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

我是受害者,聊聊我的 DAC32、P-1u、以及耳機們


為了符合 01 的敗家精神,小弟文中的耳機有時會擬人化以耳姬稱之

我們能看見美好的事物、聆聽動人的樂章、感受心靈的悸動是幸福的,請大家一起珍惜。

很多版友會問、或是懷疑自己是不是木耳?為什麼我的聽感跟人家不一樣?為什麼人家說的我感受不到?為什麼人家可以寫出華麗的聽感表達,而我不行?

沒關係,我就是一個貨真價實寫不出華麗聽感的大木耳,就由小弟的系統來聊聊我的學習心得(請容小弟慢慢補充):

1.
無論看過多少評論與接受多少建議,請務必自己親自聽過。

2.
North Star Design 老闆兼設計者 Giuseppe Rampino 表示,任何音響的設計都沒有「魔法」存在,一切都有技術性的答案(http://review.u-audio.com.tw/reviewdetail.asp?reviewid=195)。我很喜歡這句話,符合我理工背景的思維。

在建置系統一開始最讓我這個理工背景的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線材、墊材、以及壓鎮三樣魔導器。我曾翻閱過無數的學術期刊、看過論壇無數的爭執文章、請教過專業的語音訊號處理專家,一直沒能讓我信服的「技術性答案」,我的結論是隔行如隔山。直到 Stereo Sound 的連載文章出現。

Stereo Sound 183 期已經把這些疑問大致都解釋得很清楚,只要思考對應應該很快就能解開我一開始的魔導器之謎。其中有幾段我覺得很棒的結論轉摘如下(整篇原文有好幾個翻譯上的錯誤,以下摘錄出來的文字應該沒有。我已經很仔細檢查過內容的一致性,如果有怪怪的地方,原文就是如此。另外,原文有詳細的實驗圖表與數據,而且有提到兩份值得閱讀的刊物,值得大家詳閱):

1.
聲音的本質。請想像一下,某個地方所設置的鋼琴,鋼琴家用來調整樂器而敲打了一下「La」鍵的一瞬間,它的聲音應該是帶著優美的音色散播開來,但是那台鋼琴是 Yamaha、還是 Steinway 呢?因為兩者的音色不同,場所會是音樂廳、還是交誼廳呢?因為兩個地方的聲音也都完全不一樣。但是,如果將聲音當中的泛音去除、而只將分解成為正弦波成分集合體的基音抽出來的話,Yamaha 與 Steinway 都應該變得會是一樣了,說得極端一點、也就是大提琴與小號一樣、都會是 440Hz 的單音。那麼,我們怎麼才能知道哪個聲音會是鋼琴的聲音呢?直截了當地說,也就是泛音。我們以為只有「La」一個音的鋼琴音色,其實是由複雜的泛音所構成,我再附加說明一下,現實的音源的泛音並不是嚴密的整數倍,而且經常還會搖擺不定。

2.
微調的基本也就在於盡可能正確傳送音源所記錄的波形。實際像這樣慢慢進行微調,原本是 Hi-Fi 風格的聲音消失了,逐漸變成了逼真的聲音,某些人會覺得有「聲音變普通了」的感想,說的其實也沒錯,因為只要能夠正確播放出泛音也就能夠真實重現樂器的素顏、既使連空氣感也都能夠傳達出來,而且每一件樂器也都可以清楚呈現在眼前、還應該可以從寂靜當中感覺到能量的高低,這才會是微調的入口。

3.
我想大家都曾經聽過「如果將音響專用的主時鐘換成銣原子震盪器就會連空氣都感覺得到了」的這句話。數碼音響需要時鐘,一般當作主時鐘使用的水晶振盪子是 10 的 -6 次方高精度,換成一般時鐘的話、也就會是每月相差幾秒的精度,但是對於主時鐘而言,重要的不是這種精度,而是時間軸的晃動,也就是抖動 (Jitter) 少

4.
使聲子失真的主因-震動。原因是震動使框體內的電磁結合、靜電耦合、以及誘電率等會產生變化,而線材也會發生這種現象。

5.
為什麼我們會被某人發出的聲音所吸引呢?為什麼又能夠用語言傳送情緒呢?為什麼有打從心底被感動的音樂呢?對應這些問題,至今仍然沒有人能夠提出明確的答案。但是,這些問題的背後都會存在著「泛音」。

6.
累積經驗、磨練自己的感性、不要被世間評價所迷惑、請用自己的耳朵來判斷。
shihnung wrote:
為了符合 01 的敗...(恕刪)


非常棒的文章~
可惜好像無法再重複加分

我也相信只要聽得出來一定是物理學某處有所變化~
不應該是無法解釋的玄學...
不過小弟不是金耳朵就是了
好文+5分...怎麼+5分?
感謝大大的整理&分享
原來防震的目的是防止電磁偶合
所以說大家的耳朵都不太一樣
聽進去得也不一樣
有的愛小鐵 有的愛天龍
買東西 有的聽還是聽聽為妙
沒得聽呢 搏杯

這種文章5分當然不夠拉

battle507 wrote:
w大 是這些嗎?
jap-15000
jpt-10
jpu-150...(恕刪)

闇之後裔 wrote:
LUXMAN的電源線、USB線與RCA端子保護蓋....這...這也太猛了吧....
都這樣了~~就在來一對JPR-100訊號線吧~~...(恕刪)

Kasanagi0702 wrote:
還有這條也要一起買~
闇哥叫我來貼的
LUXMAN JPU-150...(恕刪)

太強大了,整套 Luxman 的配件,不知道真的配起來聲音會變成怎麼樣,濃稠像糖漿甜蜜蜜嗎?

闇之後裔 wrote:
台灣跟香港在"正常的情況"下~是不會有LUXMAN的電源線
就算想買也買不到.......(恕刪)

wuchuyu wrote:
搞不懂 為何luxman不附自己牌的電源線跟訊號線
廠商拆起來自己賣?
大概查嚕一下 也不是說貴到哪去
不過 去哪買 = =
有人聽過嘛?...(恕刪)

搞不懂 為何luxman不附自己牌的電源線跟訊號線
也不是說貴到哪去
豬排大~~衝吧衝吧~~來一對LUXMAN的訊號線吧~~~

闇之後裔 wrote:
這條電源線在下也才入手沒多久~~目前還在努力的RUN IN中
台灣這邊一直也找不到什麼心得~所以自已先買來試試看
到時RUN好後會再分享聽感的...(恕刪)

期待闇大的聽感分享

battle507 wrote:
w大 是這些嗎?ja...(恕刪)


今天第一次在店面看到DA200實體感覺好嬌小

shihnung wrote:
1.
無論看過多少評論與接受多少建議,請務必自己親自聽過。


這點感同身受
到最後還是得過自己耳朵

籃籃香 wrote:
非常棒的文章~
可惜好像無法再重複加分

我也相信只要聽得出來一定是物理學某處有所變化~
不應該是無法解釋的玄學...
不過小弟不是金耳朵就是了...(恕刪)

謝謝籃大,對於系統微調產生的變化一定有技術性的答案這是肯定的,但是聲音變好或變壞每個人的感受、敏感度都不一樣,小弟再繼續分享

撒尿狗 wrote:
好文+5分...怎麼+5分?
感謝大大的整理&分享
原來防震的目的是防止電磁偶合...(恕刪)

謝謝撒尿大,是的,所以線材還會分高頻傳輸、屏蔽與否、單芯或多芯...是有其原因的

wuchuyu wrote:
所以說大家的耳朵都不太一樣
聽進去得也不一樣
有的愛小鐵 有的愛天龍
買東西 有的聽還是聽聽為妙
沒得聽呢 搏杯

這種文章5分當然不夠拉...(恕刪)

謝謝豬排大,所以還是要以自己的角度來欣賞音樂,追求心靈的那一份悸動

在小弟的學習過程中,有許多版大熱心的指導與協助,謝謝您們

各位魔王的後宮是這樣


還是這樣


或是這樣


我們的視力會受損;同樣的聽力也會,請各位魔王不要在後宮縱慾過度,忘了保護耳朵,還是偶爾出來回回文吧

聽力與音感一部份來自與生俱有的天份、一部份來自後天的培養,而且一般必須在很小的時候開始。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逐漸喪失一些東西,如:記憶、視力、聽力。事實上,我可以感覺到自己的聽力已經受損或老化,也許不嚴重,但在一些頻率範圍或音量,對我而言是聽不見的。

此外,我的音感非常不好(就當作是趨近於零),有些人可以在只聽過一次旋律的情形下,重新演奏出一樣的曲子,我不行。有些人可以聽出聲音的不完美,我不行。許多版大分享聽感時,他們能形容出聽到的音像,甚至在一段時間之後,還能記憶住。而小弟我在 AB Test 時,放下 A 拿起 B 時,已經忘記 A 的聽感對於音樂,我沒天份;可是小弟的邏輯與圖像能力卻還不錯:

1.
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聽力與音感就有差異,所以對於音樂的感受也一定不會完全一樣。

2.
如果我們不是職業需求(或職業習慣),何不放鬆心情欣賞音樂,感受心靈的悸動。

對應心得文一開始,由於感知的不同,我們心目中希望的系統就會不一樣,微調的方式也會不一樣。而當使用越高性能的系統組合,系統越會不客氣的描繪出問題點,所以才有人說:「越高級的系統越容易出現破綻」,而這是我們要的嗎?

我們常常會聽到許多前輩提及訊源的重要性,一開始我也是會想,不都是撥放 MP3 的設備?我的播放器是名牌耶!我的電腦與音效卡等級是一流的耶!更何況是數位音樂真有差異嗎?不同壓縮率因失真有差異可以理解,可是同一個檔案,不同的播放器會有差?我的 CD-ROM 不到 1000 元,那 Ayre CX-7 為什麼賣那麼貴?它不也是用 CD-ROM (TEAC 540E)

如果以攝影來比喻,訊源就像是美女(或帥哥),擴大機就像是相機的機身,而耳機就像是鏡頭,調音就像閃光燈、偏光鏡、濾光鏡。這裡小弟故意用一個比較奇怪的對照組來分享。

在拍美女(或帥哥)時,要用廣角鏡強調透視感?或是用遠距鏡強調壓縮感?還是要用微距鏡強調肌膚紋理呢?又為什麼有些鏡頭會被稱為人像鏡皇?如果我們想強調美女膚質的美,我想應該不會有人選微距鏡;反之,想要強調歷經滄桑的美,那麼微距鏡應該是個很好的選擇。大家看過 4K 攝影機拍的美女臉部特寫嗎

欣賞音樂就像欣賞照片,也像品嚐美食,此時調音就像佐料,對味的佐料能增加主菜的美味;反之,即使用了最昂貴的佐料依然是不對味,而且失去了主菜與佐料的主從關係。
shihnung wrote:
<如果以攝影來比喻..(恕刪)


抱歉漏看,自刪
  • 7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