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真有必要每首歌都聽無損檔嗎??

我也覺得流行樂確實是320K就太多太好了...
不過用CD聽和用IPT直接放來聽的同一首歌感覺還是有差欸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因素

~宅宅Xavier~ wrote:
半夜睡不著覺 用自己...(恕刪)



Guitar or Bass的聲音
完全看錄音室錄製的方式
類比的方式透過類比效果器或者數位效果器
(現在連Computer都有NI-Guitar Rig可以掛虛擬前級和效果器)
錄製的方式還有分LIne-in與Sounds Recoding

並不能說Guitar or Bass的聲音本身就是失真
聲音的路徑好壞甚至取決於AD/DA(類比數位轉換器)

但單就320k與Wav無損檔
確實一般視聽器材是無法輕易分辨出聲音的Quality
也許耳朵比較敏感能分辨出這當中的差異,但畢竟還是少數

個人還是推薦無損檔
破壞性壓縮的MP3檔,也許只會打壓正版專輯的市場。

256K以上變得不明顯,但好的器材AB TEST還是很明顯
用五百元以下的耳機,小弟真的是聽不出來

錄音品質、方式的關係很大,不只曲風而已
去找范海倫/精選一
(有些歌錄音師就是前UE老闆)
陳綺貞/旅行的意義
這兩張錄音都很好!
即可得知搖滾跟流行有沒有差!

(電吉他花在追求失真上的小朋友,是比耳機還可怕的!)

如果你的設備夠好,你會聽出差別的。放在手機裡用一般耳機聽,當然聽不出來。

儲存空間便宜,是趨勢。大部份人聽不出差別,也是趨勢。

LilleDun wrote:





Guitar or Bass的聲音
完全看錄音室錄製的方式
類比的方式透過類比效果器或者數位效果器
(現在連Computer都有NI-Guitar Rig可以掛虛擬前級和效果器)
錄製的方式還有分LIne-in與Sounds Recoding

並不能說Guitar or Bass的聲音本身就是失真
聲音的路徑好壞甚至取決於AD/DA(類比數位轉換器)

但單就320k與Wav無損檔
確實一般視聽器材是無法輕易分辨出聲音的Quality
也許耳朵比較敏感能分辨出這當中的差異,但畢竟還是少數

個人還是推薦無損檔
破壞性壓縮的MP3檔,也許只會打壓正版專輯的市場。

...(恕刪)


這樣的話 從itunes store花錢載下來的歌都是drm-free的256k aac…

感覺有點自打嘴巴? 都花錢買了卻不能享受好一點的音質??
~宅宅Xavier~ wrote:
整首歌的主體 - 電吉他和貝斯 聲音本來就是失真的...(恕刪)


自然界的聲音是沒有失真的
只有自己個人認為好聽或不好聽而已
有聽到失真,一定是器材的問題.
rexmob wrote:




自然界的聲音是沒有失真的
只有個人認為好聽和不好聽而已
有聽到失真,一定是器材的問題....(恕刪)


應該這樣說

電吉他不插電演奏出來的聲音是原音

當經過轉換器和效果器 再從音箱播出

聲音就不是原本單純的金屬弦振動了

這就是我說的失真
當你的等級有到那裡...
當然要求就會到那裡...
當有錢就砸下去那裡...
當沒錢的時候這一切都是空談...

當然一副好耳機可以用很久..
我在約20年前就買了.一副3000元的耳機
那時中華商場還沒拆.(糟了透露了我的年紀)
到現在還是不錯的...當然是為了聽小史特勞斯去買的...
當然CD跟MP3檔...會有差別的...
只是..年紀愈大耳朶愈差了,高音的部份不是那麼敏銳了..

當然最後 CD 是最佳的選擇...

我的耳機是 RATOE RH-CD9
走水入魔了吧

有必要這麼講究嗎
~宅宅Xavier~ wrote:
半夜睡不著覺 用自己...(恕刪)

~宅宅Xavier~ wrote:
應該這樣說 電吉他...(恕刪)

電吉他的失真可用手跟器材控制,那是刻意的
起源(模仿)於真空管開太大聲的失真


跟播放器材等級不夠造成的失真不太一樣
除非是用真空管(後級)擴大機...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