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需要回個文還掛PM給我~還是也是要提醒我也是樂耳掛中酸民??
簡單回一下~~
1、真的沒啥好酸的~
IE8假貨拿來當真貨賣~~我想有這前科的人~很難不被檢視~
不然一樣是賣水貨~有誰在這邊砲123還是那個東京快遞?
2、第一張授權書的時間~那間公司還在停業中~那我就想問一下~
是不是有人惡意騙漢聲??怎麼會烏龍授權給一間停業中的公司?
3、林大華說是因為"大陸作業的問題導致一些筆誤"
那我又想問~怎樣的筆誤可以把A公司記成B公司??
要我問漢聲嗎??有意義嗎??
他都可以授權給一家停業中的公司了~我也不覺得他能澄清個甚麼~~
在下認為~身為代理商~總該出來回答一下這些質疑吧~
就只會躲在樂耳那邊取暖~或者是請其他人過來當槍手模糊焦點~
不如出來好好解釋清楚~
如果這樣就被歸類酸民~~那也無所謂了~
另外~林大華~除非你可以解釋清楚~不然就不用浪費時間PM些沒意義的東西~
在下不想浪費時間跟一個連自己誠信都沒辦法澄清的商人打嘴砲~~
對了~~~跟其他打手也是一樣~要轉移焦點請繼續~只要不要PM我就好~
而這界限,我覺的應該是客觀性。
客觀性裡頭也會有所包含一些主觀,畢竟聲音每個人感覺不同,不過最重要的是要根據事實陳述,並輔佐一些證據,來達成客觀,例如:與其他耳機比較,或者拿出其他人的心得。
最有可能被認為是廣告的通常是那些新產品,尤其是很少人知道的,此時這樣的原則就更加重要。只要有證據,那就立於不敗地位了,DT880 600Ω一開始也很多人懷疑,現在很多人的確認為跟250Ω差異很大。少了證據和比較,單純說說這耳機有多棒,就很容易偏向廣告了。
我來個小抱怨吧。想當初我開箱GR07時,好像有一度被人以為是廣告,但是我的原則是I don't care. 反正我有證據,國外論壇的確對這隻讚賞有佳。然而事實證明,國外很讚賞這隻耳機,其中有一個耳道大咖,把他聽過的耳機詳細的紀錄下來,並且依照性能隔音等綜合排名,,雖然多少會有點主觀影響,但還是不失參考性(GR07在第十一位),如果單純看其音質,至少也有9.4的分數。
來源

DACport, ATH-A900X Ltd, Philips X1, DT880/600, HD650, IE8, SCL5, SE420, GR07
ep001 wrote:
看到這句我忍不住吐個...(恕刪)
話說IE8事件中,我也是替林先生說話的。此次事件根本在於一開始授權書的問題,不過林先生後來有澄清,那我想也不會有問題了,只是現在話題已經跑到別的地方就是了。
我想現在問題就卡在其分享是新產品(相對於臺灣來說),外加自己本身又有販賣,在這兩者條件下,若沒有其他證據輔助,則真的會偏向廣告文。這產品我印象在對岸論壇上有看過幾次,對岸似乎也給予高度評價,如果下次的心得文能輔助其他心得,那會更好。
再者是人的因素,我發現大陸人對聲音的追求明顯與臺灣有所不同,他們很在意包圍感,印象中他們似乎對IE7等類型充滿無限想像,而歐美追求均衡居多,臺灣普遍上是比較介於兩者,所以在描述產品時,最好要注意這些區別,因為這很容易造成過度渲染此物品的好壞。
DACport, ATH-A900X Ltd, Philips X1, DT880/600, HD650, IE8, SCL5, SE420, GR07
averyhsu wrote:
IE8假貨拿來當真貨賣~~我想有這前科的人~很難不被檢視~
不然一樣是賣水貨~有誰在這邊砲123還是那個東京快遞?
我能理解,也同意...
誰都怕再被蛇咬到...
averyhsu wrote:
2、第一張授權書的時間~那間公司還在停業中~那我就想問一下~
是不是有人惡意騙漢聲??怎麼會烏龍授權給一間停業中的公司?
沒記錯的話授權取得是5/18
公司停業是6月多
常理判斷,都會覺得是否只是拿來取得授權用的"公司"
而事件的狀況是就我所知是因為邱先生的名片是兩面都有印,且一面是一鼎,一面是連懋
漢聲在不察之下印成一鼎...
而林先生,應該也不知道邱先生的一鼎在幾天後就因某些因素而暫時歇業
兩個不小心加在一起
再加上之前發生的事
被懷疑我也覺得只是剛好而已...
averyhsu wrote:
3、林大華說是因為"大陸作業的問題導致一些筆誤"
那我又想問~怎樣的筆誤可以把A公司記成B公司??
同上~~
averyhsu wrote:
要我問漢聲嗎??有意義嗎??
他都可以授權給一家停業中的公司了~我也不覺得他能澄清個甚麼~~
那反說回來...
都可以用停業的公司得到授權
也不覺得林桑能給你有意義的回答囉...!?
不過倒真的可見漢聲作業制度之鬆散
或者是林桑自己沒跟他們說清楚...
目前這樣的回覆不知您是否能接受呢...!?
averyhsu wrote:
在下認為~身為代理商~總該出來回答一下這些質疑吧~
就只會躲在樂耳那邊取暖~或者是請其他人過來當槍手模糊焦點~
不如出來好好解釋清楚~
說到這...
我也覺得他服務業領悟得還不夠到家~~
尤其是他這種一人公司...
不然我也不會強出頭來打這些落落長的瀑布文...
我也都只是就事實回答...
該講清楚得沒講清楚只會徒增更多質疑罷了...
averyhsu wrote:
如果這樣就被歸類酸民~~那也無所謂了~
另外~林大華~除非你可以解釋清楚~不然就不用浪費時間PM些沒意義的東西~
在下不想浪費時間跟一個連自己誠信都沒辦法澄清的商人打嘴砲~~
對了~~~跟其他打手也是一樣~要轉移焦點請繼續~只要不要PM我就好~
已PM致歉,於此公開擷取致歉內容,以示歉意!!
對您的回文中沒有說您是酸民啦~~~
只是落落長的綁在一起回應
沒時間再分開來了,對不起~"~
其實我覺得你很厲害
分析的算很精準
以及竟然找的到google不到的東西~~
我以為回文中做到語氣不同跟有無標出來不滿已經可以做區分了,
抱歉~"~
以及,回文中的第一篇是回覆樓主的文
甚至於第一篇回覆文末也提到
"若我是旁觀者也會有所質疑"
以為如此即有將是否有是為酸民明顯區分
但果然不夠,
讓您誤會了真的很抱歉...
shsh946 wrote:
同意樓樓上不然一些大...(恕刪)
我覺的兩者文章的客觀性有明顯差別,不然也不會有人覺得A是分享,B是偏廣告(我個人認為兩方都是心得分享拉,只是有些差異)。
其實仔細看看兩方的文章串,就能發現有許多的差別,聲音描述方面,不僅僅提供自身感覺,也引用別人的想法,外加透明化的說明,真誠的指明購買途徑等(官網有賣 or 其他代理商)。
相反的,有些的文章落入自身感覺中,太多主觀且沒說出要如何購買,就有可能會變得像是跟我買吧

舉例:倘若有人賣LCD-2水貨,若其分享文章真誠指出可以買跟國內代理商買,或也可以直接跟原廠買,而且願意提供自行跟原廠買的步驟,那這樣就不會讓人覺得是廣告了。
這對新產品的分享,是很重要的差別,這也是我小小的建議。
不過...我覺得拉,遇到這種質疑,應該要優先思考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夠好,要如何更真誠地分享。千萬別去扯別人,認為別人都這樣了,大家為何不說他,這只會讓自己看不見與他人的差別而已。
像上次GR07,幸好我不是賣家,所以我也就懶得繼續引用其他心得文章來佐證我的文章,不然我就會盡可能去說明我真的是真誠分享

DACport, ATH-A900X Ltd, Philips X1, DT880/600, HD650, IE8, SCL5, SE420, GR07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