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耳擴用電源線

我來幫樓主省錢

我覺得電原線根本沒差 根本不必花這個錢


盲測應該沒什麼人分得出來吧
感謝大家推薦還有想讓小弟省錢的網兄,
不過在小弟的系統上,還是聽得出差異性,
網路上有句話說木耳是幸福的,
聽得越久你會對音樂的種種越來越挑剔像個無底洞般,
以前小弟也是線材無用論一派,
但到現在深深的覺得線材比器材重要多了,
器材好線材不好永遠無法發揮器材該有的實力。
Schiit那種聲底過往經驗是請找一處用MIT

Cardas和YBA個人覺得不會取得好效果
再來是雷神之鎚用上1.5w電源線
可以思考比重是不是過重了
米田共好吃 wrote:
我來幫樓主省錢 我覺...(恕刪)

應該都聽的出來喔

我自己用Zonotone,在音悅也聽過Zonotone配MJONIR,另外一種味道
有好幾個型號,3.5的話給擴粗細剛好,有大動態又不會過頭,低頻飽滿
帶有一點音染,曖昧的人聲,和傳統日系不同
那邊還有Wireworld Aurora,滿活潑的聲音,雖然五六千,音質不會差一萬的太多
RAMSES則是中性而飽滿,可是音質沒有讓人很驚豔

樓主除了電源線以外也要考慮保險絲,畢竟保險絲也可視為電源線的延長
如果想要大動態和兩端延伸,可以試試看最近很紅的Telos QBT18
另一個想法是電源線用中性的只求音響性,再用保險絲來調音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樓上網兄提到的比例失衡,其實小弟線材的花費早就超過器材。
以前小弟也不信線材對聲音有多大的改善,
堅持著線材花費為器材十分之一的原則,
直到有次小弟拿著dac到友人家中試試兩聲道得表現,
當時小弟是用幾百元的同軸線連接至友人系統的dvd,
因為友人的CDP並沒有同軸輸出,
表現出來的結果只能說是風格不同並無多大差異,
後來小弟直覺應該是同軸的關西,
所也也抱著一試的心態花了五千多塊買同軸線,
第二次至友人家中小弟跟友人並沒抱多大期望,
結果出來小弟跟友人都大吃一驚,
原本平面的聲音變得有立體感,
動態、層次、高低頻的延昇都改善了很多,
就好像換了套系統似的,
至此以後小弟就開始了線材的燒錢之路!
之後友人也花了兩萬多塊把系統的線材全換掉。


P.S友人系統整套大約12萬,當時線材都是小黑線跟最便宜的喇叭線跟訊號線。

Mr.jam wrote:
樓上網兄提到的比例失...(恕刪)


個人看法是這等級器材大概控制一條在8K左右(1/3)就很強了
若搭得好3~4K內也是能解決
楚培的德勒斯登,以前在友站有看過網兄形容過他的聽感
映像中好像是這樣:

"中高頻甜美,低頻量不多但下淺深度不錯,唯能量感不足,比較適合接訊源"
樓上網兄說的是,只是小弟買線材的習慣是預算內能上旗艦,
小弟就不想買非旗艦的東西。
而且也不是真的預算一萬五就真的要花一萬五。
小弟也不是潘仔!也非有錢人,
只是想找條好的電源線即便是以後器材昇级也能用。
小弟耳擴目前用的線昰百元線,
之前用的是一條三千的電源線,
這條電源線音響性好是好但是不耐聽,
也曾用過一條三四千的土砲電源線,
但是通通被百元線擊敗。
百元電源線聲音甜美活潑平順耐聽,
音響性雖然不怎麼好但音樂性一流!
關於德勒斯登小弟看到的評論真得很少,
不過外表真的是很漂亮的一條電源線!

Mr.jam wrote:
樓上網兄說的是,只是...(恕刪)

樓主現在想找的線是希望把MJONIR往哪個方線調?(小弟有點搞混了)
想要有韻味並且有大動態和好的空間感?

小弟理解樓主想要在這預算內買某些品牌的旗艦電源線
不一定要這樣,因為很多品牌的旗艦其實只是加粗(小牌子尤其是)
另外比較推薦找單蕊或十蕊以下的多蕊
超多蕊(五六十的那種)的空間感不好(Litz沒聽過,也許會不同)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小弟現在的百元線昰音樂性相當好的一條線,
如果可以的話能兼顧音樂性而又把音響性提升當然是更好,
如不能兩全那小弟現有的百元線加減用就好了,
對了小弟從沒說過要往大動態或空間感方面調整。
可能是樓上一些網兄的建議誤導了!
小弟其實是想找條能讓耳擴均衡些的電源線,
因為雷神之槌的聲音直接動態大,
音域其實有些偏向中低頻,
這樣的聲音乍聽很驚艷但不是很耐聽,
所以想找條有韻味且能讓音域更平衡的線。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