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

Chord Hugo聽感搭配暨技術資訊分享(更新TT初步聽感)

ar3a wrote:
不知道我有沒有理解錯...(恕刪)


感謝liberstanley兄的詳細說明,我再作一點補充:

別擔心,我一開始量測時也跟您一樣有相同的想法,也怕如果插著電會有 充電->放電->充電->放電 的無限循環,我也與您一樣擔心這樣下去可能要不了多久電池就掛了,這都是受到Rob Watts那句話「即使插著電還是由電池供電」的影響。

其實在我上上篇po文中就可以確認不會產生這種情形,那是因為如果您一直插著電那就會如以下的情形:放電->充電->涓流充電,只要外加電源一直插著就會停留在涓流充電的狀態,不會有重複充放電的情形。

此外Chord的設計工程師也考慮到電池重複充放電的壽命問題,他們選用的電池可以有2000次的完整充放電循環,所謂一次的循環是從充飽到電力用盡為止,以Hugo的耗電情形來說大約有8小時的使用時間,如果您從充飽的情況下拔掉外接電源,每次只使用2小時就再充電那不算真的一次循環,要使用4次才算一次完整的充放電。

如此算下來如果每天使用2小時就充電,那就可以使用8000天也就是大約可使用近22年之久,在那之前我可能老早就將Hugo賣掉了,這也是為什麼我都用電池聽音樂的原故之一。

附件為電池的相關資訊:
http://uk.enix-energies.com/enix-700001-1s1p-icr-18650-gp-2-2-3-75-v-2-2-ah-li-ion-battery-pack-mgl2811.html

Gadgetman wrote:
相同的板子也用在DA...(恕刪)

lieberstanley wrote:
相對來說,經INT204的聲音就相對連貫與流暢,沒有強調任何頻段,一切自然平順--如同現場般的沒壓力。並且層次感與空間感勝出直入太多,比較起來,直入的聲音比較扁平沒有深度的變化。

http://feature.u-audio.com.tw/featuredetail.asp?featureid=492
經過int 204轉換的好處在哪裡?一般SRC轉換都會產生若干噪訊,而Weiss的SRC的數位噪訊超低。究竟有多低?Kent說答案是-156dBFS



lieberstanley wrote:
我近日會決定到底是要爲Hugo與INT配上j49409兄與ar3a兄推薦的Keces線性電源還是Weiss的PSU

http://feature.u-audio.com.tw/featuredetail.asp?featureid=492
這PSU 101雖然是為int 204所設計,可是Weiss也保留了其他應用的空間。PSU 101供電可調,從6V~12V,最大供電量DC 500mA,原廠附上的電源線是配合int 204


PSU 101供電可調.但是不能同時輸出9V(INT204)與12V(Hugo)

我買的是....DC-116 2. OUTPUT I為12V(3A)/ OUTPUT II為12V(3A)

可切換12V/15V.輸出電壓調整範圍可由10.5V至19.5V(由我這台測量)

建議lieberstanley兄可買....1. OUTPUT I為5V(3A)/ OUTPUT II為12V(3A)

5V版本可切換至9V,12V版本可切換至15V(輸出電壓都可再調整)

這樣很多器材都可以試接效果比較.有差再花錢買

至於DC輸出電源線與DC插頭的效果比較.要回台北時才能做




Keces DC-116 雙組輸出的機種:
1. OUTPUT I為5V(3A)/ OUTPUT II為12V(3A)
2. OUTPUT I為12V(3A)/ OUTPUT II為12V(3A)
5V版本可切換至9V,12V版本可切換至15V



搖頭開闢SW1可切換12V/15V
12V/15V由兩顆LED燈分別顯示
兩顆藍色無段VR可分開調整12V/15V的輸出電壓
調整範圍可由10.5V至19.5V(由我這台測量)


lieberstanley wrote:
相對來說,經INT204的聲音就相對連貫與流暢,沒有強調任何頻段,一切自然平順--如同現場般的沒壓力。並且層次感與空間感勝出直入太多,比較起來,直入的聲音比較扁平沒有深度的變化。


深有同感,但我是比較Yellowtec PUC2與直入USB的差別,看來DDC大PK是一定要的。

Gadgetman wrote:
2000次的完整充放電循環(恕刪)


謝謝兩位大大的解析

2000次? 相當高啊, 之前最紅的SONY鋰離子電池也才標榜1000次

2000次好像是鋰鐵電池的規格

如果不是我孤陋寡聞的話, Hugo用的電池品質相當好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j49409 wrote:
建議lieberstanley兄可買....1. OUTPUT I為5V(3A)/ OUTPUT II為12V(3A)
5V版本可切換至9V,12V版本可切換至15V(輸出電壓都可再調整)
這樣很多器材都可以試接效果比較.有差再花錢買


非常實用的建議,感謝j49409兄這麼細心的比較。Weiss PSU連動式的調整的確讓它比較沒有使用上的彈性。我應該就會入手Keces的電供了,再把後續的聽感更新上來。


Gadgetman wrote:
深有同感,但我是比較...(恕刪)


其實我還是隱隱覺得其中變數很多,到底我聽到的聲音是這些線材的影響,還是真的是Weiss INT204的聲音?我不曉得。其他的DDC勢必也會碰到一樣的問題,這些外加的主被動原件都會大幅度的影響聲音,真能變好,那就值得投資,但真的要仔細聆聽比較。

這也是我厚著臉皮,多把INT204留幾天,每天晚上全神貫注地聆聽比較的原因。

先不說影響的環節為何,但加上DDC的聲音的確比較好,這是我非常肯定的。


ar3a wrote:
謝謝兩位大大的解析
...(恕刪)


ar3a兄也越來越燒了,聽到的細節改變也越來越多。雖說你說不聽古典樂,但當你的系統越漸中性,越漸纖細,你會發現慢慢的,你會從一些樂器獨奏,室內樂小品開始越來越喜歡古典。因為當你系統到了一個程度後,你不需要去欣賞配器,不需要欣賞樂曲中的動機等,你的系統會讓你聽到最原始的感官享受,樂器的質感就可以讓你沈浸其中。

一般燒友的發燒過程一開始是先追求解析,追求細節。再來就會追求低頻,追求震撼。當一切又回到見樹見林的時候,就會開始欣賞最平衡,最自然,最能『原音重現』的聲音了。
繼前幾天幫PS1000平反之後

今天有時間特地把Hugo拿出來跟神獸盒作比較

小孩早睡, 老婆開冷氣把房門關起, 真是天時地利人和可以拿來盡量試音的好機會...

先說明, 這比較有一點不完美, 因為神獸盒不是原裝, 原裝與改裝後的聲音是有差異的

所以單純算是我現有系統與升級Hugo後的差異分享

---

耳機用PS1000

神獸盒的OP更換如下(我不確定是否都是真品, 但也是反覆比較過比原生的好聽, 不然早換下來了)
I/V: 637SM*4
LPF: MUSES02*2
耳擴: OPA2211AIDDA*2

電源的部分為專線並經過PT112隔離變壓器, PCOCC電源線, 再換過插座,保險絲加上USB線Oyaide Continental 5S

加總起來價格算勉強可以跟Hugo比一下 =.="


Hugo則是單純用本身電池供電, USB線使用259元LINDY USB連接線
(為啥不比加變壓器? 單純是我又忘記帶回家了...不過, 這本來就是Hugo隨身的真義XD)

訊源是電腦Foobar2000, 用同張USB擴充卡的兩個接頭分別接神獸盒跟Hugo

開啟ASIO條件下, 兩者皆播放音樂熱機超過半小時

輸出用軟體做機器切換動作



先一樣聽一下慣聽的動漫歌曲

專輯是ちょうちょ的flyleaf, 品質是24bit/96khz

先比較動感曲目, #4 青空の鼓動

初入耳的感覺, 兩者其實差不多, 不相上下

基本上這種吵雜的動感歌曲我是覺得沒什麼細節好比較的, 個人興趣而已

在各聽過3遍交換比較後, 其實還是有一點差異

Hugo勝的地方

分離度方面較為寬廣, 低音鼓的輪廓較顯著(不是較重, 而是鼓音收放較好, 讓節奏感較明顯)

Hugo輸的地方

齒音與鑼音較為刺耳, 整體比較偏解析, 神獸盒比較溫和

大體上較分辨不出Hugo的優勢, 聽這類動漫歌曲, 神獸盒表現的就很好了


其次比較舒情曲目, #6 木漏れ日色の記憶

一樣各聽過3遍交換比較

歌曲剛開始差異較為明顯

Hugo的音樂分離度跟音場感較為優異

一開始的電子琴音, 登.登.登.. Hugo聽覺上會有點"彈"出來的感覺(簡單來說還是輪廓線條較明顯)

稍後的鑼響整個有散開的空間感

而神獸盒則是較平順沒有特別的感覺, 但這是強調出來的比較, 實際上差異並沒有很大

人聲部分, Hugo一樣較為刺耳, 齒音會比較刮耳

這部分在清唱伴奏音小時, 會發現神獸盒整體聲底比較糊一點, 而Hugo背景更黑

但這點"糊", 我覺得反而讓歌曲變的比較耐聽, 長時間聆聽這類電子音多的動漫歌曲

我反而會覺得神獸盒比較適合


其次比較古典鋼琴曲

測試的專輯一樣是Piano Improvisations這張專輯, 品質是24bit/192khz

試聽#3 Prelude (3 pianos)

曲目一開始靠右耳會有連續彈奏的部分

Hugo聽起來連續彈奏的音符間相對神獸盒更為清晰, 節奏感抓的比較好

換句話說神獸盒較沒有抑揚頓挫, 感覺上彈奏的指力較為軟弱的感覺

Hugo會比較有餘裕表現出鍵音跟鍵音之間的轉換

稍後靠左耳另一架鋼琴以簡單的音調往上彈上去

Hugo聽感上較神獸盒更為清亮, 敲擊感更好, 音場也更為寬廣

以聽覺上的空間來說, 神獸盒如果是臥室, Hugo則是客廳(可以聽出來較廣, 但也不是差距很大)

不論是低音鍵的迴響輪廓, 還是高音鍵的敲擊音, 我覺得Hugo都是更勝一籌的

相較下神獸盒的低音鍵回響太多了一點, 導致鍵音轉換的區別度降低


其次比較#10 The Lake

一開始小聲的輪彈, Hugo一樣有較明顯的音符轉換感

神獸盒相對來說, 會覺得輪彈的感覺較"平", 空間的迴響也比較不明顯

整體的差異跟#3差不多, Hugo發出的聲音感覺更有感情

---


目前就先比到這裡

雖然Hugo聲音優勝, 但以價格來說, 我個人的感覺是...挺不划算的

以原價來說, 兩者價差4.5倍
(很遺憾的是, 神獸盒改裝費不算進去, 也是因為我懶得把它還原了)

以聲音來說, 兩者差異大概1.2倍左右 (差異1倍的話代表相同)
(動漫歌曲則是1.1倍 (個人看法))

動漫歌曲這類我常聽的音樂來說

如果不是短時間內交換試聽, 我還真的懷疑我能說出他們的差異

所以單以流行樂來講, 買Hugo不是好選擇 (以價格來說)

至少以我目前試聽的動漫歌曲來說是這樣

而古典鋼琴加上高取樣率好錄音 (重點在好的錄音以及音樂種類, 高取樣率我不確定, 因為還沒比較過同一張專輯不同取樣率下的差異)

這類音樂較能凸顯Hugo的優勢, 乾淨的聲底以及更好的樂音還原
(耳擴的部分我覺得也不輸神獸盒了)

讓我感受到更高一層的音樂享受

更何況神獸盒已經是改裝後聲音提聲後, 還是輸給Hugo


不過如果論到體積, 這也是我主要在簡短試聽後會衝下去Hugo的原因

神獸盒是不可能讓我這樣帶者公司家庭兩邊跑的

聲音不輸原系統, 又能隨身攜帶, 沒用到時還能收起來隱藏殺機

放在辦公桌藏在鍵盤架內, 從外觀很難看出來我用什麼聽音樂(有時候在公司低調點比較好)

至少神獸盒我就不敢帶到公司去...


Hugo搭上DC116直流輸出效果可以更好

但就不是我想要的隨身性了(同Sony的隨身耳擴曾經聽過一款1還是2, 音質比神獸盒差所以就淡忘了)

如果建構桌上系統, 其實我覺得有很多選擇, 應該可以花更少錢達到同樣的升級

音質很重要, 但Hugo真的有滿大贏面在他的隨身性
lieberstanley wrote:
3點事情報告:1. ...(恕刪)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ar3a wrote:
繼前幾天幫PS100...(恕刪)

Foobar2000的輸出設定

WASAPI...加味太重.不習慣

DS:數位輸出....之前有用.可以昇頻到192K.提高小音量的解析

ASIO:ASIO Chord Hugo 1.03....之前覺得較暗.沒用.但Hugo的聲音提昇後
就改用這個.聲音沒經過電腦的音效裝置(44.1K直出).聲音較自然.舒服耐聽
感覺之前聽的昇頻到192K都是加工過的聲音.有點OVER



不知ar3a兄的Foobar2000的輸出設定是那一種??




Gadgetman兄

weiss dac202u後端USB輸入端子.是經過一條機內延長線.再進入紅色板子的USB輸入端子

您有試過跳過這條機內延長線.直入紅色板子的USB輸入端子嗎??

那條機內USB延長線蠻長的.由背板繞到面板後.再進入紅色板子的USB輸入端子


http://designwsound.com/dwsblog/2012/03/dac202u-usb/

j49409 wrote:
Foobar2000...(恕刪)


我是用這個
ASIO:ASIO Chord Hugo 1.03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ar3a wrote:
所以單以流行樂來講, 買Hugo不是好選擇

而古典鋼琴加上高取樣率好錄音

這類音樂較能凸顯Hugo的優勢, 乾淨的聲底以及更好的樂音還原...(恕刪)


好像不只一個地方有聽到類似的言論
只使用一般1411K / 16bit的無損檔好像發揮不出Hugo優勢
偏偏這又是最常見的規格
果然要多聽多看多點時間
本來要直接衝了
剛好我就是聽最不能發揮它優勢的那一塊
  • 16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