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uing wrote:我相信設廠在中國的廠商還是會對自家品質有所要求,至於代工在成本節省下一定會對品質QC有所缺失...(恕刪) 呵呵~啥叫"代工在成本節省下一定會對品質QC有所缺失"?請問這句話的邏輯所為何來?!(暈)這...這...這不是廠商本來就應注意的事嗎?!要COSTDOWN,就要有本事維持品質!請不要用粗淺的消費者觀感來替不負責的廠商解套!(搖頭)另外,既然知道台灣也是過來人,就不要四處宣揚MIC的品質如何如何對產品品質有意見,該反應的對象是廠商的QC~
天阿台灣售價是美國的兩倍...WOW~關稅在高也不可能差這麼多也難怪IAUDIO在台灣沒什麼名氣我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了.....(恆X行搞的阿)不過這的確是款好機下次在看看有沒有出新款的也請美國友人幫忙帶回囉
caesars wrote:請問啥叫"代工在成本...(恕刪) 其實你的話有語病,你先前說:在我看來MIT/MIC/MIK/MIXX....都一樣後來又說產品品質不好要怪廠商的QC,那到底MIC的品質對你而言是好不好???舉例IAUDIOg3這款,為什麼在韓國不會有那些問題,為什麼到了mic後就有那些問題,一樣是廠商要求為什麼會有兩種不一樣的結果!台灣的確是過來人,但是在過去mit代工被譏笑時台灣政府跟那些代工廠發奮努力下才有今天的台灣精品,如果不追求產品競爭力mit到現在還是爛在那裡!我是不知道你是那裡人(不過看你打那個暈字應該是大陸的吧!猜的,不對莫怪~)?如果你是台灣人你看到燦X,全x一些3c電子賣場某些商品都會註明台灣精品或日本製造那些牌子,想想為什麼要去讓消費者了解這是那一國生產的,這就是迎合大部份消費者心態,在討論這問題先去想想為什麼大部份的人是怎麼想的!如果照你說的,我們這些會分別mic.mij.mit.....的消費者是粗淺的消費者觀感,那全世界的人大部份都是吧!再說~導致我們這些粗淺的消費者觀感(你說的,我並不苟同)的原因是什麼?就是長期mic產品多少都有不良的品質,而這些產品在它們的本國並沒有這些現象,不管是廠商.QC或代工造成的,這些已經深印在大部份消費者的印象,所以前面大大說他買到MIK爽度倍增並沒有錯吧!
到新加坡工作,就在那裡敗了 iAUDIO G3(2GB),坡幣 230 元(根據 Yahoo 匯率換算 = 4679 新台幣),不曉得算不算貴?但在當地與其他牌子的 2GB 比,相差無幾!iAUDIO 在新馬,知名度甚低。店員說:“堅持買 iAUDIO ,都是識貨者。”2GB 機身是珍珠白,不是純白;四側邊銀灰色,正好與 CM7 Ti 的插頭相同,我朋友還誤以為附送如此高級的耳塞呢!關於 BBE,我的調整是--BBE:3 ;低音加強:2 ;MP 加強:開 ;3D 環繞:2。超過以上級數,感覺上效果反而更差。
這台公司貨我買6450元....(台南還只有一間在賣)不過這台音質和續航力真的很讚...但是MP.BEE.3D都開+音量中,續航力會少成3成左右我睡覺聽都設定30分自動關機(很方便...之前的機器是會浪費電撥到早上)耳機交叉線處之前被我拉到脫皮,跟公司又訂了一個350元
Sluing wrote:其實你的話有語病,你先前說:在我看來MIT/MIC/MIK/MIXX....都一樣後來又說產品品質不好要怪廠商的QC,那到底MIC的品質對你而言是好不好???...(恕刪) 實在很不想回您,但看到上頭這句話實在。。。呵~沒打緊,我就來為您解釋一下"在我看來MIT/MIC/MIK/MIXX....都一樣"---(因為)--->"產品良率不高是廠商的QC問題"這語句的邏輯為"產地對我而言無區別,產品品質有問題該反應的的對象是廠商"所以MIC對我而言"沒差",重要的是廠商對商品品管是否有用心下功夫這樣您瞭了嗎?另外,不要以自己的經驗肚量全世界,生在島國,可不代表眼界就侷於島國喔討論討論嘛,可沒人壓著您阿,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