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

Chord Hugo聽感搭配暨技術資訊分享(更新TT初步聽感)


Gadgetman wrote:
從購入Hugo以來就...(恕刪)


先歡迎Gadgetman兄,再來是感謝分享Yellowtec這家德國公司的DDC,功課做得很深入!

敢問Gadgetman兄已入手PUC2了,還是尚在觀望階段?不知可否分享一下Hugo的搭配與簡單的聽感?

我原本有動意想去借BAD USB回來測試,因為剛好有一條爲了BADA訂做的BNC線,後來想說,不對,另一頭塞不進Hugo....

BNC接頭是想整人咩?BAD也不是不知道用RCA的還是大多數,一頭BNC一頭加轉接頭還是無法維持75歐姆的阻抗,何必呢?

剛才又聽了一個多小時的INT204,調整了一下系統,聽著聽著汗毛又豎起來了,以絕對值來說,我的系統加上INT204確實是加分的。

Yellowtec PUC2 Lite VS Audiophilleo1
http://2channelaudio.blogspot.tw/2013/04/yellowtec-puc2-lite-usb-to-aesspdif.html



Yellowtec PUC2 Lite要價375英鎊也不貴.再加iUSBPower USB電源5千多

不過比INT240少DSD轉PCM.以及不易脫手問題



在網購買了oyaide DC-2.1G與DC-2.5G來做Keces DC-116直流電供的輸出電源線

這接頭接觸很緊密.插入不會鬆鬆搖晃.線材找屏蔽較好的.看Hugo的聲音會不會更乾淨

Hugo的電源輸入孔是2.1mm.華碩筆電的電源輸入孔是2.5mm

Keces DC-116直流電供的電源輸出孔是2.1mm


oyaide DC-2.1G


oyaide DC-2.5G

lieberstanley wrote:
剛才又聽了一個多小時的INT204,調整了一下系統,聽著聽著汗毛又豎起來了,以絕對值來說,我的系統加上INT204確實是加分的。


還只是用附的交換式變壓器

原廠的電源還沒上

用Keces DC-116(9V)直流電供比較便宜


http://www.pchif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4636&extra=page%3D1
Int204原配的小电源,配了一个入门级的开关电源,如下图
http://www.pchifi.cn/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Y5NjJ8NmI5MjVmZmZ8MTQwMDIwNTgzOHwwfDEwNDYzNg%3D%3D&noupdate=yes

j49409 wrote:
在網購買了oyaide DC-2.1G...(恕刪)


請問j大這接頭在哪買的? 謝謝!!


另外, Hugo用一段時間了, 我還是不知道crossfeed switch是幹嘛的

爬文了下也有看沒有懂, 像是音場效果?

實際切換好像也聽不太出有什麼變化

真不瞭Hugo特地在小機殼上開孔做這功能切換有什麼重大意義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j49409 wrote:
一篇圖文很多的負評想...(恕刪)


滿有意思的

發文的大大也算是音樂音響討論區的熟面孔

理論上同一家廠商是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耳朵沒錯

Hugo會有負評也不意外

所以試聽還是最重要的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我是請台灣代理商幫忙訂購PUC2的,從匯款到收到東西大約一個月。售價也相當合理,大概只比網路上看到的價格多了一點點。入手到現在也好幾個禮拜了,非常滿意它的表現,可說是相當值得的投資。

我本來是要拿PUC2與Hugo搭配的,不幸的是在我還沒收到東西之前,我的Hugo HD USB頭掉進機器裡面了。可能是我都用轉接頭接WW Plantinum starlight USB插得太大力了,導致USB頭連同電路板銅鉑都斷掉了。我每週都定期問候雅仕業務員,到現在Chord都還沒有辦法回覆我到底是要維修還是換新,真是讓人心急如焚,也讓人懷疑Hugo的品質以及Chord的售後服務情形啊!在此也奉勸各位,千萬要小心使用USB轉接頭,如果看到USB接頭已經開始搖晃了就要趕快送回經銷商維修。

回到正題,雖然暫時沒了Hugo但我還有原先的Weiss DAC202U。我同時試過了AES 110歐姆的平衡線以及AES轉SPDIF的方式,確實比只用USB入DAC202U時更棒了。原先只使用USB時本來系統就已經是線條分明,樂器定位明確,主體突出,三頻均衡了,在使用PUC2之後可以更明確的感到背景更加的寧靜,音場深度更為增加,樂器定位更為清楚,加深了音樂的3D立體感。每每閉起眼睛時,經常是會忘了我是帶著耳機在聽音樂的。

我的電腦是用Mac book pro,所以是不需要安裝驅動程式的,不過我還是試了一下Yellowtec所提供的Mac驅動程式,一聽之下更是嚇了一大跳,想不到原本已經很棒的PUC2在使用了驅動程式之後又有一些小細節跑出來了。可惜的是似乎Yellowtec的Mac驅動程式還有問題,只能夠聽96/24以下的音樂,往上就一片寂靜無聲,況且該驅動程式與Audirvana Plus不合經常卡卡的,所以我就卸載驅動程式了。我並沒有試Windows driver,所以也無從提供在Windows環境下的聽感,不好意思了。

順帶提一下我的系統,我的耳擴也是EC BA,我是用KR PX4 + Brimar 6SN7GT,耳機也是HD800,BA的VR我自己換成KHOZMO shunt attenuator。
lieberstanley wrote:
先歡迎Gadgetm...(恕刪)
一開始有提到過我的Hugo側邊不密合的問題

有天發現我以前玩汽車音響時留下來的3M消震膠帶

還有玩神獸盒時留下的電磁波吸收材(片狀貼紙)

抱者Hugo會賣不出去的心情, 開始DIY下蓋...

1.把電磁波吸收材依照下蓋裁切好貼上

2.把3M膠帶貼上邊緣然後用美工刀慢慢裁剪

真的很難剪, 因為邊緣太窄了, 膠帶又是黏性的

完成圖...


乍看一下還不錯, 吸收電磁波順便減少鋁蓋之間的震動

鎖上後的爆漿圖...


果然黏性膠帶壓扁後就爆出來了=.="

說實在的頗醜哩...

希望這樣亂搞對聲音有一滴滴幫助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Gadgetman wrote:
在使用PUC2之後可以更明確的感到背景更加的寧靜,音場深度更為增加,樂器定位更為清楚,加深了音樂的3D立體感。每每閉起眼睛時,經常是會忘了我是帶著耳機在聽音樂的。


感謝您的分享

請問PUC2的電源是吃電腦的5v.還是外接電源....iUSBPower USB電源

供電方式不同.聲音的差異如何??




Gadgetman wrote:
導致USB頭連同電路板銅鉑都斷掉了(恕刪)


真是糟糕!

USB端子外殼是靠銲在電路板上固定的.沒有貫穿孔固定(其他端子都有貫穿孔固定)

如果USB端子外殼銲接時加熱過久.電路板的銅箔就容易翻起來


ar3a wrote:
一開始有提到過我的H...
(恕刪)


ar3a兄!哈哈!那麼貴的機子您也敢亂搞(手癢了)

小心短路.聲音變悶

究竟聲音是否有改善.我也想知道
  • 16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