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前輩們
我忘了說
我是用電腦在管理音樂的
使用iTunes跟foobar
輸出本來是用USB
因為之前有台Hifidiy mini DAC se
後來賣了換Teac UD H01
但感覺他擴的部分沒很好
所以年初也割愛了
但當時在Teac UD H01時就已經裝上樂之邦-莫邪DIGITAL 2010
用他的數位同軸輸出
跟USB比較起來我比較喜歡同軸的味道
所以現在再找DAC時有沒有usb對我來說不是那麼重要了
因為已經有同軸輸出的卡了
只是現在還有迷思
因為在Y拍跟露天問過一些賣家
有的人推audiolab M-dac有的人推Onix dac25
其實在之前teac UD H01就已經讓我覺得,一體機可能沒辦法同時兼顧DAC跟訊號放大
所以之後爬文才又有schiit這個組合的念頭
我是晴天
相機捕捉的美讓我看見
所以我用相片做實驗
試著保留回憶裡即將消失的瞬間
barephone wrote:
其實之前就在考慮LY...(恕刪)
痾 ...有信用卡的話直接從官網訂貨
重量10磅上下 運費80美金
如果是沒USB版本的bifrost+LYR
大概900美金上下
小弟曾用過Asgard+Bifrost推過Q701
預算不是很充足的話Asgard也是很好選擇
但相當覺得K702很難推好, , 不過目前我的
K702是搭著M-stage在用的, 若要說三頻的
聽感, 覺得高清相當清亮, 中頻扎實, 低頻
就比較弱一些, 但我覺得這樣才自然, 像我
用rs225i聽同一首曲子, 低頻音量太大了,
不適合我喜愛的自然聽感.
至於m-stage和別台機器的聽感比較, 或許
可以讓你參考一下.
M-stage vs. E17: 可能那時耳機還沒徹底開吧, 聽起來沒差很多~

M-stage vs. Hud-MX1: mx1處理龐大的交響樂時有點雜亂, 反而m-stage定位清晰各聲線也很連貫.
不過我現在已經退燒了 (才玩耳機3個月 XD),
所以不會再去買別的耳擴來試了, 只能分享到這裡囉~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