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監聽耳機和一般耳機的差別

設計給專業鑑聽用的耳機,還有的特色是音場比較集中/聲線細/樂器型體感比較小
小O寶 wrote:
設計給專業鑑聽用的耳...(恕刪)


也不太像是你說的這樣,有的藝人喜歡用一般耳機當監聽耳機做音樂,也有藝人喜歡純用監聽耳機做音樂,看個人聽感吧。
One Hit wrote:
如題 因為我在挑選...(恕刪)

個人見解:

1.低音染(大多數)

2.強調線材與機身耐用,看看那精美的電話線
有個品牌
有出智慧手機專用的 耳罩式耳機
也有出監聽耳機

但智慧手機用的 也不比監聽耳機便宜
只是最低價位 也有900的 最高也有兩萬五
規格一萬以上的 頻率 才有到監聽耳機4千 5千的同等頻率

但一般耳罩式耳機 承受功率都普偏偏低 兩萬元的一般耳機 承受功率只有1600
4 ~6 千元 大概承受功率也只有780

但監聽耳機 兩萬的價位 承受功率可以到2400

4~6千的監聽耳機 承受功率就有1600以上了

差別...一般耳機 我覺得聽起來 聲音都混在一起
用監聽耳機 可以聽到很多細節
你會覺得 哦 原來這首歌 是這樣 可以聽到很多聲道

就以最爛的耳機來講.... 你聽到就是 人聲 跟 音樂 兩種的感覺混在一起輸出

用監聽耳機 可以聽到 音樂分很多段 在輸出 有鼓聲 有混音 有主旋律 有節奏 有合聲 有人聲

但用料..跟質感 我覺得專門出給智慧手機用的 便攜式耳罩式耳機 就當消費型產品 來看看就好了....

聽不出聲音的細節...


如果真的有藝人用一般耳機做音樂 他合成的聲道多 在一般耳機聽不出來

如果有問題 別人用監聽耳機 一聽 就會很容易聽出瑕疵


如果以混音器來講 合成一首歌 用了十個聲道
你用一般耳機 或是 喇叭來聽 只會聽到 2~3個聲道 這麼慘



這跟 消費型數位相機 與 單眼相機 是一樣的道理....

消費型數位相機 也有好幾萬的 也可以說是類似手機那樣 拍出來就是已經 經過內件系統優化輸出(JPG)


但 單眼相機 拍出來 不管是JPG(已經過系統後製處理) RAW(毛片) 通常都很粗糙 需要修飾 還原
同時細節也多...

一般門外漢會認為說 阿不就是修圖 修出來才能這樣漂亮
老實說 會這樣講就是對專業攝影這塊還不了解 如果前導作業 沒有做到完美 再怎麼修也是無望
不是攝影師愛修 而是非修不可 因為毛片需要處理 還要色彩矯正 輸出 才能確保 每個人看到的顏色都是一樣的
有些拍出來 與現場色差過大 也需要還原色彩 這些都是專業的製作過程

你拍個 沒有構圖 沒有故事 沒有重點的 沒有燈光 沒有色彩調整的 影像 再怎麼修 也不會好到哪去

看到很美的圖片 有人會問 這是修出來的嗎
但看電影時 百分之95的 影像都需要後製 與 合成 還有3D模擬
卻沒人會問 變型金剛 怎麼不是真的?

有時細節 與 粗糙 是必要的



有個品牌 專門以耳塞式耳機為主 但價格也不便宜 8500~13500
多數都是 打外型 打噱頭...用甚麼材質 聽出來聲音會怎樣 之類的
但去試聽...真的就比 三百塊耳機好一點而已....

你會說以 耳塞式耳機的成本
他的價格 到底是在用料 材質 還是只是噱頭的商業手法呢???

見仁見智....

Albee Studio wrote:
有個品牌 有出智慧...(恕刪)


一般耳機可以用一般的播放器就能夠有好品質的音樂,雖然音質、解析度不太好,但是很方便隨插即用,也不用耳機擴大機。

監聽耳機雖然音質、解析較好,缺點是要多花錢買耳機擴大機,而且每個人聽力不一,導致很多人把錢燒在耳機擴大機跟dac上,還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聲音,最後只能選擇退出,把設備廉價賣出。

耳機各有利弊優劣吧,不一定哪一種比較好,哪一種差,個人喜好問題。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