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uracy wrote:台南網聚過後 顯然大...(恕刪) 分享7/28鳳大講座第一首曲子的盜攝版:2013台南耳聚第二天 鳳大開講不知道怎麼貼影片,還在研究中...我的劣質埃鳳五如果侮辱了鳳大的英姿與音樂的美...敬請見諒。
鳳翎 wrote:竟然有偷拍早知道就說...(恕刪) 歹勢,其實就我的感覺,專業度並不會輸給音樂老師哦...音樂賞析由鳳大這種研究到樂器上的達人來講解最適合不過了...我喜歡講課者時常點出諸如:"我個人最喜歡XX部分"、"各位等一下可以聽聽看YY部分"以及"讓我有一種ZZ的感覺"...等畢竟閱歷淺薄者如我,初聽而言由講課者幫助聚焦,才不會始終走馬看花甚至流於意興闌珊的昏沉...而且以"我的感覺"為出發,更沒有權威與距離,更像是在開誠分享而非一意灌輸...私以為這點鳳大做得很不錯^^
這篇是基於感動和熱情跟各位大大們弱弱的分享(如有寫錯之處還請包含)喇叭打開準備好和小弟一起進入這音樂旅程了嗎?(請預備心把歌曲盡量聽完~感謝!)Quadro Nuevo成立於1996年的德國4重奏團體~屬性歸類為爵士和世界音樂這個團體頗有趣的~雖然是德國團體但是團名卻不是德文也不是世界通用的英文而是包含葡萄牙.義大利.和西班牙文翻譯過來也許可以解釋成 : 新的框架每個團員都是LIVE經驗豐富且相當厲害都可以獨立演奏得到獎項相當多包含德國爵士樂獎.歐洲黑斑羚獎.德國音樂大獎【擅長的曲風】Arabesques阿拉貝斯克 --->簡單來說就是阿拉伯風Balkan swing巴爾幹搖擺ballads民謠daredevil improvisations大膽的即興創作老歐洲的旋律和地中海的元素等等【團員】Mulo Francel主修Saxophones薩克斯風, Clarinets單簧管薩克斯風和單簧管種類很多上面這些是Mulo Francel比較常用的種類分別是Soprano高音薩克斯風.Alto中音薩克斯風.Tenor次中音薩克斯風.和低音單簧管Saxophones本體大多是黃銅等合金製成~但也有極少數是塑膠做成其聲音和耐用性跟傳統相比較差雖然本體是金屬但不歸類於小號.長號等銅管樂器歸類於木管(簧片)樂器,因從發聲原理上來看,薩克斯風和同樣使用單簧片的單簧管相同都是吹嘴上面有竹片來震動發聲(塑膠片也可~較耐用但聲音較差)Alto和Tenor是台灣仿間比較常見的薩克斯風也較受歡迎~其中Tenor的低音共鳴頗具吸引力這2種區分的話最明顯就是吹嘴下方的管子~Alto是直的~Tenor則是彎的Alto本體和Tenor相比也會略顯小隻一些Soprano則是長的有點類似嗩吶..聲音悠揚頗具穿透力~很適合心靈沉澱是為Mulo Francel使用率最高的樂器(kenny G也是很喜歡用這樂器)據說超高音(泛音)較難駕馭Mulo Francel 和Nicole Heartseeker合作的專輯(專輯是教堂管風琴~此LIVE影片為電子管風琴+高音薩克斯風or低音單簧管.歌曲改編)Mulo Francel使用低音單簧管詮釋這首歌曲時~有些片段人會讓人誤以為爆音.失誤但其實這是Mulo Francel使用技巧~讓聲音有點像蛙叫Evelyn Huber主修Harp豎琴 , Hammered Dulcimer錘揚琴接下來我們來欣賞這2人交織出的美麗意境(高音薩克斯風+豎琴~與網聚同是第一首播放~為LIVE改編~音質尚可)豎琴獨奏之美..美到什麼都不用說了(私心推薦)2人的合作無間(高音薩克斯風+豎琴LIVE版本)Andreas Hinterseher主修:accordion手風琴, bandoneon手風琴, vibrandoneon口風琴台灣常見的手風琴為accordion一邊有似鋼琴鍵的按鍵bandoneon則是2邊都是圓點狀的按鍵..使用上需要去記位置較麻煩除了vibrandoneon是用嘴吹外accordion和bandoneon手風琴都是用手壓縮或延展風箱來出聲的在Evelyn Huber尚未加入之前~Andreas Hinterseher吃和絃部分較重來首手風琴戲份較重的歌曲曲名為滑翔傘的森巴~帶有輕鬆愉快加勒比海度假風?(四重奏:低音單簧管+豎琴+accordion手風琴+鍋碗瓢盆爵士鼓?(笑))D. D. Lowka主修: Acoustic Bass低音聲學, percussion打擊樂雖然顯少獨奏~但說是幕後英雄名符其實蠻常用低音大提琴用手拍出節奏巴統之旅是個位於東歐和中東交界處的城市~主要產業為造船~食品加工和輕工業附近都是旅遊勝地整首歌分進合擊~四個團員特色也得以突顯曲名Prinzessin Josefina 喬瑟菲娜公主(四重奏: 曼陀鈴 + 錘揚琴 + 手風琴 + BASS + NDR交響樂團 )與歐洲知名的NDR交響樂團攜手錄製的最新專輯(End of the rainbow)台灣有進口使用多軌錄音~每個樂器和整體音場做了非常好的混音處理音場.定位感.景深.細節.主題性都達到無可挑剔整首歌有如史詩般鋪陳的撼動人心~值得推薦(有1080P推薦下載)曲名: MOCCA SWING連歌曲都可以充滿咖啡香這張專輯就是這次音樂賞析的封面耳朵聞聞看~味道是不是很香醇(補充一點就是Quadro Nuevo就算同一首歌~常會用不同方式詮釋~每次都有新感受)曲名: Antakya充滿濃烈的中東氣息讓我想到了沙漠與蒙頭巾頂著籃子的中東婦人【前團員】Robert Wolf主修: 吉他為Quadro Nuevo原本班底2008 年一場意外車禍,卻使他無法再彈奏吉他,退出了Quadro Nuevo促成Evelyn Huber加入最後來首Robert Wolf還在Quadro Nuevo時精采絕倫的LIVE
兩天的聚會講座 最後階段都由小弟弱弱的分享感謝網友在我的分享時段 很捧場的沒睡著一切就由小公主開始滴分享K701相信是大家又愛又恨的耳姬但是有人認為她不好推 要很高檔的東東才能推的好~顯然這是對於小公主的不了解(只要有完全的RUN開 就是手機直推都會很優)當天K701+Ipod 讓現場同協親自試聽了二遍這樣弱弱的搭配 是否可以讓耳姬不至於出惡聲出自於RUN耳姬和播放器的互動關係以下純屬個人心得 因為講座有搭配讓大家試聽K701的組合前輩太多 小弟倍感壓力RUN耳姬時 起先真的建議不要用電腦訊源去RUN她(因為我喜歡厚聲)這樣會使的耳姬呈現出 尖.刺.瘦.薄.乾 不夠豐腴的小公主這樣以後會很難處理 尤其是前面150小時很重要最好是用台CDP去RUN她 加個耳擴 (因為這樣燒了一台飛利浦880)第一階段的完成 K701的低頻是最明顯的彈Q和收尾 500小時後可能是需要耐心和毅力的播放器和耳擴. 兩聲道所面臨的喇叭阻抗比較單純但是對於耳擴和播放器來講 遇到的阻抗較為艱困原因是阻抗範圍太大了600~20的阻抗 對於這樣情況顯得很困難建議一支耳姬配一個播放器或是耳擴 (盡量啦)小弟的IPOD+K701組合搭了3個月不分晝夜的唱著很顯然在講座大家的聆聽感受是 豐腴又通透的中頻 氣質優雅的細緻高頻又不失尾韻不尖不刺非常的耐聽還帶有些許管味 低頻也不含糊三音域非常之平衡 完全符合K701的特性......完全無法相信舊舊的ipod能有如此聲音 但為何?我的電源使用經驗是盡量不在電腦上充電而是需要在你耳擴排插充電 或是你擴大機排插充電(因為我這樣的充電讓K701染上了一點管味)而且必須是同一條充電線 不能在客廳 浴室 或是別的地方充電這樣才能維持你播放器的穩定聲音 絕對是有幫助的.........以上純屬個人經驗 不代表絕對如果還有想體驗不一樣的K701和交流 也歡迎到這次網聚會場 小弟不吝跟大家一起分享 感謝大家的詳讀弱弱的組合......最後還是非常感謝 鳳大百忙中PO了他最 最~精精華的內容 感謝大大的分享讓我們小朋友又不知不覺出走了搭配試聽的曲目之一
鳳翎 wrote:分享寫的差不多了.....看一看時間沒時間睡覺了阿但是能分享這份感動一想到整個人都興奮起來能夠有機會介紹是小弟的榮幸您的回應更是支持小弟的動力喔...(恕刪) 嗯,確實是講課內容的完整版還原,謝謝鳳大。話說,昨晚就是在這豎琴聲中入睡呢...也真夠猛的,拼到這麼晚
jimwang01 wrote:嗯,確實是講課內容的...(恕刪) 感謝jimwang01大的肯定其實小弟也只是用一個欣賞者的角度去做這次分享說講座就太嚴肅了~自覺沒那資格~何況台下很多前輩所以當天我就是強調自己的心得及感受來分享這次網路上把音樂分享的內容po出來很多想分享的音樂..連結卻很少無論如何已經盡了努力
太棒了~學習了...也代表CD坑小弟會越挖越大...在分享耳機系統的同時也不應忘記最終目的都是聽音樂~多些音樂的介紹也可以讓小弟這種新手早些入門...更懂得如何欣賞音樂~感謝鳳大的分享...寫那麼多文章也辛苦了~accuracy wrote:K701相信是大家又愛又恨的耳姬 小弟的K701已經run一年半了還來不來得及治公主病今天看到您的文章馬上把小公主接上ipod嘗試...結果小公主回報我滿滿的齒音呀(真不知道之前怎麼聽下去的...)糟了...公主病已養成只能砍掉重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