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分享]SONY NW-HD5試玩報告(5/6新增5張圖)

我只是想問一點
ATARC3可以到40可小時
可是mp3是多久?

eason wrote:
jacky7689 wrote:
原因無他.IPOD的電池實在是太沒檔頭了....壽命又短...無疑是IPOD的一大敗筆...
(只是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只會盲目的跟流行)

嗯.........
也不是想吵架啦~更不是護Apple心態

不曉得JACKY知不知道iPod流行的原因

他不只是個花瓶唷!




恩 其實不可否認的 IPod的爆紅 跟她的漂亮外型是有很大的關係
功能方面...就因人而異 有人認為陽春 有人倒是可以接受
一個蘿蔔一個坑
沒什麼好比較的...
我就一直很介意他的噪訓比
可是我朋友就很滿意IPod
他說IPod聽起來有"空靈"的感覺
SO...沒有一樣東西是最好的 但是自己喜歡就好
\( ̄︶ ̄)>...

ATB wrote:
我只是想問一點
ATARC3可以到40可小時
可是mp3是多久?

SONY官方給的數據是
ATRAC3plus 48kbps 40小時
ATRAC3plus 64kbps 37小時
mp3 128kbps 30小時
我敢說~

如果iPod 沒有iTunes 和 iTunes MusicStore的話

iPod系列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攝影用的是心,而不是器材。 -- [http://p.pro.club.tw/]
欣聞樓主對SONY NW-HD5 的試用報告,本機原定
四月二十一日上市,本人十九日在日本大阪YODOBASHI
購得。茲代回答樓上問題:用MP3格式放音30個小時,
可換電池容量880mAH 宣稱六月上市。
值得一提該機俱內藏保護硬碟衝擊裝置,有關中文顯示
沒問題煩請自爬文處理。
我只知道沒有多國語言顯示 跟好的管理軟體 我是不會買大容量的隨身聽產品
sonicstage 在我所用的經驗裡 只是個很難用的OOXX軟體 所以根本不會考慮.....
我也想問問題~
請問可以拍一下那個選單直的顯示嗎?

另外按鈕好按嗎
總覺得一堆按鈕排在一起滿容易按到旁邊不相關的按鈕
(例如說想換下一首變成調音量= =)
不過我覺得這是滿有特色的一台walkman
挺不錯的!

題外話
Sony Connect網站有沒有整合的軟體了?
先前不是說要將Sony大部分的多媒體工業全部囊括進去
(手機,遊戲,音樂等等...感覺滿偉大的...)
單就圖片上的表現
我還是比較喜歡IPOD的配置
如果$ONY把面板按鍵配置改漂亮一點
我就投靠他吧
既然開板大大拿iPod來比較 我也就免不了比給你看

這是蘋果電腦介紹iPod的網頁
http://www.apple.com.tw/ipod/specs.html
上面明確標示電池使用時間

長時間播放不足?所以買iPod的人就是被騙?
使用上電量不足以讓需要長時間播放的使用者 iPod系列各產品有各產品電池使用時間
通通都不足以使用 當然可以去選擇其他種類的MP3隨身聽
蘋果有列出電池使用時間 並沒有用規格來詐騙使用者
哪需要講 買了iPod就是被騙電池無法長時間使用?

若是說iPod電池不能更換 還比較合理 這的確是缺點
在硬體沒有損壞之下 卻因為電池無法儲存電源又無法置換 只能接上外接電源 標榜的攜帶性喪失 的確是一大缺點
又有些人對於愛用品 用久了都會有感情 捨不得丟棄或賣出

再來說使用者界面 iPod與NW-HD5的硬體 按鈕操作
iPod淺顯易懂
NW-HD5是比較複雜一點

講軟體吧 這其實才是這類裝置真正發揮出價值的心臟
兩方是配專用軟體在輸入使用歌曲的
兩方都可以聽取MP3音樂
兩方都有專用格式 iPod使用AAC專用格式 NW-HD5使用ATARC3專用格式
iTunes也如蘋果的宗旨 簡單易用
sonicstage是眾所皆知的複雜 功能雖多 但真正常用的功能(選曲 輸入)卻要使用很多動作來完成


上述比較 其實都可以看出iPod的簡單易用與學習時間低
NW-HD5要達到相同的使用程度甚至進階者的使用程度 還是可以靠多一點空閒時間學習達成


最後講 網路購買音樂吧 這部份 不管是iPod與NW-HD5 台灣都沒有啦
之前有電腦報導的網頁(好像是CNET) 在比較網路下載音樂部份的評審
記憶中$ONY的網路下載最差 原因是選曲跟購買網頁點選流程太過複雜
當然 這在台灣是完全沒有用處的


單就比較這台NW-HD5的確光電池使用時間對付iPod就通通贏了
NW-HD5的缺點也的確需要$ONY去改進 例如sonicstage的中文化

但會去選擇NW-HD5這撥放器 便是對於他的優缺點有所了解 有辦法解決或是容忍這些缺點 以及高效能電池才會去選擇她
有如iPod使用者因為簡單易用而去容忍電池無法更換這件事情


各種撥放器
皆有其優缺點
單就優缺點來表示即可 牽涉到不同部品比較 就會有各產品的使用者為各產品辯護
光解釋就解釋不完 大多報導都是跟前代或是公司其他產品比較 爭議較少
異種比較之前 請切記三思
阿阿~不支援中文!而我只聽中,英文的歌
不就沒希望了~~嗚嗚
Hello!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