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 都是P7用家啊,當初就想說在P7 / 跟P5 二代擇一,後來大膽選了後者,主因是P5S2是剛出爐的產品,加上跟P7用的是同一單體,....當然還其它原因... 就便宜好攜帶但還是會對P7心動啦~lee_yu_ju wrote:不知怎麼了,一時心魔...(恕刪)
lee_yu_ju wrote:哇, 都是P7用家啊...(恕刪) 我是因為用P7 取代 Bose QC15的. 目的不同.你的目的是便宜好攜帶, 音質又接近(同一單體)!相信你的選擇好好享受. 不要跟人家比!
P5 一代的線已出很久了,你要找PEC/P5 ver2這條喔,網路有大大已經分享過了,網路搜尋一下還有其它條可用在P5一代;我是請代購報價,反正最後我共花2400左右因為P5 S2目前只有這條副廠訂製線⋯⋯加上這價錢我尚可接受目前回家馬上比較原廠線,在手機同音量下,這條線出來的聲音就比原廠線更亮聲,表示它用6N銅線真的有差,傳導性更佳;目前初聽音質音場,相對原廠線高音拉的更高,但我還是認為Run 100hr後,在來比較會較客觀剛把三條線互相比一比,PEC/S2 ,原廠沒控制線 ,原廠有手機控制線,原廠有控制手機的線出來的聲音是最薄的,PEC/S2比原廠沒控制線出來的高音更高尖最後感謝D&M這麼快為P5 S2做這條線,因為今年二~三月還寫信去問呢,沒想到5月就出來威士忌加蜂蜜 wrote:恭喜樓主入手P5。...(恕刪)
我只能說這條昇級線非常值得買,1. 價格尚在合理可接受2. 看在6N 純銅線份上,加上又是日本製造3. 朋友表示音響銅線純度高,聲音一定有提昇,而用純銀線就風險大,因為銀線跟音響搭配問題多,搭的好比純銅又更好聽,搭不好易因為傳導太好而造成聲音走味,這是他多年Run線的經驗原廠線銅線純度較沒多好(估計4N銅),聲音表現出來的亮麗/音場/琴鍵清脆/高低頻解析或頻域延伸度會受其影響,好像蒙上層紗,些許悶聲; 而這條純銅6N線只是讓這好的發聲單體發揮的更好,真的有提昇音質到HIGH END水準(High End是專業朋友評語,他表示這聲音才是對的;因為他以前就說我耳機音質雖然很好且濃郁,但悶了點,少了樂器該出來的光澤度或亮麗感)朋友用簡單比喻表示,B&W給的原廠線表現像10000元耳機,換成這線馬上提升至30000以上等級,因為這耳機單體表現的讓他感覺有3/5 A喇叭的味道(老樂友都知道的喇叭)因此我蠻推薦B&W P5/7的樂友,真的值得收入這條C/P值高的耳機線lee_yu_ju wrote:哇, 都是P7用家...(恕刪)
PEC/P5 Series 2 這線RUN了30小時以上,從剛接時會覺得吵,現在已不會有吵的感覺;跟原廠線相比,我認為之前大大分享文寫的很好,我的感覺的確是像他描述一樣PS:我覺得這位大大寫的很好,各位就參考這篇文章本來我有些名片的音樂是用320K MP3 如David Roth Pearl Diver 或者是 John Baez Dimond and Rust後來比對無損的Flac 後,突然差異感拉大了;換了這線後,無損音樂的細節及音場變大變多了....我心得是原廠線的悶聲把這些蓋住了,所以導至我之前覺320K MP3 也沒差到那裹,所以為了iTunes 空間考量,一直沒換成M4A檔最後,原廠線也不是沒優點,至少它呈現的音樂在低頻部份,有比較厚感...我朋友是說是糊聲,所以才會覺的低頻量多的錯覺感這條新線在低頻變的收放更好,更真實的呈現出音樂的原有素質尤其聽現場錄音的像John Baez 或 Adele Live in the royal hall變的很有現場感,音樂多出水分及變的亮聲多了,也更有音箱表現的味道PS:用 2014, MacBookPro 13" 直推就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