點~瘦了點~沒力了更多點~而且低頻下不去
與Transparent相比的話~低頻大約沉到一半就斷掉了
(但依其價格...真也不能這樣為難他啦...)

我自已的VOVOX TEXTURA


VOVOX的話聲音通透自然~三頻均衡、鋼琴落鍵圓潤分明、提琴弦音柔順甜美
音場廣寬氛圍遼闊、聲音殘響飄逸在空間裡的迴盪~
沒有有流連太久的累贅、也不會有消散過快的遺憾
解析不錯細節多且自然不尖銳、低頻量少但質感與型體感都十分的不錯
如要以一個情景來形容....在下覺得他有如
"曙光初露的阿爾卑斯山清晨、自然透通中又帶點柔美嬌嬓"

在下分別的把這兩條用來撘TL3N與DA-200
個人反倒比較喜歡TL3N配Transparent、而DA-200撘VOVOX TEXTURA
當TL3N的能量與低頻補足後、那空有氣勢而沒力量的詭異情況也消失了
柔美細膩、自然耐聽的同時~原本偏細偏薄的中頻也變的更為豐潤厚實
人聲依舊飄逸空靈、卻更添幾分元氣動人的色彩

數位光纖線ATL-D9

光纖比起同軸、聲音直白、乾冷偏硬、線條銳利沒什麼音染
單論聲音聽感、個人還是覺得同軸較好聽
但用來測試的話~直白直接的聲音、倒是一個讓人更容易找到問題的好方法
也意外的讓在下找到了第二個兇手~SHARK同軸線...
幾回的試聽下來~發現SHAKR這條同軸線"不大適合"我的系統
SHARK在高頻的延伸上~中頻人聲的厚度與韻味上都有著不錯表現
但...低頻方面型體感不佳下沉度不足、缺乏凝聚力使得低頻鬆而散
撘配在低頻較為不足的TL3N上、無疑更是雪上加霜....

最終的測試~SHARK三點四材音響角錐
此款角錐內部為三點平均支撐、三個螺絲可微調高度


而在下使用前二後一的三點擺放法、用在TL3N上

使用聽感..聲音在分離度、解晰力與立體感上都有好上一些
低頻的凝聚感與下沉度也略有提升
而當在下把前面兩點從內側位置拉到器材的最外圍擺放時
橫向音場也神奇的硬生生被拉了開來....這點改變的最為明顯..
但個人感覺擺放在器材上所帶來的提升感、還是沒有使用在喇叭上來的大
要說提升他真的有(心理作用???)、但值不值得就見仁見智了
個人覺得除非您器材擺放的地方真的很糟糕
不然角錐方面建議多加考慮~或放在最後在玩就好...


心得後記:
自從TL3N走進我的世界後,音樂在我心中有如多了新的色彩
在CEC TL3N與LUXMAN DA-200的相互撘配下~溫暖柔順、絲滑細膩
音樂....原來可以讓人這麼感動
雖然沒有強大無比的音響性、但卻讓人非常舒服的享受著每首歌曲
每當夜裡載上耳機~便感受到旋律音符彷彿有了生命般~
在心裡迴盪跳動、訴說著她的情感交織、分享著她的喜怒哀樂...
闇之後裔 wrote:
幾天來聆聽TL3N撘...(恕刪)


如果動態不足
頭就別選紅銅了
只會更散和虛

頭建議從鍍銠或鍍金找方向
鍍銠不會加低頻"量" 但會凝聚 密度 加強勁道及下沉感
鍍金會稍加量 稍加厚度但密度較低 比較有肉感水份

線身能去找NBS試看看
他家線是比較剛猛低頻有力走向的線
但這帖是猛藥
會不會太衝就不好說
太猛的話再換Audioquest

進入微調階段就是格外廢工啊

PHOENIXBEC wrote:
如果動態不足頭就別選...(恕刪)


原來鍍銠跟鍍金的差異性在這喔! 請教大大這是只侷限於電源線上嗎?

還是RCA、同軸都會影響呢? PS.我的系統是喇叭不是耳機

Enzo fu wrote:
原來鍍銠跟鍍金的差異...(恕刪)


差異不止這樣而已
中頻高頻音場都不同

金的拉寬度 高音暗中卻又帶種柔亮感 潤 慢慢延伸上去 尾韻長點 軟調但沒純紅銅那麼虛軟
銠的拉深度 中頻直可能有點凹陷 高音脆清澈 乾但密度高 一飛衝天 硬調 活潑動感但尾韻上死板很多
基本上任何地方都有這特性

某些時候
頭和壁插材質鍍層影響比線還大...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