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


pariah.T wrote:
1. 雖然你的觀念...(恕刪)


話說你要怎麼播SACD
我都沒看到你有CDP(不論是否可以播SACD的)
我相信你也沒初代的PS3
所以是要怎麼聽

其實CD是很舊的東西了
現在有很多96k/24bit以上的檔案可以購買

cndgood wrote:
我花這麼多錢在耳機就只是來打CS用的而已...(恕刪)



高階耳機用來打電玩不一定會比較好
像我之前也分別用HD800和IE800測試過
發覺效果並不好 可能還不如一些便宜pc喇叭
可見遊戲內音樂音效都沒做得很好
而那些專為遊戲設計的耳機主要也是線上遊戲需要用的
不過這也是我個人猜測 畢竟我電玩時間很少
大部分閒暇時間都還是在聽歌劇 聽古典音樂
和專研古典音樂及音樂會欣賞準備等音樂藝術相關活動
所以這方面的觀點可能比較不準確吧

man59 wrote:
打CS還不錯啊,我STAX都拿來看謎片。...(恕刪)



這個我都知道 很有趣的心得分享 請繼續... 我不打擾了... 謝謝

Bear4212 wrote:
謎片是很棒的RUN IN高音的訊源......
(恕刪)


cndgood wrote:
真的~高音,人聲,低音一次run 到位
(恕刪)


這個我就不曉得了 畢竟我現在已經很少看那些東西了
所以說人要培養正當休閒興趣嗜好就是這樣
像我這種長時間沉醉在美妙古典音樂世界的藝術愛好者
把心思都放在音樂藝術上 就比較不會無聊胡思亂想

不過我個人以為所謂的謎片應該是就是現場收音而已
效果連一般DVD影片都比不上
要用來RUN IN我認為不可能
又或者是存心要給我難看才講這些的吧

man59 wrote:
不要忘了,這邊有高手高手高高手,耳朵聽著華格納女武神,眼睛盯著太妍,不知道手會放哪?...(恕刪)


不懂你在說些什麼 根本沒有人這樣想 請自重 謝謝
man59 wrote:
人聲的呼喊呼喚,身體的拍打碰撞,自然真實的人體合音才是最原始古典音樂。
用樂器演奏在400年前只是個流行樂,熱門曲。
我也小小的買了幾堆400年前的流行CD...(恕刪)



你po這圖我看不懂意義在哪 我怎麼知道你有沒有偷藏 熱門流行歌 美少女專輯
且按你這量 推算應該也沒破千張 還有一部分甚至不算正統古典音樂專輯
要說能有多厲害我覺得也還好

還有其實古典音樂CD量不在多 重點是要有時間去聽
像近幾年各大廠發行許多大套裝低價CD 一次動輒數十張在賣
很多樂迷也是便宜買一堆 結果放在家很久都沒拆封的也有
我自己也是一堆古典樂CD 有很多真的是才聽一遍就沒機會再聽
一般來講 通常是看網路古典相關社群論壇
有提到什麼作品 什麼特色 而剛好有相關錄音就會找來聽聽看
要不就是剛好有音樂會演出才會再拿出來預習
畢竟這是沒辦法的事 古典樂真的太豐富了太有深度內含了
就像浩瀚的宇宙與一望無際的大海 永遠看不到盡頭一般

而我每個時期聽的都不太一樣 最近在聽的分別是:
拉赫曼尼諾夫大全集(31CD) 理查‧史特勞斯歌劇全集(33CD) 浦契尼歌劇集(17CD)


其中華納發行的這套浦契尼歌劇集(Puccini Operas)台灣還沒賣
我還是透過國外古典音樂網站買的(含運約39美金) 你想這些光聽過一遍就要多久?
不過個人確實偏好主攻強項還是在歌劇的部分 特別是華格納的歌劇
收藏版本最多的是《紐倫堡的名歌手》光CD的部分就有10個版本
分別是:

1. 福特萬格勒指揮拜魯特節慶管弦樂團與合唱團1943live(單聲道) Grammofono 2000
2. 貝姆指揮維也納國立歌劇院1944年廣播錄音(單聲道) Preiser
3. 卡拉揚指揮拜魯特節慶管弦樂團與合唱團1951年live(單聲道) Documents
4. 克納佩茲布許指揮拜魯特節慶管弦樂團與合唱團1960年live(單聲道) Golden Melodram
5. 凱爾伯特指揮巴伐利亞國立管弦樂團1964年live SONY
6. 庫貝利克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1967年錄音 MYTO
7. 卡拉揚指揮德勒斯登國立管弦樂團1970年錄音 EMI
8. 約夫姆指揮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管弦樂團1976錄音 DG
9. 薩瓦利許指揮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管絃樂團1993年錄音 Warner
10. 蕭提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1995年錄音 DECCA

藍光有3個版本 分別是:

1. 懷格勒指揮拜魯特節慶管弦樂團與合唱團 2008 Opus Arte
2. 尤洛夫斯基指揮倫敦愛樂 2011 Opus Arte
3. 加提指揮維也納愛樂 2013 EuroArts

這不僅是在台灣 放眼世界來看 都是非常專業的收藏行家標準

而且也不限德義主流歌劇 其它如法國歌劇 俄國歌劇 捷克歌劇....都有涉獵
其中部分還很精 像我在捷克歌劇的部分在台灣也是很厲害 收藏很豐富的
例如捷克名廠Supraphon發行的史麥塔納 德弗札克 楊納傑克的一些冷門歌劇
我都有收藏...這點有機會在講



pariah.T wrote:


其中華納發行的這套浦契尼歌劇集(Puccini Operas)台灣還沒賣
我還是透過國外古典音樂網站買的(含運約39美金) 你想這些光聽過一遍就要多久?
不過個人確實偏好主攻強項還是在歌劇的部分 特別是華格納的歌劇
收藏版本最多的是《紐倫堡的名歌手》光CD的部分就有10個版本
分別是:

1. 福特萬格勒指揮拜魯特節慶管弦樂團與合唱團1943live(單聲道) Grammofono 2000
2. 貝姆指揮維也納國立歌劇院1944年廣播錄音(單聲道) Preiser
3. 卡拉揚指揮拜魯特節慶管弦樂團與合唱團1951年live(單聲道) Documents
4. 克納佩茲布許指揮拜魯特節慶管弦樂團與合唱團1960年live(單聲道) Golden Melodram
5. 凱爾伯特指揮巴伐利亞國立管弦樂團1964年live SONY
6. 庫貝利克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1967年錄音 MYTO
7. 卡拉揚指揮德勒斯登國立管弦樂團1970年錄音 EMI
8. 約夫姆指揮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管弦樂團1976錄音 DG
9. 薩瓦利許指揮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管絃樂團1993年錄音 Warner
10. 蕭提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1995年錄音 DECCA

藍光有3個版本 分別是:

1. 懷格勒指揮拜魯特節慶管弦樂團與合唱團 2008 Opus Arte
2. 尤洛夫斯基指揮倫敦愛樂 2011 Opus Arte
3. 加提指揮維也納愛樂 2013 EuroArts

這不僅是在台灣 放眼世界來看 都是非常專業的收藏行家標準

而且也不限德義主流歌劇 其它如法國歌劇 俄國歌劇 捷克歌劇....都有涉獵
其中部分還很精 像我在捷克歌劇的部分在台灣也是很厲害 收藏很豐富的
例如捷克名廠Supraphon發行的史麥塔納 德弗札克 楊納傑克的一些冷門歌劇
我都有收藏...這點有機會在講




不是,這不是非常專業的收藏家標準,你誤會了。這些光盤唱片說實在話沒有什麼收藏價值,君可上 ebay survey 國際 古典/古 樂唱片市場,老話一句要有增值空間,請收二手原版黑膠,現在數位盤也漸漸增值了,盡量看看誠品有沒有一些東歐的小廠首版可以撿,跟雷射頭二極體訊源聲音完全不一樣...
寧與同好爭高下,勿與傻瓜論長短...

Dean Design wrote:
這些都是發燒音樂,要聽某某指揮、某某錄音的才是參透古典;
了解作者想要傳達的意境,凡夫俗子只是再聽一堆樂器演奏不懂精隨 ...(恕刪)



確實是如此 發燒測試片的目的就是在試聽音響用 賣場展示用的
真正要聽古典音樂當然還是建議將整部作品完整聽完
還有些獨立小廠為製作發燒錄音 找一些年輕且經驗不足 名氣不大的演奏家
省成本充忙趕工錄製 詮釋上可能不盡完美

不過我個人是認為大部分的古典樂迷對稍差的錄音還是能接受的
畢竟正統古典樂迷會著重在音樂和演出部分 主聽詮釋 次聽錄音
相反的大部分發燒友對古典樂並不專精 純粹是為音響才選擇古典樂
目的除了可能有點炫耀成分外 主要還是為了要跟其他燒友比劃 鬥機
整天做這些調整 擺位 器材搬進搬出的...就是想證明自己的調音功力一流
提升個人優越感 畢竟發燒友大家都很有錢 有錢就能買好東西 買高單價商品
問題是花大錢裝大爺誰不會 光靠很會買東西頂多證明自己是血拼高手 消費達人
無法證明自己是音響高手 音樂達人 所以才需靠調音和聽感這兩項功力來PK
調一調再來找其他燒友鬥一鬥 比比看誰厲害 誰調出來的聲音好 誰的聽感好...
當然這種正經時候 可就不能又是一般常見熱門流行歌曲 或嘻哈饒舌街頭舞曲等歐美屁孩音樂
甚至日本動畫音樂唱片封面一群動漫小女生笑呵呵的開心模樣的...
這要拿出來人家根本當你是來玩的 因此才需要借助古典音樂的優勢來當做主要的"調整工具"
所以古典音樂對發燒友來說功用大致是如此
而真要要能在 音響與音樂之間取得絕佳平衡 甚至進一步朝向藝術領域的至高境界
我認為這畢竟是少數人才能達到的 要想光靠金錢也是不可能的



Mr.SHADOW wrote:
毛昭綱 無恥近乎勇的華格納
有空的網兄可以當故事書看...(恕刪)



藝術家是看 "作品"不是看 "人品" 這點請先搞清楚
你提供的這篇文章內容過於偏頗 批判的主軸圍繞在音樂家 "私德"的部分
針對與女性之間的關性 用一種八卦媒體式的黃色笑話式的方法表達
我認為是不公正 也很不正經的 況且就現今標準來看
作者列出的這些行為頂多民事和解 沒麼大不了的
而真正該針對音樂和戲劇的部分提出意見看法的
我們發現到作者對此幾乎沒做評論 也顯示其不足之處
觀點立場亦相當薄弱 按他的標準恐怕要聖人才能當音樂家了
個人不以為然 況且就以往的批判文章
就算是《華格納事件》這樣的專書 以尼采水平都顯得有些不入流
何況毛昭綱
pariah.T wrote:
1. 雖然你的觀念有些真得超扯...(恕刪)

全世界應該只有你覺得我的觀念超扯, 不然你可以開棟樓投票, 你絕對大敗
我PO我家的CD是告訴你, 我只是一個幼稚園等級的古典迷沒有很厲害
你最多就幼稚園中班的等級而已, 還催眠自己是專業的古典音樂鑑賞者

順便告訴你我沒必要藏我的流行CD, 你討論古典我當然只PO出有放古典那一櫃就好了
其他的又不在你的討論範圍內沒必要PO, 我又不是你狹隘假高尚還老番顛
高尚? PO文問看AV片要用哪支手機? 還挖我的舊文想噹我, 你真可恥
不屑流行? 頭像是K-POP少時太妍

pariah.T wrote:
而我這邊推薦IE800用家選擇蕭提版也是考慮到其低頻特色, 可以使聽者在耳道形成強烈共振的特殊聽覺體驗...(恕刪)

你這偽古典音樂迷, 你的耳朵是不是耳屎太久沒挖? 還是皮太長了
你耳朵這種聽感也敢出來秀? 是出來秀下限嗎? 你用HD800聽這張會一樣低頻強猛?
Decca的低頻是有哪一張可以看的到Telarc的車尾燈? 你以為TAS主編是吃素的嗎?

pariah.T wrote:
這唱片台灣定價非常高 先打九折再加博客來活動再九折
再抵扣之前累計的購物金119元後 都還要 "428元"...(恕刪)

你是把SACD放在幾百元的光碟機內再轉檔出來聽的嗎? 先笑一笑
675元的SACD很貴? 繼續笑

是我太敗家了嗎? 看來是你太窮酸了, 這些便宜貨隨便丟地上拍一張給你看
古典/教堂/爵士/國樂/中日韓英流行.....通通有聽, 不用藏


大家應該不是存心要給你難看, 是你的難看是天生的不用我們給


至少5年前你就在看了你怎會不曉得呢?
偽大的你現在是不是正用IE800插在手機上看著AV片?


放心好了大家一定都這麼想的, 不然可以投票看看阿
  • 9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