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coku wrote:
想請教一下,每個價位的mp3,各要對應多少價位的耳機和檔案品質,
才能發揮最大效用?
我對耳機的定義是:耳罩式以外,因為耳罩式的很貴,價格對應不過來。
一來耳罩式的隔音問題,讓我認為耳罩只能在很安靜的情況,
用最閒暇的時間來聆聽,所以在我的觀念裡,低階直接略過耳罩,高階高攀不上。
我把它看成很難用到的牛刀。
以免mp3太好,或者耳機太精細,還是原檔品質太高,
但全部的等級都沒在一個水準,就會浪費掉最好的那個配備了。
就像木桶,木桶是用多個木條連接圈成的,
木桶的容量不是由最高的那個木條決定,而是取決於最低的木條的。
只要有一個木條太短,那水量就只能裝到那個木條的高度。
我承認,其實對耳機等配備的瞭解還很淺薄,
所以我不羞上問(各位都是前輩,我不能用不恥下問啊,差點打錯字...)
這樣說吧,雖然聲音的表現會被整個系統中最差的一環給限制住,但如果其他部分都在水準之上,將來你只要升級最差的那個部分,整體的提升就會很明顯,但反過來每個部件都是在勉強及格的邊緣,將來即使升級其中一項到頂,整體的提升仍然有限,因此小弟倒不覺得牛刀不牛刀是會不會導致CP高不高的問題,至少好的耳機能夠反映前端水準,您會比較容易感覺出部件升級後的差別,而不是一支勉強及格的耳機(音響性,非音樂性,音樂性比較主觀),在您升級前端後感受仍不甚明顯,這樣看來值不值得上好一點的耳機小弟認為十分顯而易見,因此在預算有限的前提下,投在耳機的比例提高一些倒也無妨
youcoku wrote:
因為我聽見你說,5000元的mp3要搭配接近萬元的耳機才划算,
對這點我真的感到不解。
按你的說法推斷,2000-3000的mp3就已經配得上3000-5000的耳機了?
可是入門mp3還沒那麼厲害啊!很多音質都不受好評,連手機都贏不過,
真的用得上3000以上的耳機嗎?
在我的觀念裡,每個水準的搭配組合是:
0元手機配300以下稱不上耳機的消耗品,不過能聽得見聲音已經很棒了。
1500以下假mp3和沒音質的手機,配1000元以下耳機,
檔案隨便都行,靠網路下載,有毒無所謂,耐用度差,在我眼裡有點像騙錢。
1500-3000入門mp3,講究音質的手機,配得起1000-3000耳機,
檔案可以是mp3,至少要256kbps,也可以動用CD了。
此級別開始關注底躁問題。
3000-5000中低階mp3,對專業人士當然不夠,
可是對涉入音樂不深的人甚至是木耳來說,音質已經算很頂尖很實用了。
耳機可以用2000以上,但是搭上5000元以上的耳機,似乎會感到有些可惜?
檔案如果用mp3,kbps當然要用最高的,其實早該用WAV擋了。
要聽音樂,除非保證在網路上能抓到高品質檔案,
不然此價位還不買正版專輯,也太浪費這個mp3了...
開始對底躁特別龜毛,或許音質還沒要求達到天籟,
但最基本的水準和門檻的要求也十分嚴苛。
而且對低中高三個音域,還有聲音的冷暖性質,都會開始深入探究。
(開始跌入深坑了??? 在此之前研究那個是浪費時間)
我非常盼望手機能到達此境界,畢竟以我的資歷和財力來說,
極限也僅能至此了。
5000-10000,中高階mp3,除了術業不精的mp5和touch,
把它們歸類在中低階附近。
耳機也要用相同價位的,5000-10000甚至更高,
基本上到此才用得上,不然在我眼裡是種浪費。
相對的,如果還用3000以下的耳機,那對此mp3也是浪費,
這種等級耳機還不買3000以上,實在可惜!
說真的,器材搭配一字訣-爽,聽起來爽最重要,不是價位高就一定好聽,配的不好,衰生的也是一堆,而且底噪也要看架構,KENWOOD一些高檔播放機一台一萬多,底噪甚至比自家低階機種明顯,雖然聽感明顯的好上一截,但有人能接受,有人不行,終究還是回到聽起來爽不爽的問題,因此倒也不用硬是要找個什麼規則來侷限自己選擇器材的彈性,不管你的訊源如何,帶著去聽,聽到嘴角會不禁上揚的聲音,基本上就是那隻耳機了,只要符合預算,管他1~3000還是破萬,預算內下手便是,應該不會比您在這邊大書特書還費心神(小弟的心得,我也曾爬文爬到眼睛脫窗,但真的去聽了以後結帳沒考慮超過3秒)
但如果已經開始在意音質,自然音樂檔品質能能好就盡量好,以前小弟對音響耳機這個圈圈沒涉獵,音樂檔都以MP3為主,後來訊源升級後聽得出差別,只好得全部重轉WAVE檔,工程浩大幹過的人一定都曉得,所以如果有心,不妨現在就開始累積WAVE或無損壓縮檔,未來訊源升級後才不會重蹈小弟覆轍
這樣看來,用不用得到也許不見得用短期的眼光來看,時間放長,選擇某項素質好一點的環節去投資就不見得是"反正用不到"的問題了
youcoku wrote:
音樂檔案,這點我了解不深,但專輯cd也該用藍光的吧?
格式我不清楚,但絕對不是用mp3檔案的。
基本門檻必備之外,其他超乎平凡人境界之外的專有名詞,
奇奇怪怪的感覺體驗描述,大概都是自此以上了,也才能稱為達人。
還有高階的影音設備,買上萬元音響和撥放器,只專門來放特製光碟,
甚至靜電耳機的,那已經超出我的想像範圍了,不談。
請問我這個音質對應,有沒有哪裡不符合實際情況呢?
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同,音樂是用來欣賞的,"欣賞"難有基準,如果高品質的音樂就要用藍光,那麼一堆聽LP的人該怎麼說?將來有一天難保您也不會躋身HI-END玩家之列,各種資訊多看,各種器材多聽,也算是種對音樂鑑賞的投資,如此斷然拒於門外不免也算是一種遺憾,與您共勉
 
                             
                        

 
                             
                             +n^N^NN
+n^N^NN

























































































