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lson200009 wrote:
記得有人說這台聲音的...(恕刪)
還好沒使用高通的CPU
我想數位音源採用高於16bit/44.1kHZ的人不多吧,有沒有繞過SRC就沒無所謂了
文字潔癖症患者
「索尼大法」基本教義派
「松下科技」堅貞信仰者。
由左至右:
1.C4
2.801(有換平衡卡)
3.DX100
4.D50

聽感結論請看原文:
http://www.erji.net/read.php?tid=1196742&fpage=0&toread=&page=1
部分內容截錄如下:
(耳塞:SE535):
DX100的重量比預計的輕了不少(鎂鋁合金亮了),試了兩個動態桌面效果不錯,主流安卓華麗度,操控偶爾有卡頓但幾乎不影響使用(至少在場的沒一個出現假死狀況)觸摸沒想像中靈敏但一樣不會令人抓狂。PO推535,比較輕鬆的聽感,人聲不帖耳,很清爽,始終保持一段距離但不會覺得靠後,C4和801的人聲結像要靠前不少,801仍然是把結象連成片把毛刺感剔除乾淨突出厚度以營造“模擬味”的處理方式,比較容易討好耳朵,但搭配535我個人覺得偏肉,D50口型最清晰,但感情缺失嚴重,最嚴肅的女聲非它莫屬,C4的人聲感情也是少於DX100的,DX100的結象相對另三塊磚偏精緻,但密度和量感都是夠的,中低頻削弱了些。DX100的橫向聲場和定位做得非常出色(535的橫向居然被推開了??),比C4、D50和801都更優秀,縱深差距不大。DX100的高頻延伸僅次於D50,比C4和801更優秀,尤其是從801換上DX100,有撥開雲霧之感;C4和801推535時中低頻有突起,整體悶了些,C4和D50的低頻屬於偏硬的質感,而801最為鬆軟,殘響也相對出色些,DX100的低頻比C4和D50稍軟,殘響比801少些,但535的低頻實在不太給力,導致低頻段的差異相對最不明顯,但DX100的低頻偏寬鬆是比較有把握的。一耳朵聽感小結下,我對DX100整體風格的評價是:聲底中性微冷,柔而不弱(細節不丟,瞬態一般),中低頻量感適中,中頻中高頻的處理非常細膩好聽,缺點在於低頻、中低頻的包圍感和重量感稍欠,缺乏衝擊力,中頻段沒有801那種醇厚的聽感,但中高頻方面DX100優勢著實明顯,看著體型挺魁梧,其實是個小清新,三頻無明顯缺陷,我聽過的最雜食的機器。
(耳塞:EM):
dx100相比c4和801更加中正平和,把em該有的聲音推出來了,縱向聲場優秀,中頻飽滿,細節充足,樂感也很強。不得不吐槽801,搭配em完全不對味,中頻擁擠密度過大染色嚴重,兩側的聲音發虛,根本不搭em。
(耳塞:牙塞、IE8):
(DX100)整體不錯,沒有特色,氣勢動態不足,總之不夠爽,個人從出街角度出發。我喜歡濃厚的老機聽感。個人認為出街流行機,調音上還是要濃一點,聽感要爽一點。
(耳塞:ER4S):
(DX100)第一感覺是非常好聽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用的試聽耳塞是er4s,大家都知道小四是聲音的瑕疵檢測機,在dx100下的小四聲音端正、清新。完全沒有在c4下的干、冷、硬,也沒有在801下不健康的聲音。細聽了一下王菲的天空,挺好聽的~映像比較深的是一開始的鼓聲低頻量合適,不多不少,下潛非常好(量的話相當於我開fiona3bass增益打到一半的量,下潛比f3要淺一些)全曲聽下來聲音的厚度增加了(但是還是沒有f3下的厚),高頻延伸很不錯,沒有受到壓制。
(耳塞:JH13):
現在主要就四大神器之間聲音的差異做個小小的對比吧。在機器到達店裡的時候,為了能更好的對比四部機器,共同播放的歌曲為四首WAV格式,分別為Fanfare For The Common Man,No Woman No Cry,Trepak,N'Kosi Sikelel'I Afrika,這四首歌曲選自(SIAV2011)《2011第19屆上海國際高級Hi-Fi演示會紀念CD》,試聽主要器材,本人的JH13pro(自認為最適合最對比的塞子,夠中正的聲音,不帶一絲染色)評比採用5分制,DX100設置為增益中檔,16/44模式!首先對比的曲目《Fanfare For The Common Man》如果要表現系統低頻規模感,我想一定會選本曲,《普通人的號角》無論是對於許多年經歷的老燒還是剛入門的小鳥,都是必修的一張碟,通過激盪人心的動態跟旋律都會令我們深深迷醉。因此用此曲來對比四台神磚的低頻規模的話再合適不過了!801:3 C4:5 D50:4 DX100:4 一曲聽完,可能由於是JH13的低頻緣故,感覺不是太磅礴。特別是801,低頻的規模只能說是一種糊狀,模糊不清;而C4的表現力比DX100與D50要好很多,特別是延生,DX100與D50要稍顯不足。四台機器的橫向聲場上,801是最小的了,無法完美的展現出此曲氣勢磅礴的感覺!女聲對比《No Woman No Cry》——Joan Baez Joan Bacz的這個錄音堪稱經典,而這樁錄音有個趣聞,當天錄音師因為突降大雨隨手將麥克擺放的位置竟然就是錄音場地空前絕後的黃金收聲點,因此造就現場錄音的典範了。801:4 C4:3 D50:4 DX100:5 這一曲的對比,DX100讓我感受到一次無與倫比的自然,完美的展現了這曲的錄音素質,無論是歌手的唱功,還是現場錄音的體現,都很到位,中頻細膩,人聲截像,聲場都非常的還原了當時。D50這曲表現跟DX100上不夠自然,主要因為聲音太過於冷靜了;而C4聽了卻感覺女聲有點僵硬了,不夠自然,雖然整曲潤然的非常溫潤,但是人聲部分聽上去不夠自然,略顯僵硬!至於801,在此因為平衡卡的緣故,而且又是人聲,不需要去營造太大的氣勢規模,所以聽感上比C4略好!樂器表現《Trepak》——Sonso Handbell Ensemble 只用手搖玲表現的音樂會是怎麼樣的呢?大小不一的手搖鈴聽起來非但不顯枯燥,而是活潑靈動,靈光四濺。本曲可同時考驗四台神磚的通透感、定位感、空間感。801:3 C4:3 D50:5 DX100:5 這次的對比下來,801跟C4輸於其他兩部機器不是輸在定位感上跟空間感上,而是完完全全的輸在了通透度上面!因為手搖鈴非常特別的聲音,D50跟DX100表現的非常輕盈靈動,穿透性讓人非常滿意享受,而801跟C4的表現就像蒙了一層紗一樣,把手搖鈴的聲音表現十分緩慢,失去了原本輕盈的魅力!男生合唱《N'Kosi Sikelel'I Afrika》——龜息合唱團龜息合唱團使用各國語言演唱當地民歌,包括中國的《我愛陽光》和日本的《櫻花》等,不過其中我最愛的還是這首《天佑非洲》,淹死人似的空氣感和足以數人頭的分明層次令人大呼精彩。801:3 C4:4 D50:4 DX100:5 在DX100搭配JH13下的《天佑非洲》無論是人聲密度還是人聲層次感都讓人感受到精彩,801表現不錯,但是他的詬病感覺就是低頻的糊狀,造成了無論是層次感還是空氣感上都有所欠缺。而C4與D50的表現中規中矩!總結一下,DX100的聲音是屬於那種中正無比的聲音,此中正不代表無感情,聲底冷等,而且一種細膩,自然。其推力來說市面上無論是PK1或者4B這樣的高阻耳塞都可以在三檔增益輕鬆拿下。當使用LO輸出的時候需要將音量鍵把聲音開啟最高,方可啟動LO輸出連接耳放。期間測試了下LO口,連接的是L3,聲音完全的體現出L3的聲音,並且未給L3添加一絲的音染。JH13下,DX100和D50的聲音都很接近,細膩,而聽完再聽C4跟801的時候就覺得節奏緩慢,聲音比較悶悶的,不夠細膩!D50在高頻上比DX100要好點,整體的動態上D50又沒DX100那麼好,這兩個有種同根的感覺。操作上肯定DX100比那幾個強多了,支持鎖屏 下的音量調節是很實用的功能。至於缺點,聽男聲,DX100的中頻密度略顯不夠。
(耳塞:EM、UE11):
我主要聽的是自己的EM和別人的UE11,全程都開得中增益,EM本就是白開水加上EM更是平淡,總覺得人聲缺一些味道,相比而言更喜歡IMOD+LISA3這套推EM的組合,很多人說801推EM味道很足,可惜那天試聽器材太多沒有時間去嘗試,但是DX100整體平衡性相當好,可能自己就是喜歡刺激的人,對於EM搭配DX100覺得一般,但是不得不承認測試了多首曲目在D50 C4 M10 IPC流行樂下的表現不及DX100,因為自己EM才聽不到100個小時尚未煲好不敢過早下定論,等3月底自己的DX100到了EM也煲好了再次與大家分享聽感(其實自己最想試試DX100直推自己的RS1I和PRO900),而自己手上另外一個UE11(老版)搭配上DX100,低頻和整體氛圍的感覺凸顯非常到位,特別是對於搖滾和電子樂的表現讓我非常滿意,聲音雖刺激但不生硬(不像UE11插在D50上的感覺),耐聽不耐聽我不知道,但是很動聽,對我的口味,呵呵~~在UE11下的DX100所展現的氣勢已經夠滿足我了,包括動態也尚可,因為我自己大編制也聽得少,對於這方面表現力就不去贅述了,總結一下喜歡EM自然清新平淡的聲音搭配上DX100會更加喜歡,而需要點味道添加些色彩的朋友可以嘗試IMOD+LISA3或者PICO,而很多朋友也問到DX100是不是可以嘗試捆綁,可惜了那天時間不夠沒來得及去嘗試LO口以及同軸輸出,而梟龍自己認為DX100太平衡了,而且素質和推力足夠就不需要去捆綁了,我認為推推大部分耳塞以及部分直推耳機足以,但是對於大耳機的直推就不去奢望了,畢竟控制力有限,捆綁怎麼樣我也非常期待,沒有嘗試過說不定能給你更大的驚喜,但是DX100也有些操作上的小缺陷,別人文章都也有提到過,這裡就不多說了,那天玩到最後DX100還挺熱的!不知道是大家手太熱溫度也高的緣故,還是自身發熱的原因,最後還是想說梟龍的C4+PB2+DB2的平衡IE8套裝V2線實在太毒了....聽了果然能失眠......
(耳罩:DT1350、DT880PRO):
用了1350和880聽了dx100。因為拜亞東西沒音染 ,能真實反映前端水平。
先總結下,dx100是個原汁原味的播放器,聲音平衡中性。素質很強。很多人關心dx100這個價位和801比怎樣。今天對比了下倆機器。最大感受dx100值!鎂鋁合金機身,300多克的體重,兼顧了輕質和金屬感。而且不用擔心掉漆,因為金屬表面採用陰級氧化技術。再說聲音。和801比,dx100聲音輪廓更加高清,定位更清晰,解析更強,味道比801淡點,人聲不像801感情豐富。801流行確實有一套,但是dx100更像徵著高素質高還原。用880聽了巴赫的小提琴演奏。880pro是32歐,還是好驅動的。dx100下的880聽小提琴很亮,高增益下有點不耐聽,於是我選擇了中等增益。這下小提琴毒了,聲線清晰,細膩,如絲般順滑。聲音正宗。更厲害的是,我能感受到小提琴solo時候聲源的輕微移動。再談流行。換了1350,1350人聲還是很喜歡的。聽了蔡琴的歌。蔡琴滄桑的聲音很正確的表現出來,樂器和人人沒有互相擠壓,各司其職。可能太原汁原味,人聲不是很抓耳,但是流行感覺比c4好。c4我覺得人聲散,缺乏感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