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4/12更新]才買10天的Sony MDR-1000X斷裂問題 原廠拒絕保固

今天去看了1000Xm2,店員說左右兩邊內部有加厚處理,
所以就手滑買了...請靜待4個月後的使用結果。
Andreas13 wrote:
算是喔!而且現在定價...(恕刪)


虽说新版长的一模一样,但3C买新不买旧的状况,应该会降价,
店员也很尴尬的说看后面公司发布的讯息再看会降多少。

我是177樓的苦主
趁連假回高雄來建國路的Sony原廠維修站,從上次送修放棄到現在幾個月,兩邊都斷了(有綁束線帶)
結論:雙邊維修報價2400元,單邊維修1400元

我請服務人員備註金額在維修單上,但他回答我系統都會有紀錄,不用擔心。

老實說,我有點累了,國外與大陸皆已免費維修處理,在台灣卻是如此低落的維修保證,繼續綁束線帶還是可以用,這支耳機的音質還是很好,但要我再繼續支持Sony?我想就別為難自己了,大家都挺忙的⋯⋯
最後再說一次同樣的笑話:網路登錄再多一年保固
hb1230 wrote:
我是177樓的苦主趁...(恕刪)


大大节哀!
其实台湾跟其它国家代理商做法不同调就已经令人反感了。
可惜了一台好机子。
我也在观察中,要是这隻二代也轻易断樑,那应该会是我最后一支sony耳机。
我看了一下回文...你比較兇說~~你現實也這樣講話嗎??弄錯~~跳過這裡~謝謝

六凡之靝 wrote:
我不懂你回文是在兇...(恕刪)


我看了一下回文...你比較兇說~~你現實也這樣講話嗎??
我是177與233的樓主
先說結論,最後還是送修了,因為在某次從收納盒拿出來使用時,左側直接認真的在我面前折斷(= =),心想就別撐了,修吧!


-維修單-




-維修費用發票-




-因為自費維修,可把料件取回-


-如圖所示,如果單體連接部分只靠這兩個內部螺絲支撐而若無其它結構加強,那這個部分容易斷掉也是挺正常的(不過這也只是我個人的臆測)




-外側板內部圖-




-單體連結料件示意圖-




-這次返修,卻多了兩道傷痕,巧得是都在同一個位置⋯




-至於如何造成的,大概只有天知道了-




因為服務人員不是維修的人,我只簡單問到,這次維修,有更換改善過的料件嗎?對方的回答是:可能有,因為之前維修是除了兩個單體之外,整個支架直接換掉,現在只要維修斷裂的部分就好。
嗯⋯我個人的想法是,這支耳機當初一開始用極其昂貴的價格更換整個支架的維修方式本來就有夠蠢,現在單換側邊料件的方式也只是正常而已,而這六個破塑料要價2300元,我也只好把心中的那份價值當作給維修人員的辛苦維修費。等等,那兩個多出來的傷痕⋯


罷了~罷了~~~

hb1230 wrote:
我是177與233...(恕刪)


你好 我發現你這張照片黃色圈起來部份好像跟我的1000x耳機同個地方的構造不一樣,在兩三個月前我曾手健的把我1000x耳機的這處拆開來看其內部構造,就在你照片上黃圈內的位置,我記得是兩邊各有一四方型凹槽,槽內置有轉折金屬結構(因已隔幾個月了,細部已記不太清楚,且當初也沒給拍下來)
若我沒記錯的話,就有可能是索尼已在此轉折處作了很大的結構變更。(還有就是你的耳機斷裂處是下片,可是卻連上片和單體的轉折處膠片也都全換了。)若真有變更過設計,就能證明之前這耳機會斷裂完全是原廠設計瑕疵,而非使用者人為造成。
我的1000x是2017五月份製,雖然很想再把它拆開來開個仔細,但再也沒那份膽了,這隻耳機此部位就只靠兩根小螺絲加上周圍雙面膠鎖固,若非原廠拆解,可能多拆幾次就會力理拉拉。附上照片箭頭處為一金屬片。

若有同好也曾拆過這耳機又有照片,也希望能分享確認一下。
豬把拔 wrote:
若真有變更過設計,就能證明之前這耳機會斷裂完全是原廠設計瑕疵



不告知顧客而根據送修反饋直接私下更改設計,我記得是日本製造業共有的一種手法
sony這樣做的頻率絕對比一般認知要高...
我自己最早認知到這件事是十年前的魚雷
"耳機其實對我可有可無,但我一買就買了一萬多塊的耳機"
不好意思, 插花問一下
這個有可能嗎???
原價2545, 特價1099
http://sony.fxoea.com/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