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玄學之USB線材討論一級戰區

傳輸的部分:
USB receiver後端還是要有buffer的對吧?
線上的傳輸波形(bipolar?)有沒有毛邊 有沒有noise干擾(USB走雙絞differential signal 抗干擾性還不錯)
是否會對receiver轉成0 or 1的信號(方波?)有影響? (也就是同樣為010101的數值資料 波形卻不同?)

在USB DAC過USB receiver後的方波到DAC這段波形完美度是否會對DA輸出產生影響?

USB有沒有clock信號? 小弟的認知覺得USB信號跟早期Ethernet有點類似? (都有Hub)

Frame與接受到波後的識別問題:

USB class 01h與其他class 處理封包上有何不同? realtime? 不重傳?



小弟對USB架構了解不是很深入
也許會問笨問題
傷眼見諒

--
題外話
USB這種對多點架構跟SPDIF這種單一點通訊架構比
變數真的太多了

High End廠真的應該避開
而不是推出"發燒USB線"

還有看完一些data sheet後
小弟是偏向A大的解釋
USB線材有可能會造成"爆音" 不可能達成"調音"
除非線路沒設計好
或是自訂的規格or driver(闢如把USB當成直入DAC的連接口)
但是嚴格上來講 這樣也不能稱之為USB介面了吧? 頂多是叫使用USB線材

當然 小弟是沒聽出過差別 但也不否認有目前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的可能性
沒想到還沒結束阿....
個人不知到各家晶片控制器怎設計...
數位輸入輸出大部分應該都是unit step做為訊號吧.....
輸入訊號如果有經過放大器,應該類於於PID,針對波形對high or low pass做高低濾通和增益,達到接收器能在每個頻率周期讀到01訊號就好,再依邏輯閘或寫的韌體做對應的output
大部分output輸出應該是依照輸入晶片電源特性而定,如果吃USB電源其輸出到A/D會有一定影響...

所以個人才覺得對於USB輸入"訊號"應該影響不大
但對於USB提供電源應該有些許影響(對於數位和AD轉換波形影響)
所以電源獨立,線不差應該就差不多


個人粗淺認知....

名子是滾球王一個搞笑人物,無指涉任何人,請見諒....
哈哈哈 我很懷疑這數位線材話題永遠不會結束

半夜睡不著 翻到08年幾位高手的文章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806550&p=1

Haily大 跟 birdlg大 原理解釋得很精彩
喜歡理論的人可以去看看
yeric wrote:
哈哈哈 我很懷疑這數...(恕刪)


我不懂原理
不過我有盲測過幾百元的USB線和4000多元的USB線
的確有差~而且差很大
不只小弟聽的出來..就連剛被我拖進敗家深淵的木耳朋友也聽得出來
是不是因為線的材質或接頭比較好導致USB的電源改善了一些...我不知道
不過音質確實有差

也接觸過上萬的USB和幾千元的線來盲測
老實說差異不大聽不太出來
也許是設備不夠高階或耳朵尚未達到金耳程度
所以小弟自己愚昧的推論是~對於一般人USB線等級幾千元的即可
或是進階一點去裝USB HUB..(MYHIEND的文章看的好累..都看不是非常懂)

yeric wrote:
哈哈哈 我很懷疑這數...(恕刪)

線材話題真的快要變成月經文了
幾乎沒幾個月就有一篇
甚至還有掛衣架的鐵線比發燒線好聽的缪論都曾經出現過
不只是論壇 連報章雜字都有 而且多半還會配者半桶水理論一起出來

總之在耳機.音響這類圈子 會出現什麼怪事都不是什麼希奇事
畢竟這圈子的商業氣份相當濃厚 所以作怪的人也特別多
而且這圈子的商品 幾乎都是偏高單價位的
所以有些買不起那麼高價位 甚至不敢輕易嚐試高價位商品的人
就會出現一種很要不得的心態 自然而然就會有一堆奇怪的發言出現

而且每個人聽感靈敏度不同 各自聽到的聲音也會因為外耳有所影響 導致有些許落差
所以很多事情 只能說 在這圈子來講 見怪不怪了

但是發言 態度 也不能太過頑固偏激 不然就容易遭人厭惡
雖然我個人也是頗偏激的 但是我發言大多數都很中肯 不會造神
更不會死鴨子嘴硬 硬是把黑說成白
也不會向某些人用鍵盤聽音樂 而不是用耳朵聽音樂

至於這整串的某些人 就是因為態度上出了不少問題 才會變成眾人之矢

鳳翎 wrote:
我不懂原理不過我有盲...(恕刪)

回鳯兄
其實幾千跟上萬的差異不小
這部分要看系統的等級跟對線材反映的靈敏度而定
不同等級的系統就會有不同程度的潛力

我用一個特別的比喻方式 用數值來講
例如1萬元的A器材 他平常的聲音可以達到5的高度 但是他真正的潛力足以達到8
而5萬元的B器材 他平常的聲音可以達到20 但是他真正的潛力可以達到35
那麼同樣這兩樣器材 在測試99元雜牌USB 跟數千元的入門USB 以及頂級發燒USB的程度差異時候
就會很明顯不同
A器材搭99元雜排線 聲音頂多就是5的等級 但是他搭千元的USB線 就可以發揮到7.5的水準
但是問題點就在 他的真正實力 頂多只能達到8的水平 所以就算換成在強的USB線 也頂多是8的水準
B器材就不一樣 搭99元實力再20 可是搭千元那麼能發揮的可能就是23~25之間
那換上萬元頂級發燒線 B器材的聲音就足以發揮到35
那麼比較下來 AB兩個器材 對線材的反應落差 明顯就會大得多

基本上器材也跟耳機一樣 有潛力可以逼出 就像耳機一樣
某些耳機怎麼推 聲音都差異不了多少
但是有些耳機 只要器材搭對了 那聲音可以說巨大的如天地般的巨大(誇示法)

但是要說毫無變化 那就絕對不可能的
所以鳯兄可以多試試其他器材的差異

鳳翎 wrote:
我不懂原理不過我有盲...(恕刪)


您可以先從電源上入手實驗
排除電源作怪的原因後
再考慮發燒USB線值不值得入手
可能會是個好方法?

不懂原理是幸福的
我引的那篇文章高手雲集
看的小弟興奮到現在還不能入睡

也許聽音樂就回歸音樂本質吧
只要有人這個不定因素在
管它數位處理怎樣
永遠都會不同的

所以小弟為"換數位線會不會有不同?"這爭議下個王道結論
當然會!
價格不同
顏色不同
心情不同
聽感自然也不同
有了以上這麼多不同
至於數位資料同不同......何必強求?

個人覺得無論線材有無影響,不論心理因素或器材,只要聽者能覺得有改變,值了那就行
其時會發這類文章9成都是學電的出來,對學電的來說大部分的人都會很鐵齒的說,絕對不會影響...

但是有時候看文章會發現很有趣的是,聲音常常會隨著線材的特徵而不同,比如顏色、名稱....
名子是滾球王一個搞笑人物,無指涉任何人,請見諒....

史建仁 wrote:
個人覺得無論線材有無...(恕刪)


我以前也是覺得USB線不會造成聲音的變化,後來也是借了一兩條來盲測又很仔細的聽了一兩個禮拜,很詭異的真的會有不同,印表機的線和一千多和三千多的USB線在我自己的系統上差異最明顯的就是清澈度,印表機的線聲音表現真的相對比較混濁....

但是也許是我的系統等級還不夠高,至少以我手上的HA-2來說,大概用到GT2這條就差不多了,拿Audio Quest上萬元的USB線插上去,聲音的進步沒有換上同價位的電源線進步大....

對我而言,USB線會不會造成聲音的改變?確實有,但是我會建議這部分的投資可以不用放在最前面,等系統差不多都定案後,拿來做最後的微調部分就好~
再燒下去,遲早換別人燒給我了>_<

bakahoney wrote:
我以前也是覺得USB...(恕刪)

本日最忠肯的發言!!

----------------------------------------
回Y兄 我聽過的USB線全部都有聽過電源除理過跟沒除理過的
所以這部分我個人的觀點是 電源除理過相較於沒除理過電源的比較
確實會讓USB線材的提升感變小
(從這點就可以看出發燒USB確實會對電流有影響
所以絕對不是影響聲音的最主要關鍵)
但是差距還是很明顯能分辨的出來
不會因為有電源除理過 兩者的較大差別就會拉近

而沒有電源除理過 而換USB再雜牌跟有牌上差距會比較龐大
但是換成有除理過電源 差距依然明顯 但是不會像電源沒除裡的差異那麼龐大

簡單而言 發燒USB線跟其他發燒USB線的差距 是不會因為電源有沒有除理而變的比較同級
但是對雜牌USB線相較發燒USB 電源有沒有除理 就有比較明顯的差異

換而言之 雜牌USB線跟發燒USB線 在線材中電源的影響上是有分別的
但是發燒USB跟發燒USB的互相影響就比較少

雖然不能作為絕對標準 但是還是有參考價值的
(因為我聽的USB線不到10條 以市場的USB線材數量比來看的話 真的不足以當全面性的標準
而且各家的USB線 都有各家技術在內 影響的變化方式各家皆不同
不是那麼容易可以拿來當標準做對比的)
  • 3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